- 你根本不用和別人比
- (英)露西·謝里丹
- 3069字
- 2021-10-25 17:02:19
識別你的人格類型
根據人格理論框架,盡管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但由于人們經歷的相似性,人們可以被劃分為特定的幾種人格類型。多年來的比較心理治愈工作讓我發現人們的比較心理往往也存在相似性。那么這是不是和人格類型存在某種聯系呢?受此啟發,我將比較心理與人格類型結合起來,識別人們比較的模式、相似性和發展趨勢,引導不同人格類型的人們與比較心理和諧共處。接下來,我首先詳細介紹下人格類型。
下文中列出的九種人格類型便是受到了九型人格理論的啟發。這套理論是我當時的個人督導蓋爾·洛夫肖克介紹給我的,她邀請我進行人格類型測試以更好地指導我們的工作。那是我人生中不可多得的經歷,關于我人格深刻的見解讓我受用無窮,尤其是在應對比較心理的時候。
九型人格學說創建于古希臘時期,由希臘文字中的“九”和“型(一種圖示)”組成。簡單來說,九型人格是一個人的性格類型系統,每種性格類型都由更深層次的內在動機驅動,決定了人們對外在世界的感知和互動模式。1915年,在教授、哲學家喬治·葛吉夫的介紹下,九型人格學說開始在現代社會流行。隨后,在20世紀60年代末,奧斯卡·伊察索在九角圖上繪制了九種人格類型。在此基礎上,醫學博士克勞迪奧·納蘭霍和其他心理學家又將九型人格與現代心理學中的研究成果相結合。
下面,我重新描述和總結了九型人格,以便你形成一些初步的理解,即不要將自己看作孤立的個體,否則只會深陷痛苦。我發現理解這一點很重要,尤其是當我探索與比較心理有關的深層因素時。
還有一點我要強調,如果把人格類型比作一個個事先折好的箱子,我們接下來要做的不是把你放進箱子里,我們要做的是觀察這個箱子,這樣我們才能意識到自己看待事物的方式,然后跳出來,識別我們有意識和無意識的思維模式,從而更自主地選擇自己的人生。
你可以通過完成我們擴展資料中的在線官方測試來看看自己是哪種人格類型。相信我,這絕對值得你花點時間。還有一點我需要說明:許多人終其一生都在鉆研九型人格,所以我們要始終保持對這些成果的敬畏之心。
通過九型人格觀察我們的比較心理,我們還可以進一步認識到哪些因素可能阻礙我們對自我保持專注。
因此,在下一個部分,你需要找到最符合你的一種或兩種人格類型,它將幫助你發現今后旅途中阻礙你的盲點,明確你擁有的力量、特質和優勢,這些都是你化解比較心理的武器。
請閱讀下列描述,選擇最能讓你產生共鳴、與你最相關的人格類型。雖然這九種人格或多或少都在我們身上有所體現,但是在內心深處,你總能找到最符合你的那兩個。
●友好型:我十分隨和,平易近人,能夠看到事物的兩面性,但是別人常說我優柔寡斷。
●自我型:我直言不諱,堅定自信,但我知道我的直接總是嚇跑別人。
●活躍型:我討厭束縛,喜歡新鮮事物,總是渴望冒險。但是我很難一心一意、腳踏實地。
●可靠型:我是一個忠誠的人,努力工作,踏實可靠。但我總是過分地擔憂,想要做好一切,這讓我感到筋疲力盡。
●思考型:我熱愛學習,善于觀察。但我無法適應社交場合,當人們在傾聽我說話時,我會局促不安。
●敏感型:我敏感脆弱,易受傷害。當我被忽視時,尤其如此。
●奮斗型:我目標明確,野心勃勃,但是對成功的渴望讓我很少停下腳步或感到滿足。
●取悅型:我很難拒絕別人,我需要他人的喜歡和認可,哪怕這讓我失去自我。
●完美型:對我來說,一切都必須按照標準預期進行,有時我會有一些不現實的預期。
此時,你心里可能已經有了一兩個答案。但是,在你做出決定之前,請再仔細閱讀一遍下面這些描述。你身上可能具備多種人格類型的特征,請確保你選出的結果最符合你的特征。


找到與你最相符的人格類型了嗎? 我再次說明,我們不是要窺探隱私, 而是為了使你在自我治愈的過程中意識到自身性格中哪些方面需要重點關注和了解。
你可以根據需要注意的劣勢提醒自己哪些性格特質會阻礙比較心理的治愈;同時,利用這些性格特質的潛在優勢讓自己獲得成功。
將符合你性格特質的描述,需要注意的性格劣勢,以及潛在優勢記下來,或拍照放在顯眼的地方,每天隨時查看,激勵自己按照這些要求去努力。你還可以在網上搜九型人格學院的九型人格測驗,以及蓋爾?洛夫肖克的一個引人入勝且具有啟發性的個人研究領域,希望能幫你獲得進一步的了解與啟發。
洞悉我們的比較行為
現在,我們將注意力轉向與他人比較的行為背后的根源,看看怎么做可以扭轉這種心理傾向。
小時候,我看過一個電視益智節目《水晶迷宮》,選手們需要答對問題才有機會走出迷宮。整個游戲包含很多關卡,每一關都有一個主題,選手們比賽看誰先走完所有的關卡,拿到水晶球,獲得更多的分數。當選手答對問題,拿到水晶球就可以繼續挑戰下一個關卡,獲得更多分數,最終走出迷宮。整個游戲包含進入迷宮、贏水晶球、走出迷宮三個步驟。
把比較心理與這個游戲進行類比,你可以更清晰地看到,比較心理也有著引爆它的觸發點以及比較對象。比較對象使我們進入迷宮,解答謎題的過程就是我們去尋找比較行為背后原因的過程,水晶球則代表我們對比較行為的自我覺察。我們明白到底是什么使我們對別人產生嫉妒,為什么看到別人的生活我們會有挫敗感。
當你慢慢了解自己同他人比較的原因,就可以專注于自身的努力,而不會過度關注別人的生活,無論是現實生活里天天見面的人,還是網上的陌生人。
自我覺察就像一個魔力水晶球,它能帶你走出迷宮,屢試不爽。那么怎樣才能找到自我覺察的水晶球呢?讓我先分享一些案例,來激發你的這種能力并學會使用這種能力。
案例分析 1:從氣惱飛行里程到微笑啟程
我有一位名叫珍米的來訪者,向我講述了她看到前同事全世界旅行的瀟灑生活時內心的沮喪感。
她看著那位同事發的推文,人家要么是在機場候機廳等待登機,要么是在地球上某個遙遠的地方欣賞落日,而她自己要么是堵在擁擠無比的通勤路上,要么是困在毫無生氣的辦公桌旁……一想到這些她就氣得發瘋。她的比較心理被觸發了。
我聽她把話說完,讓她吐完心中所有的不快。就在這時,我們找到了她的比較問題背后所隱含的重要信息。珍米說,其實她一直有個旅行夢,渴望去世界各地旅游,從她長大剛拿到護照起,旅行就是她生活中最想做的事。但這個愿望數年來一直被壓抑著未能實現。她已經足足四年沒出去旅行了,久到她已經快意識不到這個心愿了。
這時,珍米才意識到,她的沮喪感與舊同事旅行過程中累積的飛行里程數無關,她郁悶的真正原因是對目前生活狀態的不滿,她想要休息,去旅行。她對自己說:“我怎么會覺得到處旅行是二十幾歲的時候才做的事情?其實真正阻礙我做喜歡的事的人,是我自己!”
認識到這點后,她便有了改變的動力。咨詢結束后,回到公司,她去了老板的辦公室,同老板講出自己想申請休假去旅游的計劃。令她驚訝的是,老板聽到她的申請反而為她松了口氣,為她開心,因為公司里的同事們早就注意到珍米工作狀態不佳,擔心她完全沒有個人生活的時間。
總結:
□ 珍米的比較心理問題出現是當她看到別人瀟灑環游世界,享受人生,自己心生嫉妒時。
□ 這里自我覺察的水晶球是她意識到原來她內心一直存在著對旅行的渴望,而這份渴望被壓抑和忽略了很多年。
□ 加深自我覺察后所采取的行動是她向公司請假的時候。這使她能夠遵循自己真正的意愿,喚醒心中的熱情,追尋自己想要的生活。
□ 持久的改變是她現在終于可以定期去旅行了,我現在經常會收到她寄來的旅途中落日的照片。
案例分析2:從浪漫已死到重系溫情
這個例子是關于我的來訪者杰,他找我咨詢他在親密關系方面的比較心理問題。他發現,看到別的情侶建立美滿家庭,一起旅行,定期晚上出去約會,或給彼此倒個茶,都會令他羨慕。因為這讓他覺得自己的感情生活已經激情退卻,浪漫不再。看到別的伴侶互相比手勢表達愛意令他感到嫉妒,而網上那些秀恩愛的推文已經幾乎令他崩潰了。
通過我的追問,我發現激情退卻不是杰的伴侶單方面導致的,杰自己很少主動去營造浪漫氛圍,或者花心思去經營彼此的關系。對于目前的感情狀態,他也有著很大的責任。
杰意識到,自己沒有做好的事也不應該要求別人做到。他還意識到,如果他沒有表達清楚自己的想法,就不應該指望別人知道他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所以那天晚上,杰親自下廚,為伴侶準備了晚餐。之后,他們一起聽老唱片,溝通彼此的感受。
通過溝通,杰表達了他所憧憬的與愛人在一起生活的場景,他欣喜地發現,愛人也想要與他重歸浪漫生活。杰了解到,原來愛人家發生了點事,她正處在困難的時刻,杰給予了安慰與支持,這也正是他愛人所需要的。在這之后,他們重新變得親密。
總結:
□ 杰的比較心理問題出現是當他看到別的情侶秀恩愛,覺得自己在感情關系中被冷落而感到嫉妒的時候。
□ 這里自我覺察的水晶球是他意識到原來他從未與對方表達和溝通自己的需求和期待;意識到他自己也并不是一個理想的男友。
□ 加深自我覺察后杰所做出的行動是留出一段不被打擾的高質量時間,讓彼此都能感覺到被傾聽并相互分享他們各自的需求。
□ 持久的改變是從此之后,杰和伴侶每周都會有一天或一個晚上,一起共度美好時光,彼此傾訴聆聽。他們一直保持著這個習慣,這個方法也一直有效。
案例分析3:從信心危機到重啟創意
第三位來訪者希達向我咨詢的是關于她事業上信心受挫的問題。希達有一家開了多年的網店,自己做手作,然后掛在網上賣,但她并不經常維護和更新她的網店。因為她同時還在一家公司工作,在網媒上不時地發點信息也是她的工作。她自己承認,由于顧此失彼,不能平衡,加上自己心氣不足,網店和她的社交賬號自然沒有很多人關注,生意冷清。
希達的自信受到重創,是當她看到從藝校一起畢業的一個還算比較熟的朋友也把愛好商業化,卻遠比她成功的時候。這個朋友工作之余也在同一個平臺經營一家店,賣自己畫的手繪版畫。希達本來沒覺得有什么,直到發現朋友已經打算放棄在公司的工作,全職經營網店了,原來她的作品非常暢銷,推銷的媒體渠道也成倍拓寬。朋友看似一夜之間的成功,令希達難以接受。
講到這兒,希達激動不已。一開始,她說看到朋友與她起點相同,偷偷跟在她身后做同樣的事卻一夜爆紅,感到嫉妒又沮喪。但是,平靜下來后,她才意識到,這位朋友在背后付出了多少心力,克服了多少困難,才能獲得今日的成功。
經過進一步的交談,希達發現自己內心也有著全身心投入到手作事業的愿望;她工作室里其實有很多做好的手工作品還沒有傳到網店上,她并不是沒有能力去完成一件精美的手作,她只是需要重新找到自身對于手作事業的熱情。這時,她感覺一切變得豁然開朗。
總結:
□ 希達比較心理的出現是看到和自己有著相同起點的朋友在相近領域獲得了看似輕而易舉的成功,對此產生嫉妒。
□ 自我覺察的水晶球的獲得是她認識到自己其實也和那個朋友有相同的志向和能力,愿意全身心地投入到手作事業中去。
□ 接下來的行動是她每天都會騰出半個小時來維護經營手作網店,同時還可兼顧作為她經濟來源的公司工作。
□ 持久的轉變是她不再嫉妒這個朋友;她反而很高興可以同朋友分享相同的興趣愛好,并且都對通過自己的藝術創作賺錢充滿熱情。
現在,你應該更真切地感受到自己的比較心理,了解它如何起作用,又在如何影響著你的生活。當你可以直面自己的比較心理,你會感到如釋重負。畢竟,只有我們覺察到這一行為習慣及其背后的內在動力,我們才可以對它加以干預。
可能你的比較心理有很多觸發因素,也可能只有一個主要因素??赡苣銜f:“原來比起娛樂圈的動態,我其實更關注同一個學校畢業的老同學現在發展如何?!蓖瑫r,你可能也意識到了自己尚待開發與運用的性格優勢,你會說:“等一下,如果我能根據自己的性格優勢再多努力一點點,那么我的改變會不會很大,是不是可以不再隨波逐流!”
通過對人格類型的了解與思考,我們有望在整個治愈旅程中開始對自我進行探索。通過以上的案例分析,我也請你去思考,在你的比較心理迷宮中,那個自我覺察的水晶球是什么,即你所覺察到的對自己比較行為背后更深層的原因是什么。這里你只需大致地想一下,我們在以后的章節會有更深入的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