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噓”——小孩玩時別打擾

一個陽光燦爛的中午,小區(qū)的草地靜悄悄的,偶爾躥過一只貓,飛過一只鳥,還能聽到“撲簌撲簌”的聲音。17個月大的墨墨在草地的石板路上擺弄起一輛小不點(diǎn)兒大的玩具車。

墨墨沿著長椅上的縫隙來來回回地“開車”,不知道是不是把它當(dāng)成了火車軌道。過了一會兒,他又把小車放在大人健身用的“扭扭器”上,用小手推動放腳的旋轉(zhuǎn)盤,看到它帶動著小車一起轉(zhuǎn)圈,嘴里興奮地嚷嚷“嘀嘀——吧吧——嗚——”。偶爾啟動了回力功能,小車忽然飛馳出去,他總是會吃驚一下。

媽媽一直站在他的身后,沒有出聲。就連兒子最喜愛的小野貓經(jīng)過他身邊,媽媽也沒舍得讓他看一眼,生怕打斷他玩耍的這份專注。曬在懶洋洋的太陽光里,吹著初春的風(fēng),這種靜靜等待的時光,讓媽媽覺得很享受。

就在這時候,鄰家一位阿婆帶著小姐姐來玩了。

阿婆看見墨墨,“弟弟,弟弟”地叫著,馬上走過去要拍拍摸摸。媽媽趕緊拉住阿婆:“噓——別打擾我們的小墨墨呀,他正在研究東西呢。”

阿婆覺得媽媽的用詞很特別,有些吃驚,不過馬上善意地笑了。她放輕腳步湊上前去,悄悄看一看:“弟弟研究什么呀?”

“他在研究一輛小車。”

那時候,墨墨正把額頭抵在小車上,俯在長椅子跟前一副發(fā)呆的樣子呢。

過了一會兒,墨墨開始東奔西跑“嘀——吧——嗚——”了。

阿婆笑著對小姐姐說:“看,人家小弟弟這么小就開始研究東西,你小時候可沒研究過什么東西。”

墨墨這次“研究”持續(xù)了20分鐘。

那位小姐姐也一定研究過許多東西,只是大人沒留意。

墨墨的媽媽叫張琳,是我的“忘年交”,與我兒子同歲。

張琳是個超棒的女孩,從小學(xué)到中學(xué)都很出色。我認(rèn)識她時,她12歲。

1990年,我?guī)Ь⒔颉h四大城市的小記者赴湖北大別山羅田縣采訪,來自上海的張琳是重要成員。采訪后,她通過上海紅領(lǐng)巾理事會在全市發(fā)起“一本書寄友情”活動,短短3個月,上海100萬少先隊員就為全國貧困地區(qū)小伙伴捐出了218萬冊書。她寫的采訪報道《百萬本書寄友情》在《中國少年報》上發(fā)表后,在全國引起很大反響。她的善良與寬容大度、坦然真誠、清靜淡泊,給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1991年,張琳榮獲了“中國好少年創(chuàng)造獎”;當(dāng)年10月,張琳當(dāng)選為第二屆全國“十佳”少先隊員。

1999年,張琳高三的時候,她放棄了北大、清華、復(fù)旦大學(xué)的保送名額,報考了上海中醫(yī)學(xué)院,后來又去美國讀書。

張琳是個自主精神和獨(dú)立思考能力很強(qiáng)的女孩,在有名和有用中,她選擇了有用;在依賴和獨(dú)立中,她選擇了獨(dú)立;在榮耀和淡泊中,她選擇了淡泊。

2008年,張琳在上海結(jié)婚,我特意從北京飛到上海,參加她溫馨獨(dú)特的婚禮。后來,她遠(yuǎn)赴美國攻讀博士學(xué)位。

2010年,我意外地接到張琳的電話,她告訴我,她生寶寶了!她決心在孩子小的時候,做全職媽媽,和孩子一起長大!

對于她的選擇,我十分贊成。0~3歲是孩子一生中最關(guān)鍵的時期,有媽媽陪伴的孩子是幸福的。這讓我想起張琳12歲時自勉的格言:“不要為遠(yuǎn)方的玫瑰園而錯過窗前開放的玫瑰。”

而今,她眼前開放的玫瑰就是她的兒子——墨墨,她用自己獨(dú)特的眼光,發(fā)現(xiàn)著孩子成長的秘密,摸索著孩子成長的規(guī)律。

張琳發(fā)現(xiàn),孩子才是真正的游戲高手。他們不用刻意地創(chuàng)造游戲,因為他們每時每刻都生活在游戲里。每一次觀察,每一個動作,孩子們都在體驗著它本身的樂趣,而非大人那樣必須要達(dá)到什么既定的目的。大人會覺得孩子總是無所事事,其實這正是孩子做游戲的天賦所在。這種“無所事事”的天賦,卻經(jīng)常因為大人太多的打擾而漸漸消磨掉。

無所事事,是種天真,這種力量往往很大。孩子們在他們的童年體會過這種力量,因而獲得純正的快樂。

假如一個成年人,他的發(fā)育正常,如果這時他還葆有天真,他定將不是一般的人,他定會創(chuàng)出一份美好的事業(yè)。

欲有為,先學(xué)無為。想成為跟小孩子玩游戲的高手,第一步并不是學(xué)會多少形式,而是要學(xué)會屏住呼吸,不去打擾孩子天然的游戲狀態(tài)。

大人們似乎很少考慮到打擾孩子的問題,尤其是在孩子還小的時候。不論是要寶寶吃飯、睡覺,換尿布還是回家,只要想到了,立刻高聲呼喚,甚至直接行動起來,把孩子抱出去執(zhí)行任務(wù)。

記得有一位從國外探親回來的媽媽跟我說,她親眼看到中外兩個媽媽分別帶兩個很小的孩子在沙坑里玩沙土。孩子們用小手捧著沙子,運(yùn)到離沙坑兩米的空飲料瓶里。小孩手小,沙子一路灑,裝到瓶子里的沙子自然很少。

一個小時過去了,瓶子里的沙子還沒有多少,孩子的頭上冒汗了。

這時中國媽媽不耐煩了:“來!媽媽幫你!”

只見她把大腳丫伸進(jìn)沙坑,拿起空瓶放在沙坑邊上,大喊一聲:“這還不容易!”用雙手捧起一捧沙,倒進(jìn)空瓶。

頓時,空瓶里裝滿沙了。

中國小孩子看了看,無精打采地說:“不好玩,我不玩了,我要回家!”說著,他爬出了沙坑。

再看那位外國媽媽,一直目不轉(zhuǎn)睛、一聲不吭地看孩子玩沙。每次孩子往瓶里裝沙子,她都會屏住呼吸,生怕沙子流失。

就這樣,兩個小時過去了,瓶子里終于裝滿沙子,孩子高興得手舞足蹈。媽媽帶著孩子,孩子抱著沙瓶,高高興興回家了。

中國媽媽不明白,沙子裝滿瓶不是目的嗎?目的達(dá)到了,孩子怎么不高興呢?

其實,孩子真正的樂趣,不在于瓶子是否裝滿,而在于裝沙子的過程,是用手能摸沙子的感覺。就和小孩喜歡把小手?jǐn)傇谒堫^下呆呆地接水一樣,他是在接受一種鍛煉觸覺和聽覺的體驗。在專注于自己喜歡的游戲時,孩子會體驗到快樂,一種忘我的快樂。這種體驗越多,孩子長大以后越能感受到工作本身所帶來的幸福感,也越能淡泊外物。

張琳對兒子墨墨始終奉行“不打擾”原則。每一次呼喚孩子名字之前,先停下來看一看孩子在干什么。只要墨墨很專心地做一件事情,她就在墨墨身后靜悄悄地觀察一段時間再做打算。最佳時期是等孩子從自己沉浸的狀態(tài)里走出來,開始東看西看,東走西走找事情做時,再召喚他。

現(xiàn)在“注意力缺陷”變成一個很流行的概念,許多孩子上了幼兒園甚至小學(xué)之后,很難專注于任何一件事情。正是因為孩子習(xí)慣于被打斷,而消磨了自己天然的專注能力。有研究顯示,哪怕是媽媽經(jīng)常阻止孩子吃手,也會削減孩子的注意力。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川市| 大连市| 斗六市| 林西县| 瑞丽市| 福安市| 黄大仙区| 博罗县| 郁南县| 家居| 广汉市| 泰宁县| 玉树县| 广宗县| 长乐市| 大悟县| 镇远县| 额尔古纳市| 石棉县| 离岛区| 建德市| 徐闻县| 太保市| 尼玛县| 亳州市| 松滋市| 锦屏县| 托克逊县| 凤台县| 潍坊市| 浦城县| 峨山| 景东| 赤壁市| 左权县| 横山县| 西平县| 绥棱县| 共和县| 乐山市| 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