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好任職資格體系:案例·方法·工具
- 楊序國
- 546字
- 2021-10-09 16:31:18
2.問題的根源
唐明偉深深地知道,在員工職業化方面,中國與西方發達國家之間存在巨大的差距。但是這個差距的根源在哪兒,唐明偉也是百思不得其解。
有人告訴唐明偉,在華為、蘋果、微軟、思科、高通等跨國公司,經常可以見到在某一專業領域工作了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業務專家和技術顧問,他們的職位等級有可能比經理還高,薪水也可能比經理高,但是他們不會因為沒有走上管理崗位而覺得不舒服,因為大家都清楚,專家、經理人不過是職業形式,大家各有所專、各有所長罷了。
但是,在國內企業的一些專業技術人員不被提拔為經理就覺得不受重視,事實上他并不擅長管理,更適合從事專業技術工作。他們希望“做官”并不是要做管理者的工作,而是為了獲得相應的待遇或社會榮譽。
另外,員工重概念重實質,做事不重流程與規則,你做過的事我又去重復做,單個人的效率很高,集體效率就低了。相反,有些企業辦事寧愿損失效率,也不違背程序與預定的規則。比如,麥當勞就是因為規范普通食品的形式,使其生產公式化、工廠化而擴大了生產規模,提高了效率。
唐明偉知道,在中國,一個不容回避的問題就是工業化起步較晚,管理理論與西方差距比較大,真正意義上的市場化運作則是最近30年的事情。由于企業發展歷程的先天不足,中國企業員工對于職業化缺乏足夠的認識,導致員工缺乏基本的職業化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