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孫死盧繼
- 鐵血南北朝之氣吞萬里劉寄奴
- 麥老師
- 2010字
- 2021-10-11 15:41:12
再說自隆安五年(401)底,孫恩被劉裕打得大敗,逃回舟山群島后,晉朝朝廷為防止他死灰復燃,下令封鎖沿海,禁止船只出海,切斷沿海居民與孫恩軍的聯系。這項制度的實施,使孫恩的人補給幾乎斷絕,處境變得極為困難,而后島上發生瘟疫,很多人病死。萬般無奈之下,孫恩帶著余部于隆安六年(402)三月第五次登陸,進攻臨海。
但這次的聲勢和實力,遠小于前四次,孫恩軍一上岸就讓臨海太守辛景打得大敗。孫恩軍盛時有十幾萬人,現在只剩下幾千人,他不由得心灰意懶,又怕成為晉軍的俘虜,心一橫,投海自盡了。
當初孫恩軍第一次登陸時,三吳地區的五斗米道信徒,不分男女老少,紛紛加入,其中有不少婦女帶著嬰兒,時時要喂奶、清洗,影響了大隊人馬的行軍速度。孫恩見此情形,下令將這些嬰兒裝在竹籃里,投入水中,并作禱文說:“恭喜你們先登入仙界,我隨后就會來找你們的!”孫天師果然言而有信,說到做到了,同時有幾百名信徒陪著孫恩投海。
不過,大部分“長生人”沒有跳海,他們公推孫恩的妹夫盧循為首,繼續“修行”。
盧循,字于先,小名元龍,祖籍范陽涿郡(今河北涿州市)。與大舅子孫天師相比,盧循的祖上要顯赫得多,遠祖可以推到漢末大儒盧植。盧植,字子幹,其人學識淵博,剛毅有大節,常懷濟世之心。在東漢曾官居侍中,做過劉備和公孫瓚的老師。在黃巾起義時,他連敗黃巾軍首領張角,但因不肯向來前線視察的宦官左豐行賄,被裝在囚車里押送京城,按減死罪一等處罰。
盧植之后,盧家一連數代都是高級官員:盧植之子盧毓,曹魏的司空;盧毓之子盧珽,西晉的衛尉卿;盧珽之子盧志,任中書監,后轉尚書,是“八王之亂”中成都王司馬穎的主要智囊。凡司馬穎接受盧志建議辦的事,一般都能成功,反之則屢屢失敗。司馬穎死時,部屬四散逃亡,只有他一人為司馬穎送葬,后北投劉琨,于途中為漢軍劉粲所虜,與次子盧謐、三子盧詵一起在平陽遇害,唯有長子盧諶幸存。
盧諶,字子諒,清敏有理思,精通老莊,寫得一手好文章。因他有一個從母是劉琨之妻,算是劉琨的表侄,一生經歷頗為坎坷。他在逃出匈奴人的虎口后,投奔晉陽,劉琨任命他為主簿,后轉從事中郎,極得信任。后來劉琨被石勒打敗,盧諶跟隨他一起投奔幽州刺史段部鮮卑首領段匹?(dī)。稍后,劉琨因部分屬下與段部鮮卑沖突,被段匹?拘禁,自知必死,寫了一首傳誦千古的五言詩,贈給他最信任的盧諶。這便是著名的《重贈盧諶》:
握中有懸璧,本自荊山璆。惟彼太公望,昔在渭濱叟。鄧生何感激,千里來相求。白登幸曲逆,鴻門賴留侯。重耳任五賢,小白相射鉤。茍能隆二伯,安問黨與讐?中夜撫枕嘆,想與數子游。吾衰久矣夫,何其不夢周?誰云圣達節,知命故不憂。宣尼悲獲麟,西狩涕孔丘。功業未及建,夕陽忽西流。時哉不我與,去乎若云浮。朱實隕勁風,繁英落素秋。狹路傾華蓋,駭駟摧雙辀。何意百煉剛,化為繞指柔。
盧諶感劉琨知遇之恩,在他死后逃奔段部另一首領段末柸(《晉書》作“段末波”,慕容垂發妻大段妃的父親),上疏晉廷,為劉琨鳴冤。再后來,石虎吞并段氏鮮卑,盧諶被后趙軍俘虜,石虎頗為賞識他,任命他為中書侍郎、國子祭酒、侍中、中書監。盧諶感到羞恥,卻不敢不從,私下對兒子們說:“我死之后,你們給我墓前立碑,只要寫‘晉司空從事中郎’就行了。”后趙末年,冉閔起事,盧諶加入冉魏政權,隨冉魏軍出征。冉閔在襄國大敗,盧諶為后趙軍所殺,子孫乘亂逃往南方。
雖然回到晉朝,但盧家的門第一落千丈了。由于過江太晚,更由于盧諶出仕過“偽朝”,江表士族不再把盧家當名門看待。盧家一連兩代人都默默無聞,朝廷的蛋糕雖大,卻不會有一星半點兒落到盧家人手中了。而盧循,正是盧諶的曾孫,到他這一代,盧家只能屈尊降貴,娶門第不顯的孫恩之妹為妻了。盧循少年時就顯得神采不凡、多才多藝,他隸書與草書寫得很好,棋藝高超。有一個叫慧遠的和尚,在算命時對他說:“你雖然外表儒雅不俗,但內心不想走正道!”
慧遠和尚沒說錯,但話又說回來,這能怪盧某人嗎?不想走正道的原因,是正道不好走啊!盧循的情況與楊佺期頗為類似,都生于落魄的昔日名門,對現實不滿是理所當然的,而在當時“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家”的大環境下,他們的身份要靠官方正常的用人程序來出人頭地,幾乎是不可能的。而偏偏他們又都是不甘于平庸的人。所以,為了重整門楣,楊佺期選擇了從軍,而盧循選擇了起事。
與孫恩相比,盧循的為人要溫和得多,孫恩好多次濫殺無辜,幸得盧循的勸阻而停止,有不少人因此獲救。大概出于這個原因,他在孫恩軍中很得人心,故在孫天師死后,順利成為其余部的首領。作為書香世家的盧循,“道行”可能沒有孫恩高,但比孫恩更有當首領的能力,盡管受命于危難之際,他還是很快穩住陣腳,這支勢力并沒有因作戰失利和孫恩“成仙”而消亡,實力反而大有回升。
此時,桓玄在建康執政不久,需要操心的麻煩事太多,暫時分不出工夫來對付盧循,于是順水推舟發了一道招安令,任命他為永嘉太守。盧循也需要時間來喘息,便恭恭敬敬地接受命令,帶上部眾前去上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