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2章 道堅自縊

盡管沒能得到劉裕的支持,劉牢之仍召集其他屬下,宣布自己打算據守江北,討伐桓玄的決定。如果說他在幾天前背叛司馬元顯的決定已經讓眾將跌破了眼鏡,現在的聲明則更遭到部下一致的強烈反對。

早在洛澗之戰時就追隨劉牢之的參軍劉襲,不顧多年同事交情,當面斥責自己的上司:“這個世上最不能做的事就是造反!將軍在幾年前背叛了王兗州(王恭),近日背叛了司馬郎君(司馬元顯),現在又要背叛桓公!一個人三次背叛,還有何面目立于天地間?”說完,他完全不給老帥面子,起身離開大營,很多將佐也跟著四散離開,人一下子就走了差不多一半。劉牢之傻了眼,這回真是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啊!

難帶還得帶,惶惶不安的新任會稽內史,讓兒子劉敬宣潛回京口,把家屬接出來。同時,他帶著剩下的部屬往東北走,向廣陵方向退卻。劉牢之此時在北府軍中的威信已經喪盡,他的部下一路走,一路散,人越來越少。到了和劉敬宣約定會合的地方,劉敬宣因為那天大霧,城門延遲數小時才開,誤期未到。一時之間,不明緣由的劉牢之以為事情敗露,兒子可能已經被殺。一連串的打擊讓劉牢之五內俱焚,傷痛莫名,精神已近崩潰。

渾渾噩噩間,劉牢之帶著余眾繼續走,最后幾個屬下看他這副恍恍惚惚的樣子,備感寒心,知道老帥這次真是沒救了,還能跟著他尋死嗎?待到達新洲時,剩下的人差不多也跑光了。

四顧茫然,劉牢之突然清醒過來:自己已經無路可退了。劉裕果然說得沒錯,我連廣陵都到不了啊!哈……哈……哈……啊,我劉牢之竟也有今天……

此時正是陽春三月,春風又綠江南岸,空氣中彌漫著野花的芬芳,但劉牢之已經聞不到了,他的心中已到肅殺的寒冬。百戰老將悲從中來,走到一棵大樹旁,用一根繩索結束了自己的生命。曾經的光榮與夢想,所有的罪過與悔恨,皆化作過往的煙云,萬事皆休……

過了一陣子,遲到的劉敬宣趕到新洲,才發現老父已成亡魂,他顧不得哀悼,也來不及給父親收尸,匆匆忙忙渡江,逃往廣陵。虧得劉牢之的部分故吏念及往日情義,一起買了棺木,將他的靈柩送回丹徒安葬。

幾天后,桓玄聽說劉牢之已死,大喜之余,下令挖開墳墓,將劉牢之的尸體拖出斬首,然后暴尸于市。接著,桓玄乘勝追擊,開始對群龍無首的北府舊將進行大清洗。吳興太守高素(有可能是高雅之的父親、劉牢之的親家)、將軍竺謙之、竺謙之的堂兄竺朗之、面斥過劉牢之的參軍劉襲、劉襲的弟弟劉季武,以及劉裕的老上級孫無終等人,相繼被殺。從這一系列過分的舉動可知桓玄對劉牢之和北府軍的忌諱之深,更彰顯出劉牢之不久前投降桓玄的做法是何等愚蠢。得意揚揚的桓玄宣布大赦天下,改年號為“大亨”(因此,這一年在晉朝有三個年號,分別是元興元年、隆安六年、大亨元年)。

面對這種情況,暫時不在桓玄控制中的北府將領及道子黨的余部,根本不相信大赦天下能赦到他們,只有聯手反抗了。劉襲的兄長冀州刺史劉軌、司馬尚之的弟弟司馬休之、劉敬宣、高雅之,以及將軍袁虔之、劉壽、高常慶、郭恭等人,先到廣陵,再逃到山陽(今江蘇淮安市),同時派遣使者向后秦求援,企圖討伐桓玄。但人心已散,加上后秦姚興正好在柴壁之戰中大敗于北魏拓跋珪,根本無力支援。面對桓玄軍北上,眾人無計可施,只得各自逃亡。其中劉軌、司馬休之、劉敬宣、高雅之逃奔南燕;袁虔之、劉壽、高常慶、郭恭逃奔后秦。由謝玄創建的北府軍政集團暫時瓦解。

至此,在原北府高級將領中,只有劉裕、何無忌等少數幾人,因為早早辭去軍職回鄉,既和劉牢之劃清界限,又顯得沒有擁兵自重的野心,大得桓玄歡心。桓玄很清楚:要實現穩定的統治,光靠揮舞大棒顯然是不行了,胡蘿卜也得適時出手。一方面打擊反對派,另一方面也得樹立榜樣,而劉裕各方面的表現都使他成為此時桓玄最需要的正面典型:他既是常勝名將,又有愛民的好聲名,又沒有野心(這點最重要,雖然桓玄其實看走眼了),出身北府卻不是劉牢之等人的黨羽,獎勵他正好安撫忐忑不安的北府余部。總之,這樣合適的人,還能不大用嗎?

于是,劉裕的又一條預言應驗了:“今方是玄矯情任算之日,必將用我輩也。”大亨元年(402)五月,劉裕辭職回鄉之后僅兩個多月,就被桓玄征召起用,任命為撫軍中兵參軍,前往東陽,討伐孫恩的余黨盧循。

主站蜘蛛池模板: 历史| 南木林县| 罗田县| 噶尔县| 塔河县| 来安县| 靖边县| 涿州市| 逊克县| 津市市| 海晏县| 常山县| 莱州市| 蓬安县| 康马县| 都兰县| 英吉沙县| 白山市| 赣榆县| 婺源县| 蛟河市| 伊川县| 芷江| 吴旗县| 边坝县| 广安市| 洪湖市| 南京市| 农安县| 尉犁县| 陇川县| 津市市| 汪清县| 武定县| 明光市| 平定县| 华池县| 灌阳县| 大洼县| 温宿县| 吉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