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詮釋人性:如何用自然科學理解生命、愛與關系
- (英)卡米拉·龐
- 3245字
- 2021-09-27 16:50:30
前言
在我降生到地球上的第五年,我開始懷疑自己來錯了地方。我大概是坐過了站。
和同類待在一起時,我覺得自己像個異類:我能聽懂他們的話,但不會說他們的語言;我和其他人有著相同的外表,但缺乏相似的基本特征。
在家中的花園里,我常常斜坐在一頂五彩繽紛的帳篷里(這就是我的宇宙飛船),面前攤開一本地圖冊,想著如何才能飛回我的母星。
當白日夢無濟于事的時候,我就去求助于少數幾個可以理解我的人。
“媽媽,世界上有沒有關于人類的說明書?”
她不解地看著我。
“我的意思是指南手冊,解釋人們為什么如此行事的小冊子。”
我不確定(觀察面部表情從來都不是我的強項——過去不是,現在也不是),但在那一刻,我好像看懂了母親的心碎。
“沒有那種東西,米莉。”
這沒道理啊。關于宇宙中的其他一切事物,幾乎都有專門的圖書,但竟然沒有一本書能告訴我人應該如何在這個世界上存在;沒有一本書能幫我做好面對這個世界的準備;沒有一本書能教我如何用手臂摟著一個痛苦的人,去安慰他;也沒有一本書能教我在別人歡笑的時候歡笑,在別人哭泣的時候哭泣。
我知道自己來到這個世界一定是有原因的,隨著歲月的流逝,我對自身狀況的認識、對科學的興趣也在不斷地發展,我越來越相信事實的確如此。我會寫一本我一直需要的說明書——對于其他像我這樣不諳世事的人,這本書會為他們解釋人類,對于那些認為自己了解人類的人,這本書會幫他們以不同的方式看待世事。這本書,就是局外人的生活指南。
這個目標并非一直都很清晰,或者說,并非一直都很現實。我是那種一邊復習A級考試,一邊看蘇斯博士
(Dr.Seuss)繪本的人。實際上,我很害怕讀小說。盡管我幾乎在所有方面都缺乏常識,但我可以用我大腦獨特的運作方式,以及我對科學的極度熱愛來彌補。
請聽我解釋。我之所以感覺自己不正常,是因為我的確不正常。我患有自閉癥譜系障礙(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注意缺陷多動障礙(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以及廣泛性焦慮障礙(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GAD)。這些障礙交織在一起,讓人無法過上正常人的生活。我常有這樣的感覺——患有自閉癥,就好像在玩電腦游戲時沒有手柄,做飯時沒有平底鍋或其他炊具,或是演奏樂曲時沒有樂譜。
自閉癥譜系障礙患者很難理解每天都會發生的事情:我們通常無法篩選自己看到或說出的事情,我們很容易被外界刺激壓得不堪重負,還可能做出一些奇怪的行為,也就是說,我們的才能可能會被人忽視。我經常敲打面前的桌子,發出奇怪的吱吱聲,還會經常抽搐,神經抽搐的問題會時不時地困擾我。我會在不恰當的時候說不恰當的話,對電影中的悲傷橋段哈哈大笑,并且在情節緊要之處不斷提問。而且,我的情緒很容易徹底崩潰。想要了解我的心智運行方式,可以想想溫布爾登網球決賽。我的心理狀態就像網球,在兩邊彈來彈去,越來越快。這個網球上下彈跳、左右飛舞,不停地運動。然后,突然之間,一切都改變了。一位選手滑倒了,出現了失誤,或者智勝對手。網球失控了,我的情緒也崩潰了。
這樣的生活讓人非常沮喪,但也能讓你得到完全的解放。格格不入也意味著你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在這個世界里,你可以自由地制訂規則。更重要的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我開始意識到,我的神經與眾不同,這也是一種賞賜,是我在生活中的超能力——讓我具備了快速、高效、深入分析問題的心理工具。自閉癥譜系障礙意味著我看世界的角度不同,而且沒有偏見;廣泛性焦慮障礙和注意缺陷多動障礙能讓我快速加工信息,因為我能在無聊和高度專注這兩種狀態之間來回切換,并且能設想當前情況的每一種可能結果。我與眾不同的神經提出了許多問題——關于生而為人意味著什么,也給了我回答這些問題的力量。
我尋找這些答案的途徑,正是給我的生命帶來最大快樂的事物:科學。雖然人類在某些方面模棱兩可、自相矛盾、難以理解,但科學值得信任、清晰明了。科學不會說謊,不會掩飾它的本意,也不會在背后議論你。在我七歲的時候,我愛上了叔叔的科學圖書,這些圖書為我提供了我在別處找不到的實實在在的信息。每個星期日,我都會去叔叔的書房,沉浸在科學的世界中。那種感覺就像打開了壓力閥——有生以來,我第一次找到了一些東西,來幫我解釋最讓我困惑的事物:其他人類。在這個沒有定數的世界里,我是一個始終追尋確定性的人,而科學一直是我最堅定的盟友、最值得信賴的朋友。
科學為現在的我提供了觀察世界的視角,解釋了我在“人類星球”探險時所發現的許多神秘莫測的人類行為。雖然對許多人來說,科學似乎既深奧又專業,但它也能幫助我們理解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與任何團建練習比起來,癌細胞更能教會我們何為有效的合作;我們體內的蛋白質為我們看待人類的關系和互動提供了新的視角;機器學習可以幫助我們做出更明智的決策;熱力學解釋了我們為什么在生活中維持秩序如此之難;博弈論為社交禮儀的迷宮提供了一條出路;而進化論說明了我們的觀點為什么會有如此巨大的分歧。通過理解科學原理,我們可以更好地了解生活的本來面目:恐懼的來源、關系的基礎、記憶的功能、產生分歧的原因、我們情感的不穩定以及我們獨立的程度。
對我來說,通往世界的大門原本是緊鎖的,但科學成了打開這扇大門的鑰匙。我相信,科學教給我們的東西對我們所有人都很重要,無論你的神經系統與常人一樣還是異于常人。如果我們想更好地理解他人,那么我們需要知道人是如何運作的——了解人體和自然界的運行規律。對于生物學和物理化學,我們多數人只把它們看作教科書上的圖表,但實際上它們擁有自己的特性、層級和組織結構——與我們日常生活中的體驗十分相似,并且有助于我們理解這些體驗。對于科學與人性,如果只理解其中一者而不了解另一者,就像閱讀一本缺了一半頁數的書。科學支撐著我們的人性和我們生活的世界。更好地了解科學,對于更好地了解自己、了解身邊的人是至關重要的。在有些情況下,我們依賴直覺、猜測和假設,但科學能給我們帶來清晰的眼界與明確的答案。
了解人類和人類的行為,我把這個過程當作學習一門外語。這樣一來我就意識到,那些聲稱自己能流利地講一門語言的人,在詞匯量和語言理解上也存在盲區。我相信本書(出于需要,我為自己編寫的說明書)能幫助每個人更好地理解那些定義我們人生的人際關系、個人困境和社會情境。
從我記事起,我的生活中就一直有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如果你天生不會與人打交道,那你該怎樣與他人建立聯結?我天生就不知道愛、同理心和信任是什么感覺,但我非常想知道。所以,我成了我自己的活體科學實驗品:我不斷測試各種語言、行為和思維方式,即使我不能完全成為一個像其他人一樣的人,這些測試結果也能讓我像自己的同類一樣生活。
在這個過程中,我有幸得到家人、朋友和老師的愛與支持,他們給了我許多關照。我在生活中有許多特殊境遇,我想分享自己的經歷,談談對于從一開始就與眾不同的人來說,什么是可能的,以及什么是可以實現的。我所患有的阿斯伯格綜合征(Asperger's syndrome),往往又被稱為高功能型自閉癥,這種病癥會讓人看上去過于“正常”,以至于不像典型的自閉癥患者,但又讓人過于奇怪,以至于不像那些神經正常的人。我就像是生活在兩個世界里的人,而我把自己看作這兩個世界之間的翻譯官。
我也知道,我的生活發生改變的原因是我意識到自己被看見、被理解了。我意識到自己是一個人,我有權利做自己:事實上,我有責任做自己。每個人都有參與人際交往的權利——有權被聽見,得到認真對待。尤其是那些出于天性和本能難以與人交往的人,他們也有這樣的權利。我希望本書所分享的經歷與觀點,既能強調人與人之間的共同點,也能為求得這樣的共同點提供新的思路。
所以,我邀請你加入我的旅程,進入我這個阿斯伯格綜合征、注意缺陷多動障礙患者大腦里的奇怪世界。這是一個怪異的地方,但絕對不會無聊。也請你準備一個筆記本,戴上你的耳機——我總是戴著耳機,那是一道有效的屏障,能夠幫我隔絕外界過于強烈的感官刺激。有了這些,你就準備就緒了。我們出發吧。
[1] 作者卡米拉的昵稱。——譯者注
[2] 即英國普通中等教育證書考試高級水平課程,也是英國學生的大學入學考試課程。——譯者注
[3] 美國著名的作家、漫畫家,以兒童繪本聞名。——譯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