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誤解的中學生——我不是厭學,我是真的困
有一位高中生,我們叫他劉同學吧。劉同學被他媽媽帶到我的門診。他媽媽說:“孩子總喜歡熬夜,經常凌晨1點鐘才睡,早上又起不來,上課還打瞌睡。晚上叫他早點上床,他又說睡不著,怎么辦?”
我詢問了劉同學的睡眠情況及白天的精神狀態,發現了一個非常重要的線索:他在周末和寒暑假的時候,白天精神狀態非常好,但是一到上學的時候就變差。他媽媽在這時候插話說:“哎呀,你是不是不想讀書啊?!眲⑼瑢W趕緊反駁:“我沒有,我是真的很困。”我也趕緊跟這位媽媽說,孩子沒有厭學。
其實,劉同學的這種情況在醫學上叫作睡眠-覺醒時相延遲障礙,通俗來說,就是屬于“夜貓子”型生物鐘,傾向于晚睡晚起。在周末和節假日,劉同學按照自己的生物鐘入睡和醒來,睡眠和白天狀態都沒有問題。而在開學之后,因為要早起上課,他就會出現睡眠時間不足的情況,從而導致白天狀態差,上課打瞌睡。
注意,這種情況和入睡困難型失眠不同。失眠,是不管你什么時候嘗試入睡,都會出現入睡困難。而睡眠-覺醒時相延遲障礙的特點是,只要你按照自己的生物鐘安排作息,你的睡眠時間、睡眠質量和白天的精神狀態都能得到保障。
如果你是自由職業者,不需要早起,那也不用采取措施。但對于需要早起上學和上班的人來說,就需要改變這種晝夜節律了。因為“晚睡+早起”會導致睡眠不足,長期下去會給你帶來很多健康風險。
其中最重要的,也是最容易被大家忽視的風險是抑郁。2011年,Sleep Med雜志發布了一項研究:在患有睡眠-覺醒時相延遲障礙的成人年中,有64%的人承認自己有至少中度的抑郁癥狀。而且,晝夜節律問題與抑郁的嚴重程度及抗抑郁治療效果有密切關系。
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患有睡眠-覺醒時相延遲障礙?
根據國際睡眠障礙分類的診斷標準,簡單來說,如果你符合下面4條標準,就說明你是這種“夜貓子”節律了。
■ 傾向于晚睡(超過凌晨0點),早點上床也睡不著。
■ 在工作日早起困難,強行起床后白天狀態不佳。
■ 如果能睡到自然醒,那么睡眠時間、睡眠質量和醒后狀態都很好。
■ 癥狀持續3個月及以上。
這種“夜貓子”節律是怎么形成的?
目前為止,具體原因尚不明確。不過,部分專家認為其與以下3種因素有關。
第一種:遺傳因素。睡眠-覺醒節律的改變和某些與生物鐘相關的基因突變有關。
第二種:“夜貓子”對夜間光線更敏感,更容易受光線刺激。
第三種:內在的晝夜周期偏長。你可以把內在的晝夜周期理解為體內的生物鐘“時刻表”。如果這個時刻表的周期比24小時長很多的話,那就不容易與外界的24小時相適應。研究發現,處于青春期的人體內的晝夜周期偏長,這可以從側面解釋為什么“夜貓子”多見于青春期。
如何改變“夜貓子”節律?
第一步,要避免一些讓情況變得更嚴重的外部因素和行為。
■ 減少或戒除咖啡因、尼古丁和酒精的攝入。
■ 白天不要小睡。
■ 入睡前至少2小時不要參加容易讓人興奮的活動,如蹦迪、跑步等。
■ 避免夜間光照,尤其要減少藍光暴露。太陽下山后,可以帶上琥珀色的防藍光眼鏡。
■ 周末不要睡懶覺,和工作日相比,起床時間相差不要超過30分鐘。因為賴床本身就容易導致節律延遲。
第二步,使用生物鐘療法。
這個方法要求你每天推遲入睡時間和起床時間3小時,直到實現你想要的作息時間,然后堅持下去。舉個例子,假如你平時是凌晨2點睡覺,希望以后能調到晚上11點入睡,那你可以參考以下做法。
在周末的第1天(星期六):凌晨5點睡覺。
第2天(星期日):早上8點睡覺。
第3天(星期一):上午11點睡覺。
第4天(星期二):下午2點睡覺。
第5天(星期三):下午5點睡覺。
第6天(星期四):晚上8點睡覺。
第7天(星期五):晚上11點睡覺。
此后固定這個節律,包括在周末和節假日。
你會發現,在使用這個方法的時候,你這一周的白天都無法正常工作,所以我建議你用一個小長假來執行這個方案。
此外,還有一種方法是向前調。對于每天都要早起的人來說,最簡單的做法如下。
固定起床時間,如固定在早晨7點起床,然后將晚上上床時間向前調整半小時,堅持數天,一直調整能滿足你白天工作狀態的睡覺時間為止。
第三步,進行晨間光療。
光線可以幫助你調整晝夜節律。晨間光療,就是清晨起床后主動接觸明亮光線,讓大腦誤以為日出提前,從而讓晝夜節律向前移動。這就類似于從冬季到夏季身體適應季節變化的過程。
市面上有一種寬譜白光燈箱,你可以購買一臺幫助自己進行光療。如果你想讓睡眠-覺醒時相提前,那么你可以在早上起床后立刻進行光療,每次持續30分鐘以上,不超過2小時。
直到達到你的作息目標,便可以嘗試停止光療。如果之后感覺有復發趨勢,可以重新進行光療。
在光療過程中,你的眼睛不需要直視燈光,你只需要坐在旁邊就好。為了更好地利用這段時間,你可以同時選擇閱讀、寫東西或吃早餐。
一般來說,經過上述步驟,多數“夜貓子”可以逐漸把作息調回正常狀態。如果效果不佳,還可以嘗試在夜間服用褪黑素。如果你計劃使用這個方法,那么我建議你先和醫生溝通,討論服用劑量和時機。
總之,睡眠-覺醒時相延遲障礙會造成入睡時間延遲和早起困難,這種情況多見于青少年。由于這個年齡段的人需要早起上學,因此他們一般會出現睡眠不足、白天犯困等影響學業的表現。
多數人可以通過生物鐘療法和早晨光療來逐步實現作息時間的前移,部分人則需要在醫生指導下使用褪黑素。
和晚睡晚起的“夜貓子”相反,另一種晝夜節律障礙叫作睡眠-覺醒時相前移障礙,多見于早睡早起的“早起鳥”,你屬于這類人嗎?如果想把作息調整到多數人的“標準模式”,又該怎么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