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梁王看那個袁盎很不爽,就派人把他干掉了。(暗殺)這當然能夠理解嘛!
但是這么大的官員說殺就殺?漢朝政府是肯定要查的。雖然梁王自認為做的是天衣無縫,漢景帝其實心知肚明:“這種事除了那個梁王,沒有人會做,也沒有人敢做。”
那么漢景帝呢,就派了幾個人去抓兇手,最后兇手躲到了梁王府內。
皇帝也不想自己處理,給梁王留個面子:“你自己把殺老袁的干掉吧,我就不摻和了。這樣子大家各退一步,也好說話,你說是吧?”
梁王呢卻是猶豫半天才把這兩個家伙殺掉了。當然,漢景帝肯定還是有點生氣的,畢竟那可是在京都殺重臣,在皇帝眼皮子底下干大事,我漢景帝就讓你殺兩個頭頭你還這么慢,不把皇帝放在眼里嘛!
不過梁王這時候也怕怕的,還親自過來請罪?;实燮鋵嵾@時候也沒打算殺他,看他自己識相,怒火也就漸漸平息下去了。
與此同時,另一個平定七國之亂的大功臣周亞夫也惹漢景帝不高興了。不過周亞夫其實做的事并不算很離譜,就是反對廢太子劉榮嘛,這本來就是個人的觀點。在很多大臣的反對下,劉榮是沒廢掉,但是皇帝不高興了,再加上梁王等人一挑唆(大家記得周亞夫拒絕出兵救助梁王這件事吧),皇帝也就漸漸疏遠了周亞夫。(不過后來太子劉榮還是因為母親不再受寵愛,有人誣陷憤怒而死)
到了后來,皇上因為想封異姓諸侯,周亞夫沒有同意,皇帝就干脆氣得直接奪走了周亞夫的官職。
但是這件事也不能全怪漢景帝,漢景帝封這么多諸侯國是有原因的,他和周亞夫本意是一樣的,只是采取的方法有所不同。既然一個諸侯國太大,多封幾個,把這些國家拆小,間接起到了削藩的作用。周亞夫可能并沒有看出來。再說,封異姓諸侯王,你周亞夫不也可以撈好處嗎?所以漢景帝就更加不理解了。
最后,有人誣陷周亞夫謀反,周亞夫為人剛烈,哪里受得了這個氣,絕食而死,這個不談了。
此前不久,梁王也死了。
漢景帝的輔佐大臣可以說全部結束了生命。
那么下一位登上歷史舞臺的是誰呢?
當時漢王朝面對匈奴相對之前毫無優勢可言,戰敗的消息不斷。
李廣就順應時代需要而出。
這個人大家都知道,名將李信的后代,力大無窮,射箭那是百發百中。
有一次,這個李廣帶著幾百個人去巡視,突然遇到了匈奴大軍,遇到這種情況,很多人估計直接跪倒在地哭爹喊娘了。
士兵甲:“快跑吧,不跑就來不及了,我上有八十老母,下有……我不能丟了這條寶貴的小命??!”
士兵乙:“投降吧,這看看就是以卵擊石,跑又跑不掉,打又打不過,不投降不就是找死嘛!”
李廣和眾人的看法都不相同,他是怎么處理呢?
李廣讓所有人下馬解開馬鞍。
“您是腦子不行了吧?這跑都跑不掉。”
李廣估計氣的是開口大罵了:“你懂什么你?你的馬就算讓你跑跑得過匈奴???自己慫,還腦子不好使。我這樣做,是為了讓他們相信,我們有救援部隊在后面蹲他們,那樣子他們還有誰敢往前走?”
果然,匈奴都不敢進攻,認為這個李廣在誘惑他們進攻,然后派一個人出來試探一下。
李廣是張弓搭箭,直接把人家射死了。
匈奴哪里還有人敢當個小白鼠?。窟@個實驗師有點狠毒。
最后匈奴人眼睜睜看著李廣他們撤走到了大隊伍里面唄。
這一件事就可以看出:李廣這個人沉著冷靜,有勇有謀,他是可以扛得起討伐匈奴的大任的。
李廣可以說生逢時,也可以說生不逢時,可以說命不好,也可以說,也可以說生逢盛世。
漢景帝風燭殘年,不久就一命嗚呼了。他的繼承人漢武帝劉徹可以說是天下聞名的狠!他早就看那些匈奴人不爽了。
總的來說,漢景帝執政,休養生息的同時平定了七國之亂,進一步為漢武帝討伐匈奴,一雪前恥打好了基礎。
欲知后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