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現在漢武帝雖然繼位了,但是年齡比較小,只有十六歲,所以必須要建立起自己的一個人脈網絡。
漢武帝就在朝廷里物色自己需要的人,重用的第一個人就是董仲舒。
董仲舒這個人呢,勤奮好學,年輕時家里的房子后面有一個花園,但是人家董仲舒學習三年看都沒看過一眼。這種人經過了異常刻苦的學習,他的文字水平自然是不必說了。
董仲舒:“老大老大,你是不是覺得之前的那些治國理政方法太無聊了。”
“是的是的。你好像說到我心坎上了。”
“那我們換一種唄!”
董仲舒所說的另一種就是儒學,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不過,記住,不是真正的儒學!
第一,孔孟他們的儒學主張的是仁義,是民貴君輕。而董仲舒這里卻是維護君主專制,君權神授。董仲舒強調一切在于天,君王的權力高于一切。所以大家不要再把這些鍋全部給孔子來背。
第二,董仲舒將三綱五常固化。雖然之前也有類似的東西,但是并沒有如此地過分。當然,這也是后來他的政策為人詬病的地方。
董仲舒很明顯在繼承儒學的同時已經把法家思想什么的混進了儒學,但是不可否認,經過改造,儒學符合當時社會發展的需要,得到了正統皇族的認可,成為了漢朝最正統的學問。
漢武帝看了董仲舒的建議,覺得非常對,也是非常高興,用董仲舒為宰相,推行儒學。儒學,又一次以新的形態活了下來。
不過說實話,漢武帝這時候其實對儒學的了解肯定還是不深的,但是他很清楚的知道,這個東西能夠帶來漢朝的強大。
那么我們要講的漢武帝的肱骨大臣中的第二位就是衛青。不過講衛青之前,我們先來講講漢武帝的皇后。
漢武帝原來的皇后其實可以和漢武帝可以說得上是青梅竹馬,還弄出一個金屋藏嬌的典故。
漢武帝的這個陳皇后叫做陳阿嬌,是漢武帝的表妹。當時太子還是劉榮,長公主就想把女兒陳阿嬌許配給劉榮,但是劉榮和他母親可能覺得自己很了不得,不答應。
失落的長公主難受啊,回過頭問懵懂無知的劉徹:“你要不要表妹啊?”
這個劉徹才四歲,但是不知道為什么情竇初開了:“如果把陳阿嬌給我,我要用黃金做的房子把她藏起來。”
長公主很滿意,覺得這小子能夠帶自家走向繁榮。景帝覺得劉徹有氣魄,也就同意了這門婚事。
后來呢,劉榮母親失寵,長公主就一力把劉徹推了上去。
可以說長公主和漢武帝是互相扶持起來的。
故事到這里并沒有結束,不然也沒有衛青的出場嘛!
陳阿嬌很幸運,遇上了劉徹,很不幸,遇上了衛子夫。不怕漢武帝不要陳皇后,就怕冒出來一個衛子夫。
這一天,漢武帝去姐姐昭陽公主那里玩,看到一個跳舞的特別喜歡,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嘛,漢武帝就問這個人是誰,昭陽公主就告訴他這個人叫做衛子夫。
這本來也沒什么事兒。
漢武帝呢,得到了姐姐同意,就把衛子夫帶進了皇宮,陳阿嬌自然感受到了威脅,就時不時折騰衛子夫。
漢武帝很生氣,但是暫時沒有拿措施,把這事兒一直窩在心里頭,不說出來。
長公主他們呢,得寸進尺,看漢武帝沒有采取任何措施,覺得漢武帝還偏向他們,不久之后發現衛子夫有個弟弟衛青,老是去抓他,打他。
衛青那段時候估計天天被打得鼻青臉腫。
漢武帝干脆就把衛青召到身邊來當個貼身保鏢,每天還給他不少的錢,意思就是告訴長公主:你們這些家伙,不要再打欺負衛子夫的念頭了。
這樣一做,長公主是聰明反被聰明誤,反而給了衛青一個飛黃騰達的好機會。
那么漢武帝會如何處理陳皇后,又會怎么處理衛子夫?
欲知后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