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子承父業
- 看史演繹
- 孽風掃沙吳溪桐
- 1343字
- 2021-11-15 00:15:52
那么大漢王朝為什么派班勇去呢?一來班勇確實有才能,二來班勇他爹班超在西域影響很大。漢王朝希望的,就是不耗費自己的國力,把這事給定下來。
班勇到了西域,可不像任尚一樣只用拳頭說話,他首先拉攏了樓蘭,然后開誠布公,安撫龜茲,最終使得龜茲也送投懷抱。
班勇利用手上的這么多軍隊,攻打匈奴的前車師國,大敗匈奴伊蠡王,先把西域前面的一部分打通了,然后班勇就回到了柳中城。
公元125年,班勇再次集結人馬,打到了車師后國。
公元126年。
班勇:你們這沒有王也不像話,對吧?
車師后國人:對對對,那當然。
班勇:那我幫你們立一個吧。前任國王之子加特奴。
匈奴:我不服,憑什么按照你說的做?
班勇:你說啥?你不服?
匈奴:那當然。
這一年十二月,班勇帶著士兵大敗北匈奴。
北匈奴單于的堂兄被抓了。
匈奴:放人!
班勇:啊?我把他交給加特奴了。
班勇玩了一招,把這家伙交給了加特奴。
加特奴也沒多想,把單于堂兄給砍了。
匈奴:你擱這兒狐假虎威呢?
北匈奴單于大怒,帶著一萬士兵去攻打車師國。
結局嘛,很凄慘,被趕到更北的地方去了。這么一來,匈奴人又只能灰溜溜逃跑了。
但是此時西域還有一個硬骨頭,那就是焉耆。
129年班勇和敦煌太守張朗二人一同進發,兩個一個從南方走,一個從北方走,相約集齊。
但是吧,張朗不太厚道,這家伙自己惹了事,他急于立功證明自己的能力,就提前到了。
如果張朗輸了,那責任就是張朗的,關鍵他張朗撿了個大便宜,那焉耆王自己又慫了,投降。張朗接受了受降儀式,班勇這才趕到。
朝廷一看,張朗立了功,班勇去的晚,所以班勇有罪,稀里糊涂就把班勇貶了。
可憐班勇,平定西域之時就是回家養老之日。
而此時國內是什么樣子呢?
幾年前楊震看那些太監專政不爽,就向漢安帝上諫,意思就是說要廢置那些人。
漢安帝呢沒同意。
楊震可能有點愣頭青,堅持上諫。
皇帝沒說什么,那些太監不高興了:我們招你惹你了?你吃你的飯不好,還專門搞我們?
那么外戚那邊,其實楊震也得罪了,楊震不是太尉嘛,很多外戚就來找他:給我們子孫來個小官當當?
楊震一身正氣:拿文件來。
外戚哪來的文件,懷恨在心。
但是有一次有個冒失鬼趙騰(平民)給漢安帝進諫,言語對皇帝不是很尊敬,皇帝就想把人家砍了。
楊震卻跑出來了:“不行,這是人才!”
外戚:你這意思,我們還不如平民是吧?(不過那人還是被殺了)
楊震雖然清正廉潔,才華橫溢,但是并敵不過這一大堆奸詐小人,因為他們無所不為,雖然找不到楊震的錯誤,但是時時刻刻準備著沖上去咬他。
這不,漢安帝東巡泰山,一堆宦官動了歪心思,他們挪用公款建造私宅,訊息傳遍了大街小巷。
其實這就是給楊震下套的。楊震很生氣,向皇帝舉報。
結果楊震這邊奏章還沒有發出去,漢安帝已經得到宦官的舉報書。
宦官說自從趙騰死后,楊震一直埋怨皇帝。
我感覺吧,可能還真有這事。換做明君,可能就這么過去了,可漢安帝撐死算一個中等君主,甚至接近昏君了,漢安帝很生氣,一回京師,二話不說,免了楊震。
宦官繼續進攻,說楊震又埋怨皇帝奪權。
漢安帝更生氣了:你回家歇著吧。
楊震是儒學家,一身正氣,本來沒做什么壞事,哪里受得了這些?楊震一時想不開,干脆服毒自殺,讓你們宦官自己囂張去吧。
干掉楊震之后呢,外戚宦官開始職業互掐,漢安帝雖然掌權,但是不管事,漢王朝內部的政治越來越荒敗,危機也在此時逐漸出現。
欲知后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