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明爭暗斗
- 看史演繹
- 孽風掃沙吳溪桐
- 1335字
- 2021-11-15 00:16:21
江京、樊豐這兩個家伙因為權利斗爭把太子的乳母和廚子解決了。太子肯定心里有怨氣啊,江京他們兩個就怕出個事咋辦,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想辦法把太子廢了不就好了。
他們聯絡閻后(現在的太子不是閻后生的,太子母親早就被毒死了),一起攻擊太子劉保。
大臣們其實非常反對這件事情。要知道,太子劉保是漢安帝獨子。你漢安帝廢了太子,哪里還有兒子做繼承人。
太仆太常都不同意這事:“現在太子僅僅十歲,沒有怎么接受過教育,下人犯錯和他有什么關系?而且你們是父子啊。”
漢安帝不知道哪來的自信,可能覺得自己雖然已經老了,但是還能有一個兒子,毅然決然廢了太子。
群臣這下急了,集結起來去找漢安帝,聯名請求皇上收回成命。
漢安帝不知道哪根筋搭錯了,就要相信外戚和宦官,堅持廢太子,還把上諫的官員給貶了。
但是可能漢安帝一年之后就后悔了。
公元一二五年,漢安帝駕崩。
閻皇后這個惡毒的女人,這時候都沒有召回太子,只是先提拔了自己的親屬閻顯,然后派人隨隨便便找了一個諸侯王的兒子做皇帝。
這就是個笑話,有太子不立,立一個野種。
閻皇后尊稱自己為太后,然后開始操持國政,她又和閻顯聯手,解決了漢安帝的舅父耿寶。雖然這也不是什么好東西,但是此人如果還在,至少能實現制衡。
可是閻太后這里鬧騰這么開心,宦官集團很不高興。
恰好,閻太后找來的那個北鄉侯短命,生了大病。閻太后那派想再找個諸侯王,但是宦官們蠢蠢欲動了。
中常侍孫程等和擁護太子的一堆官員聯起手來,從中作亂,控制各個大門,把個京城圍死了。
閻顯慌了,四處求救。
但是這個時候,誰愿意幫你?
不久之后,閻顯,江京被殺,閻氏家族基本上無一幸免,閻太后被貶至離宮。
漢順帝繼位。
那么起了主要作用的宦官集團終于得到了重用,十九位宦官統統提拔,宦官的地位再次上升。
這時候,楊震后人終于忍不住了,前來哭訴。傳說當時還有一只大鳥飛到了楊震的靈柩上。
漢順帝非常感動,手下大臣也早就想為楊震平反昭雪,宦官集團要拉攏勢力,雖然目的不一樣,但是一拍即合。好的是,關西孔子楊震終于得到了該有的禮待。
不過另一個人可沒這么好運了。這個人就是閻太后。
畢竟是太后,群臣不好殺了她嘛。但是要不要不讓她和皇帝見面,這還是要討論的。
有的人嘛,認為太后作惡多端,不應該再讓他見到太子,畢竟不是親生的。
不過嘛,孝廉畢竟是漢朝選拔人才的重要標準,也是一以貫之的原則,最后群臣還是按照禮儀覲見太后。
不過怎么按照禮儀,閻太后還是很不舒服的,又過了一年就死了。
閻太后一死,一些官員也能逐漸冒出來了。比如說虞詡,虞詡此時擔任的是司隸校尉。
不過虞詡這個人一身正氣,一上任就彈劾了很多官員,三公開始舉報虞詡。
那么舉報虞詡的理由是啥?
在盛夏使節關押了一大批無辜犯人。用今天的話來講,就是不人道。
人道?人道是用來給講人道的人用的。虞詡很不滿意:難道對于那些殺人放火的,我還要容忍了?如果陛下真的要怪罪我,我就以死進諫。
皇帝一聽,知道有人坑害虞詡,就把司空免職,用來安慰一下虞詡。
但是吧,在惹是生非的道路上,一堆大臣那是前赴后繼,無所不為啊。虞詡發現有一個中常侍(宦官)張防濫用職權,貪污受賄,造成不良影響。
虞詡就舉報了。
但是張防還能讓你“得逞”?直接給扣押下來了。
那么虞詡會用什么出人意料的辦法來對付這個囂張的張防呢?
欲知后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