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團隊管理實操修煉手冊(落地版)
- 王薇 管奇 饒美霞
- 1720字
- 2021-09-27 12:19:07
第1章 管理定位:小團隊管理最能體現管理者的水平
1.1 小團隊管理是未來的一種發展趨勢
小團隊指為完成某項任務、某個目標或解決某類問題而建立的最小人員組成單位。它可以是小微公司、一個部門,也可以是基層小單元,還可以是臨時性的項目團隊。一般來說,25人以下的團隊都算小團隊。當然,這與行業類別和組織類型有很大的關系,有的幾個人就可以算一個小團隊,而一些勞動密集型的生產或服務部門,也許人數要達到50人左右才算小團隊。
老子《道德經》曰:“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小團隊對于企業發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小團隊管理是大團隊管理的基礎,也是時下企業努力探索的一種有效的人才管理、組織治理模式。無論作為初創型的老板還是企業的管理者,想要有一番作為,都應當學會怎么管理好小團隊。
1.大企業小團隊模式
約翰·科特在《好團隊激活個人》一書中說道:“大企業小團隊是未來管理的趨勢”。日本的稻盛和夫深諳這一道理,將一個龐大的京瓷帝國劃分為1000多個變形蟲組織,也就是阿米巴經營模式。
如今,傳統的大企業開始不斷向平臺型組織、阿米巴、合伙人、海星等模式轉變,紛紛將大團隊劃分為小單元,避免組織僵化與有效激活人才。于是,大企業小團隊管理模式成為一種必然趨勢。
比如,著名的阿里巴巴“大中臺,小前臺”運營模式,“前臺”指貼近最終用戶/商家的一線業務部門;“中臺”為“前臺”的業務開展提供底層的技術、數據等資源和能力的支持。阿里巴巴模式,就像“特種部隊(小前臺)+航母艦群(大中臺)”的組織結構方式。最顯著的特點就在于“特種部隊”(小團隊)的靈活性。這些組成人數不多的“特種部隊”在戰場一線,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迅速決策,并引導精準打擊。因此,阿里巴巴的競爭力大幅提升。
還有小米“小團隊作戰”模式。小米公司的早期組織架構非常扁平,基本上是三層:七個核心創始人—部門領導—員工。而且不會讓團隊太大,稍微大一點兒就拆分為小團隊。小米的這種“小團隊”模式效率非常高,所以發展很快。
時下,騰訊、阿里、海爾、小米、韓都衣舍等著名企業,都是采用了“小團隊模式”,而不是“大團隊”運作模式。
2.移動互聯網(人工智能)+小團隊模式
隨著移動互聯網技術、5G技術、人工智能、大數據技術的不斷普及應用,許多行業將發生根本性的變革,移動互聯網(人工智能)+小團隊作戰模式成為新的管理趨勢。
(1)移動互聯網+小團隊模式。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個人能力得到無限放大,少數幾個人甚至一個人就可以自成為小團體,獨立承擔很多工作。如順豐快遞員在上門服務時,隨身會攜帶打單設備、追蹤設備和刷卡設備,堪比一家小型快遞公司。由于承擔了快遞公司的大部分職能,順豐優秀的快遞員月薪能達到兩萬元也就不足為奇了。
2020年被稱為全民直播元年,通過直播的方式,一個小團隊就可以活成一個公司,有時一個直播大V通過直播賣貨,一個月的銷售量就可超過傳統企業一年的銷售量。這種移動互聯網+小團隊作戰模式的力量簡直是超乎想象。
(2)人工智能+小團隊模式,這是未來的管理趨勢。
目前做得比較好的企業有蘇寧集團,讓專業人干專業事,只有小團隊成為各個細分領域的終極者,才能打造出一系列的極致團隊,吸收集團零售智慧的大成。
發票管理是困擾蘇寧集團財務服務中心多年的一個難題,別看開發票事情雖小,但一個人每小時最多只能開70張,業務量一大,大量的財務人員就要投入到這個瑣碎但又重要的工作中來,團隊壓力大。
同時,報稅又成為另一個難題。報稅時期短且集中,逾期申報就要產生滯納金,影響公司信用等級。但蘇寧有5000家報稅主體,在短時間內完成申報已經很困難,更別說復核。
這樣的挑戰在財務和人事還有很多,而這種挑戰引起了機器人流程自動化管理項目負責人蔣旭曦的興趣。他希望通過機器人解決那些簡單重復、讓人不快樂的工作,而RPA(機器人流程自動化管理)正是實現了讓人從“刻苦地工作”向“聰明地工作”的轉變。
經過不斷地摸索,開票機器人、報稅機器人、對賬機器人等上百個機器人陸續投入使用,大大提高了公司效率。到2018年底,由蔣旭曦團隊開發的300個機器人每年的工作量相當于10000人一天的工作量。到2019年底,600多個機器人已經成為蘇寧的重要組成部分,為財務、物流、零售等相關業務部門每月總計節省工時超42000小時。
由此可見,人工智能+小團隊作戰將成為未來的一種工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