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噬臍莫及,鄧國有意陰一把借道伐申的楚國
- 春秋楚國風云
- 千里草人
- 1957字
- 2021-09-21 09:48:31
楚文王是按禮義規定向鄧國借的道,鄧國老大鄧祁侯也很想大方一把的,不就借條路的問題么。但鄧國一些將領卻動起了腦筋。
原來,楚鄧聯姻后,因為鄧國附庸鄾國有一伙強盜殺了正在開展建立外交關系的楚國和巴國使者,楚巴兩國聯軍都出兵攻打鄾國,爆發了鄾地之戰。
結果由楚國大將斗廉率領的楚巴聯軍,擊敗了鄧國大將養甥、聃甥率領的鄧鄾聯軍。鄾國就此被楚國吞并,鄧國被迫求和,服從楚國。
對鄧國的養甥、聃甥、祝甥等將領來講,這是奇恥大辱,總想著報仇?,F在你楚國送上門來了,居然還想借我們鄧國的道,天下哪有這么便宜的事?
所以,養甥等人便來找鄧侯,強烈建議設計陰楚軍一把。
但鄧國國君鄧祈侯因為上次被楚國給教訓了一把后,哪里還敢主動找楚國的晦氣?
鄧祈侯一直舉棋不定。
由于上下思想不統一,鄧國便召開了重要會議商量此事。
養甥說:“主公,你還記得當年鄾地之戰么?這個楚國,本就是野蠻之國,當年為區區一個誤會來大興刀兵,咱鄧國無奈抗擊,最后戰敗,眼睜睜看著鄾國被楚國吞并。這一次楚國說要來借道,我們正好借機給他點顏色看看?!?
鄧祈侯擺擺手道:“話也不能這么說,鄾國被滅,一開始就是我們的不對。如果鄾國人不去劫殺楚巴使團,楚巴便不會伐鄾。
我們鄧國一開始便應該積極調停,而不是直接為鄾國出氣,出兵迎戰楚巴聯軍。
上次戰敗,楚國實力大出我們意料,現在兩國好不容易又和平相處了,楚國更是與鄧國有甥舅關系,不宜撕破臉啊。
楚國現在又是送禮又是好話,講得很清楚了,無非是去征伐申國,又不是來惹我們鄧國。
那個申國以前也是對我們有些狗眼看人低的,我們鄧國如果有實力,也想去收拾申國。
現在楚國出兵,我們只要讓楚軍通過鄧國,不用出一分力一個人,有什么不好?”
聃甥道:“主公,想當年楚國與我們鄾地大戰時,可曾想過這層親戚關系?國與國之間,只有利益關系,哪有親戚關系?”
鄧祈侯聽著有道理,嘆了口氣道:“大夫說得沒錯,但現在咱們難得一個安定的環境,與楚國交兵,從實力上講,我們也沒有必勝的把握啊。
現在楚國只是提出過個路的要求,這不過分。萬一我們拒絕,那可能招致楚國的報復啊?!?
祝甥冷冷道:“主公,楚國狼子野心,這些年,又不知吞并了多少國家,遲早也要來侵犯我們鄧國的。
我們鄧國不能做砧板上的魚肉,如果一味由楚國逞強,長了他們的威風,他們才會到處興兵。
臣愿意率軍迎擊楚人,這一次我們是以逸待勞,一定能取得勝利?!?
鄧祈侯仍猶豫不決,想想當年的鄾地之戰,鄾國被滅,鄧國損失之重一直象塊石頭壓在他的身上。但現在若輕易與楚國開戰,鄧國實在是沒有把握取勝的。
再說,楚國一向與巴國聯盟,很多次攻伐戰,都有巴人參與,這兩國的戰斗力強得驚人。
不行,絕對不能主動挑起戰端。
養甥等人見鄧侯猶豫,非常著急。養甥道:“主公,臣有一計,可解主公心頭之憂。主公既想復仇,又擔心戰而不勝。
臣以為,我們大可以借道給楚軍,并借機掌握楚軍的情況,在楚軍北上伐申期間,我們縝密準備。楚軍伐申,無論勝敗,都有損兵折將,戰士疲乏。
既有借道出,亦有借道歸。待楚軍歸時,我們據險設伏,以逸待勞攻其疲憊之師,一定大勝。從而既雪前敗之恥,更令楚國今后對我們鄧國不敢小覷。
這對我們鄧國來講可謂是天賜良機,趁機搞定楚國。否則,等楚國做大做強,我們就噬臍莫及了”。
噬臍莫及這個成語,就是典出此處。意思就是像咬自己肚臍似的夠不著。比喻后悔也來不及。
鄧祈侯想了想,確實如果此次讓楚國伐申成功,那鄧國便完全處于楚國包圍之下,如果借機能夠讓楚國吃點苦頭,倒也是難得機會。
于是鄧祈侯決定依計行事,同意借道給楚軍。
楚文王并不知道鄧國這點小九九,他見借道成功,便率楚巴聯軍越過鄧國,出其不意攻打申國。
申國被打個措手不及,又兼此時楚巴聯軍勇猛無比,而中原諸侯正值自顧不暇之際,這種老虎吃小羊的完全不成力量對比的戰爭結果是肯定的:申國被滅。
具體過程嘛,我們也略過不談了,無非是楚文王身先士卒、斗廉等大將沖鋒陷陣、申軍望風披靡云云。
滅申之后,楚文王將申國遺民遷往信陽一帶,建立楚國的附庸國,史稱東申國。這就是如今信陽市又簡稱申的歷史淵源。
成為俘虜的申侯便到了郢都,楚文王給了他一個大夫之職。在原申國,楚文王設置了縣,留小股軍隊,負責處理將這個大周王朝南土最大異姓國變成楚國一個縣相關事項。
在楚文王率軍回楚時,楚文王從情報人員處得知,鄧軍在楚軍伐申這期間,大規模調動部隊,開展相關戰前動員等事項。
楚文王大怒:“還說是親舅,你個鄧侯,表面一套,背后一套,居然敢設計害不谷。想陰不谷,那就給你看看什么叫虎須捋不得?!?
他馬上調兵遣將,由斗廉率先鋒部隊,會同善于山地戰的巴人,抄小道,自申縣猛然突襲鄧國。
戰役相當殘酷。
鄧國雖然戰斗力不如楚巴聯軍,但準備充分,雖然突然遭到襲擊,卻借有利地形與楚巴聯軍展開消耗戰。
楚軍先鋒斗廉雖奮勇殺敵,但確實也是攻申之后士卒疲憊,初戰于楚軍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