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趾高氣揚,斗伯比擔心屈瑕伐羅難勝
- 春秋楚國風云
- 千里草人
- 1879字
- 2021-12-13 17:37:06
楚國連續在軍事上的勝利,極大地鼓舞了全軍將士,也讓周圍的大小鄰國們又恨又怕。
有的國家便暗自發狠:什么時候逮個機會,將你這個蠻橫的楚國給狠狠揍一頓。
這其中就有一個楚國的東南鄰居,羅國。
羅國與楚國都是羋姓熊氏之國,在楚國崛起的這些年里,楚國已基本平定了南方各國。
但考慮到羅國是自己的同宗諸侯,所以楚國對羅國算是留了些情面,待以后再圖。
沒想到,羅國倒自己送上門來了。
當楚國征伐絞國時,羅國居然企圖偷襲楚國。當時,羅國人奉命到彭水偵察情況,結果不小心被楚人發現。
幸虧羅國偵察兵有兩下子,居然在楚人嚴密搜捕下逃出生天,及時逃回羅國,向國君報告了具體情況。
當時,因為楚國派莫敖屈瑕討伐的是相對比較弱小的絞國,所以楚國主力沒有全部出動,羅國當然也就不敢對楚國輕舉妄動。
羅國以為就此了事了,但楚武王正愁沒有借口修理你羅國,現在你羅國自己送上門來,那還能放過?
公元前699年,楚武王派屈瑕率十萬大軍討伐羅國。
其實,算起來羅國與楚國一樣,本質上都是被大周王朝防范的重點對象。
羅國最早在如今河南羅山縣一帶,后被中原諸侯趕到今天湖北羅田縣一帶。
看看,羅山縣,羅田縣,都沉淀著古羅國歷史文化哩。
如今,這兩個縣雖屬兩個省,其實也只隔座大別山。
羅國的得名,據說是因為羅國人發明了可以用于捕鳥的羅籠而得名。
古時人類活動沒有現在這般頻繁與復雜,自然生態環境好,鳥獸很多很多,據說羅國人靠捕鳥養鷹為主要生計。
后來,羅國被滅后,后人以羅為氏,這便是羅姓的淵源之一。
聽說楚軍來伐,羅國國君大恐: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啊。大家都姓羋氏熊,大家都被大周王朝和中原諸侯欺負著,你楚國這豈不是自己人打自己人?
自己人?那你前些日子干嘛想偷襲我大楚?咱們國與國之間,不講宗親好不好?
我們大楚只講一個:利益!
只要符合我大楚的利益,那沒有什么不能干的,也不用講仁義道德那一套,這是咱大楚國對外交往的唯一原則!
楚武王盯著羅國,在心里冷笑著。
連續大敗鄖國和絞國,主帥都是莫敖屈瑕,這位有望成為楚國繼承人的王子顯然開始驕傲了。
所以,屈瑕產生了戰爭嘛不過如此的心理。
這是什么心理?
輕敵思想!
十萬將士的身家性命,他們身后無數個家庭的支柱交給你屈瑕王子,你真的,不-應-該-輕-敵!
歷史往往是無情的,就這樣,楚國史上最慘重之一、楚武王時期最傷心的一場大敗,就在屈瑕的輕敵中誕生了!
楚國打絞國,可謂完全以大歁小、以石擊卵,只要把絞軍引出城外,那在戰斗力驚人的楚軍面前,絞國只剩下投降認輸的份。
楚國打羅國,局勢則完全不同了。因為有一個同樣對楚國心存芥蒂的國家在冷冷盯著楚國,這就是盧國!
盧國,在今天的湖北襄陽境內,當時也是楚國的姻親之國,楚武王在稱王之前,就娶了盧國公主。
一直以來,楚、盧兩國關系融洽。但后來,楚國大敗鄧國后,盧國國君就有了想法。
在盧國國君的眼里,女兒嘛,不過是潑出去的水,無所謂。
再說,你楚國居然對同樣是姻親之國的鄧國拔刀相向,擺明了你這個楚國女婿根本不會將我這個盧國岳父老丈人放在眼里。
好吧,既然你不仁,那就休怪我不義。盧國國君心里早就盤算著,什么時候,老子就給你來一家伙。
接受帥印的莫敖屈瑕非常興奮,他早就盼望著再立一場大功了。
自去年伐絞大勝后,屈瑕在楚國的人氣指數節節攀升,各種阿諛奉承都來了,屈瑕非常受用。
最讓他受用的便是諸如楚國當代第一名將之類的評價。
屈瑕所不知道的是,他距名將還遠著哩。大家之所以奉承他,唯一的原因在于你屈瑕是楚國世子,深得楚武王信任的未來接班人而已。
但在當時的楚國,屈瑕不但是權位最高的權貴莫敖,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地位。
屈瑕更是楚國世子,而且已經指揮了多次戰役,其中蒲騷之役、伐絞之役都是屈瑕為帥,而且都取得了勝利。
屈瑕完全有理由相信,自己是每戰必勝的一位響當當的名將。
所謂常勝則志滿,屈瑕不免生出驕橫之意。
據說,楚軍出征前,令尹斗伯比前去送行。
屈瑕看到這位輩份上講是自己爺爺級的老令尹,居然表現出了沒有半絲謙虛有禮的樣子!
當然,他是如何表現的史料沒有記載,大家盡可以發揮想象,一位經常在戰場上得勝的將軍驕傲自滿的姿勢是怎么擺的。
反正斗伯比見了屈瑕后非常憂慮,他悄悄對屈瑕的車右囑咐道:
“莫敖心神不定,驕傲自滿,恐遭敗績。您作為莫敖車右,請一定要用心保護,時時予以提醒。”
斗伯比的車御見狀很不解,他對斗伯比道:“令尹大人,莫敖率十萬精兵出征羅國這種小國,還能有不勝的道理?您卻如此擔憂,對莫敖來講可謂不吉,怕是莫敖要不高興了吧?”
斗伯比嘆了口氣,憂心沖沖道:“老夫是看到莫敖走路時都把腳伸得老高,把頭抬得老高,眼睛都長到頭上去了,志得氣揚的樣子,怕是他驕傲自滿啊。”
成語趾高氣揚,便是典出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