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46章 晉楚鄢陵之戰(6)

有人要問了,你怎么還講鄢陵之戰啊?

是的,整個鄢陵之戰要分兩個部分講,第一部分是武戰,前面我們都講完了;第二部分是文戰,即戰場上的那些禮節。

如果我們用現代的眼光來看那些戰場上的禮節,只能說古人迂腐透頂,打個仗不就是把敵人打敗為目的么?還講什么禮節?

是的,沒錯,戰爭就是為了勝利。但在春秋戰場上,戰爭必須把握兩點:一是要勝利;二是不失禮。

為什么很多人不明白,當年的宋襄公為何要打那樣一場蠢豬式的泓水之戰?

什么敵人渡河時不能出擊,敵人未列陣時也不能出擊,戰場上不能殺16歲以下的娃娃兵和60歲以上的老兵。

宋襄公戰敗了,所以很多人會譏笑他這種假仁義。但萬一他勝了呢?

如果宋襄公在泓水之役中勝了,那他便獲得了完整意義上的勝利,既在軍事上獲得了勝利,又不失戰場禮節。

禮,對于春秋諸侯來講,那是頂頂重要的東西。在這場晉楚鄢陵之役中,無論是晉軍,還是楚軍,都努力表現出在戰場上的禮節也不輸于對方。

這便是文戰了。

戰爭激烈時,晉厲公的戰車不小心陷入到了泥地,他的車右是欒氏家族后起之秀欒針,這是一位武藝高強作戰勇猛的公族大夫,見狀忙下車幫助推車。

此時,欒針的父親欒書正好駕車經過。欒書是晉國執政卿大夫、中軍將,是這場戰役的晉軍前敵總指揮。見國君遇險,欒書不敢怠慢,立即下了戰車來幫助推車。

欒針見是父親來幫忙,非但沒有感激,反而對著父親怒吼道:

“您是中軍將,是戰役總指揮,您的位置在戰場核心,您的職責是指揮將士們作戰,您卻來推車,這就是一種失職行為。

我是主公的車右,主公的安全由我負責,不是您可以來隨便摻和的。”

說著,欒針蠻橫地將父親欒書給推開了。

欒書堂堂晉國執政卿大夫,卻被尚僅僅是大夫級別的兒子欒針給訓了一通,而且還是在戰場上,當著國君以及其他將士的面!

但兒子說得完全在理,欒書不由滿面羞慚離去。

因為,這是對職責的尊敬!

激戰中,晉厲公躲在后面,遠遠觀望著戰況。欒針作為晉厲公的車右,負責保護晉厲公的安全。這個時候,他看到了楚軍右軍統帥、令尹公子嬰齊的戰旗。

欒針請示晉厲公道:“主公,那邊應該是楚國令尹子重,臣曾出使楚國,子重對臣很客氣。

子重對我們晉軍的作戰勇猛非常欣賞,曾問臣我們晉軍之所以經常取勝的原因。

當時臣說,晉軍講究整齊有序,講究從容不迫。但現在,兩軍混戰,雙方都已經不再整齊有序了。

臣認為,如果主公派人前去問候子重,他一定會感受到主公的氣度和我軍的風度,從而顯得我軍在混戰下,也是從容不迫的。”

這樣荒唐的請求,放在現在,那就叫腦子進水了。

但當時是春秋,春秋的人們,就是無論如何也要將自己說過的話付諸實踐的,這叫信用,是自己對人家的禮數。

晉厲公立即采納了欒針的建議,派人送了一樽酒給公子嬰齊。

公子嬰齊見到晉國人居然在戰場上給自己端來酒,先是一怔,但很快便明白過來了。

他也不怕酒里有問題,端起來一飲而盡,大贊道:晉國人真是從容不迫進退有度啊。

然后,公子嬰齊命令衛兵護送晉軍使者安全回到晉厲公那里。

再說楚軍這邊,戰況那么激烈情況下,楚軍兩位神射手養由基和潘黨,卻因為戰前比箭,導致自己的箭被楚共王沒收,只能揮戟作戰,沒能發揮出最強戰斗力。

沒有楚共王的允許,他們是不敢私自用箭的。

后來,養由基用楚共王給他的兩支箭中的一支,射殺了魏锜后,他準備將剩下的一支箭還給楚共王。

這讓楚軍一位大夫看不下去了,怒道:“現在什么時候了,你還這么死心眼?”

養由基也立即省悟過來,滿面羞慚。于是,養由基終于用上箭了,將戰斗力發揮到極致。晉軍不敢靠近,這才保護著楚共王安全離開戰場。

這是對軍紀的尊重。

晉國的司馬韓厥在晉軍取得戰場主動權時,發現了正在戰場奮力沖殺欲突圍的鄭國國君鄭成公。

他的手下都很激動,如果能夠俘虜一位諸侯國國君,那是多大的戰功啊。于是,紛紛對韓厥提議向鄭成公那邊殺去。

但韓厥搖搖頭,對大家道:“這種得罪一國國君的事,我看大家還是別做了。人家堂堂國君,被我們這樣當大夫的人抓了,對他來說那實在是太丟臉了。”

于是,便放過了鄭成公。

鄭成公突出了重圍,還沒喘過氣來,迎面又碰上了晉軍下軍佐郤至。

郤至的手下也紛紛建議郤至擒拿住鄭成公,但郤至不干,理由與韓厥的一樣,不要去做得罪一國國君的事。

這位郤至正是提出置重兵于中軍以全力擊潰楚中軍的將軍,他除了自己個人非常勇敢外,還牢牢守著戰場上的禮節:見到了國君,哪怕是敵人的國君,也要表示尊敬。

他真的在戰場上遇見了楚共王。當時楚共王已經眼睛已經受了重傷,郤至引軍趕到。

見是楚共王,卻至忙跳下車,摘下自己的頭盔,向楚共王低一低頭。

這樣連續三次,讓楚共王非常感慨:這位將軍的風度真是非凡啊。

在春秋,一個人的性命可能是比不上他的風度和氣節重要的。楚共王所說的風度,正是郤至堅持了臣子面見君主時應保持的禮節。

按照周禮,臣子見君主,哪怕不是自己國家的君主,也要尊重,行臣子之禮。

具體是要下車除兵摘帽躬身行禮,即如果在車上,要下車;如果有兵器,要放下兵器;如果戴著帽子,要除去帽子;還要躬身行禮。

但由于是在戰場上,郤至全身披掛,重甲在身,無法躬身,便只好脫盔下車行禮。

楚共王感慨之下,令人送了一把上好的弓給郤至,并囑咐要關心一下那位大夫是否受了傷。

郤至沒有接受楚共王送的弓,對楚共王表達了感謝之情:“謝謝國君的關心,外臣郤至,能夠在戰場上與國君對陣,那是外臣的榮幸。

但現在兩國交戰,外臣不敢接受國君的禮物,也不能當面向國君致謝,只能請使者您代受了。”

說罷,郤至向使者行禮三次。

然后,郤至轉身上車,繼續投入戰斗,那是武戰了。

武戰中的郤至是一位勇猛的將軍,史料記載,那一戰,郤至身著紅甲,勇敢沖鋒,所向披靡,成為當時戰場上最耀眼的將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图们市| 宜章县| 新竹县| 巴南区| 建瓯市| 扎囊县| 乐陵市| 辽中县| 改则县| 江山市| 开阳县| 天峨县| 莱西市| 高青县| 岢岚县| 榆林市| 芮城县| 昭通市| 普格县| 汤原县| 宿州市| 衡阳市| 南阳市| 枣强县| 顺义区| 大冶市| 工布江达县| 望奎县| 东台市| 麻江县| 平和县| 土默特右旗| 丁青县| 阿尔山市| 四平市| 双江| 晴隆县| 胶南市| 六枝特区| 灯塔市| 晋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