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向“中國制造2025”的現代職業教育本科人才培養改革研究
- 翟希東
- 1571字
- 2021-12-30 13:14:22
前言
2014年《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規劃(2014—2020年)》《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等文件的出臺,明確了發展現代本科職業教育,解決職業教育“斷頭路”,完善我國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職業教育發展理念,這標志著本科層次的現代職業教育從零星的探索被正式納入高等教育發展體系當中,并且成為中國特色職業教育體系的重要構成部分,拉開了我國現代職業教育本科人才培養實踐探索的序幕。隨著我國現代化建設進程的不斷推進,社會經濟及科學技術發展對人才培養的應用性、實踐性和創新性要求不斷提高,市場對相應人才的規格和標準的需求的變化,使得發展現代職業教育逐漸成為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行業的共識。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是推動經濟發展、教育體系完善、促進就業的關鍵環節,而現代職業教育本科層次的人才培養改革則是高等職業教育適應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調整的必然要求。
制造業是一個國家提升綜合國力、保障國家安全和強盛的支柱性產業,加快建設制造強國,發展先進的現代制造業,提高制造業的發展水平,是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和產業結構調整的重要關注點。《中國制造2025》作為制造業振興的重大發展戰略,必然會帶來社會經濟發展的結構優化、質量提升,而本科層次的現代職業教育具有職業性、應用性、創新性、高層次性等特征,其所培養的知原理、懂技術、會操作、能創新的高層次技術技能型人才是當前我國制造業發展急需的人才類型,是我國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制造業、邁向全球價值鏈高端環節的重要人才支撐,使得現代職業教育本科人才培養成為當前制造業升級發展高層次應用型人才支撐的重要供給渠道。
基于此,本書從推動現代職業教育本科人才培養事業發展,為我國制造業轉型升級提供高層次技術技能型人才支撐的角度出發,對現代職業教育本科人才培養的目標確定、課程體系設計、技術技能培養、教學方法運用、軟硬件條件支撐等方面進行了分析探討,期望能為現代職業教育本科人才培養事業的發展提供科學的決策依據。本書的主要內容集中于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通過梳理職業教育發展的歷程,對比國內外職業教育發展的成果,結合我國現代職業教育發展實際,在深入探討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內涵的基礎上,對現代職業教育本科人才培養的內涵進行分析,明確現代職業教育本科人才培養的目標、定位。
第二,從職業教育人才培養體系層次構成的角度,對現代職業教育體系中本科人才培養的現狀進行調查研究,通過調研數據、統計資料等,運用定量和定性相結合的方法分析現代職業教育本科人才培養體系的要素和結構,明確其發展特征。
第三,詳細探討《中國制造2025》的特點和要求,借鑒發達國家職業教育的先進經驗,結合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與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實際,分析《中國制造2025》對各層次人才需求的特點,以雙維度協調為基本出發點,重點探析現代職業教育本科層次人才的需求特征,為人才培養體系的優化、改革及構建提供理論依據。
第四,根據《中國制造2025》對本科人才需求的特質分析,以現代職業教育本科人才培養的質量保證為基本出發點,從培養目標、教學體系、實踐體系、保障體系與評價手段等方面對當前現代職業教育本科人才培養體系進行優化、改革,構建與《中國制造2025》戰略實施及社會經濟發展需要相匹配的現代職業教育本科人才培養體系。
第五,與制造業相關單位建立合作關系,進行對接《中國制造2025》的現代職業教育本科人才培養的實證分析,對參與學生進行跟蹤調查,并深入進行企業訪談,分析人才培養體系的合理性和差異性,探討改進方法和對策。
第六,根據課題的研究結果,分別從宏觀、中觀、微觀三個層面為對接《中國制造2025》戰略的現代職業教育本科人才培養提出建議和參考意見。
鑒于現代職業教育本科人才培養體系目前仍處于探索發展時期,同時受到編寫時間、編寫能力和研究水平局限,本書尚有諸多不足之處,懇請廣大讀者提出寶貴意見,以便今后進一步修訂和完善。
翟希東
2021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