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 緒論

1.1 研究背景

我國政府十分重視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經濟與資源環境協調可持續發展。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首次提出“生態文明”發展理念。生態文明是人類文明發展史上的一個新階段,即工業文明之后的文明形態,是以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和諧共生、良性循環、全面發展、持續繁榮為基本宗旨的社會形態。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建設生態文明,基本形成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消費模式。”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將生態文明納入“五位一體”的總體布局,做出“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決策,報告強調“必須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思想觀念。2015年5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了《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2015年10月,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生態文明建設首度被寫入國家五年規劃。黨的十九大報告全面闡述了加快改革生態文明體系、促進綠色發展、建設美好中國的戰略規劃,并指出了中國未來促進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發展的路線圖。歷屆政府的工作報告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發展,表明中國的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發展將迎來新的戰略機遇。

自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實現了快速發展,年均GDP 增長率高達9.98%。年人均 GDP增長率也達到了8.81% [1]。然而,中國的經濟增長是以過度消耗資源和環境污染為代價的。中國環境污染造成的年度損失約占中國GDP的十分之一。石敏俊等[2]指出,中國13.9%的GDP 用于資源消耗、環境污染和生態退化。資源和環境成本占GDP 的比例西部地區大于中部和東部地區,北部地區大于南部地區。賀滿萍[3]指出,2007年,中國有超過20%的省份,其資源消耗和環境污染總成本占GDP 的40%以上。這些省份大部分位于西部地區,而且大部分地區都是欠發達的資源豐富地區。

新疆地處中國西北邊陲,亞歐大陸腹地,遠離海洋,屬典型的溫帶大陸性干旱氣候,是我國降水量最少的省份,同時森林覆蓋率在全國排名倒數第一,森林面積僅占全區總面積的4.7%,荒漠化面積在全國各省份中最大,荒漠化也最嚴重,沙漠面積約占全國沙漠總面積的60%,是中國干旱區的主體,也是世界干旱中心之一,生態環境極其脆弱。水土流失面積已達113.95萬平方千米,有85%的草原出現不同程度的退化沙化,冰川湖泊萎縮、河流斷流、缺水和干旱已成為影響新疆可持續發展的突出問題。同時新疆又是我國資源大省,煤炭、石油、天然氣等礦產資源豐富,礦產資源居全國第二位[4]。經過多年的開發,新疆經濟發展有了長足的進步,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十二五”期間GDP年均增速為10.7%,增速由全國第29位躍升至前列;人均GDP從25 034元增加到41 063元,居全國第20位。但與沿海發達省份相比,新疆經濟發展水平仍然比較落后,在全國的排名也靠后。目前新疆經濟發展正處在轉型期,存在產業結構不合理、能耗高、污染物排放量高、綜合利用率低等諸多問題。

新疆要實現“天藍地綠水清”的“大美新疆”建設目標,就必須秉承高效、節能、綠色、環保的新發展理念,保持經濟、環境協調可持續發展,而生態效率的內涵和目標就是“資源消耗最小化、環境影響最小化、經濟價值最大化”。有學者提出,“推動綠色發展的關鍵在于提高生態效率”[5], “生態效率是衡量綠色經濟發展的重要指標”[6],可見生態效率概念與國家提出的綠色發展理念的核心本質——“環境保護和資源節約”是一致的。因此,用生態效率指標可以衡量綠色、可持續發展的狀況及程度。本書對新疆這個典型的干旱資源型省份生態效率進行較為全面、系統的研究,以期為推動新疆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可持續發展服務。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乐县| 麻江县| 巴南区| 黎平县| 奇台县| 库伦旗| 平顶山市| 始兴县| 西藏| 晋江市| 普宁市| 法库县| 普宁市| 齐河县| 渭源县| 普洱| 金溪县| 长垣县| 炎陵县| 昂仁县| 根河市| 望城县| 永吉县| 特克斯县| 安宁市| 化隆| 东山县| 湛江市| 察隅县| 南陵县| 和龙市| 巴里| 油尖旺区| 轮台县| 历史| 当阳市| 贡嘎县| 林州市| 武宁县| 新竹县| 吴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