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度佛教史
- (印度)S.R.戈耶爾
- 1078字
- 2021-09-30 12:27:23
作者自序
面對如此大量的研究印度佛教方方面面的文獻,不僅有英語的,還有世界其他各種語言的,我們著手撰寫一部印度佛教史,可以認為是一個過于自信和大膽的冒險行為。但是,一些考慮說明值得作出這種努力。首先,沒有一部英語的,也可能是其他語言的著作,全面論述印度佛教史,從它的起源直至現代表現為安貝卡爾的新佛教運動的復興,或許除了有一些極其簡單的供公眾閱讀的一般性質的小冊子。本書或許是第一部詳盡的印度佛教史著作,涵蓋我國佛教的所有歷史階段,從佛陀之前的佛教觀念的起源直至它現在在我國宗教境域中的地位。其次,本書論述印度佛教的發展,不僅依據傳統的思路——佛陀的生平和教導,佛教僧團和戒律的建立和發展,前四次佛教結集,各種部派的興起,大乘和怛特羅佛教的起源和發展,在那爛陀遭劫后佛教的消亡,以及近幾十年來部分的復興,而且也論述佛教在印度文化中的地位。本書試圖將佛教作為印度總體歷史和文化發展的一部分加以研究,勾勒它對印度文化各方面的影響和貢獻——哲學、藝術、文學、教育、政治思想和社會哲學等等。這樣的思路可能不見于其他的印度佛教史著作。最后,本書不僅敘述印度佛教史中的主要事件,我們也希望進行批評和分析,依據原始資料,同時也采納有關研究的最新成果。精明的讀者會注意到在討論各種論題時,我們已經批評性地充分引用最新的研究著作和論文。因此,我們相信我們的努力會有益于佛教研究學者以及古代印度文化和宗教研究學者。
在準備這部著作時,我得到許多人的積極鼓勵和幫助。我的弟弟古普特(S.K.Gupta)博士,齋浦爾的拉賈斯坦大學歷史和印度文化系助教,撰寫了第十九章中的印度藝術部分,同時我的兒子商迦羅·戈耶爾(Shankar Goyal)碩士撰寫了幾篇附錄(2、3、7、8和9)。我感謝他們兩位。
般代教授、帕塔克教授和戈波爾教授為本書寫了序言。我深受他們三位的恩惠,因為他們各自的文稿本身就是學術研究,照亮和詳細說明佛教研究中的許多難點。我衷心感謝這三位大師。
我也感謝古蘇摩賈利出版社熱情而迅速地出版這部著作。在編制索引和參考書目等工作中,我得到我的女兒維遮耶希利·戈耶爾和兒媳阿爾卡·戈耶爾的大力幫助。她們兩位值得我祝福和贊美。
我尤其要感謝我的妻子古蘇姆·戈耶爾和兒子商迦羅·戈耶爾的幫助。他們兩位始終督促我及時完成這部著作,為我提供他們能提供的任何一種方便。我銘記他們對我這次冒險能獲得成功所作出的貢獻。
對于本書和護封中的照片,我要感謝新德里國家博物館的各位領導。
本書中古代文字采用的轉寫方式可以用以下這些例子說明:和
。而現代的國名、地名和人名的拼音一般不添加符號。
書中的疏漏舛誤之處,敬請富于同情心的讀者諒解。
戈耶爾(S.R.Goy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