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節 研究思路及方法

一 研究思路

本書針對新時代我國中小企業亟待提升創新效能的問題,聚焦中小企業創新活動的“主力軍”——知識員工,以知識員工可雇傭型心理契約對企業創新效能驅動機制為邏輯線索,試圖找到中小企業創新優勢實現的有效途徑。本書在明確以下前提的基礎上展開:(1)中小企業與知識員工間的新型關系模式強調了可雇傭性對于和諧雇傭關系構筑的重要意義,基于此提出的“知識員工可雇傭型心理契約”概念從微觀角度反映了中小企業突破環境束縛以應對變革的創新能力;(2)知識員工作為中小企業創新的主體,環境束縛在很大程度上通過其可雇傭型心理契約影響其創新的態度和行為,進而作用于中小企業創新效能;(3)有效管理知識員工可雇傭型心理契約,才能夠為中小企業帶來創新優勢。本書遵循“明晰主題的研究視角→明確研究變量的界定→解析驅動效應的變量間關系結構→闡釋結論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應用價值”這一極富探索性的解析邏輯,展開四項子研究(見圖1-1),從而對知識員工可雇傭型心理契約視角下中小企業創新效能動力機制加以層層深入剖析。

二 研究方法

本書以融合探索性研究和解釋性研究的混合式研究方案,導入多元研究方法。

(一)理論研究

包括對現有理論和國內外研究結果的理論演繹以及對實驗數據、訪談信息和調查材料等經驗數據的理論歸納,以探索知識員工可雇傭型心理契約的形成過程、內容結構以及對中小企業創新效能驅動機理概念模型,探尋與研究主題相匹配的解釋視角。

圖1-1 本書研究的基本思路

(二)實證研究

由探索性案例研究、定量實證研究和驗證性案例研究三大部分構成,結合研究問題需要,采用如下方法。

(1)混合因素設計的實驗研究。情景模擬實驗法具有將很長一段時間內發生的事件“濃縮”到很短時間內的“見效快”優勢,有助于從個體認知視角挖掘心理圖式的動態變化軌跡,并且被試間實驗能夠規避干擾因素的影響,因此,首先進行控制效果驗證,對假定實施不同政策的企業選取薪酬、晉升、學習機會等重要且共性因素進行重復測量的方差分析,以保證實驗控制有效,再結合理論分析,以企業層面上的真實工作預覽,組織社會化和個體層面上的工作價值觀、創新效能感作為研究的切入點來設計實驗情景,作為組間因素,每種情景下又歷經不同的階段,作為組內因素,每位實驗對象(知識員工)都接受不同階段情景處理的混合重復實驗,對知識員工可雇傭型心理契約的前置影響因素進行預判,為探究知識員工可雇傭型心理契約的形成機理提供理論線索,初探本書研究主題的解釋視角。

(2)質性研究。在實驗研究、元分析基礎上,通過基于庫格技術的訪談研究、扎根理論方法的理論抽樣,提煉具有本土特色的關鍵構念,對構念之間的關系結構與主題進行多向式分析,深化對本書研究主題的解釋視角的認識,分別構建起知識員工可雇傭型心理契約的形成機理、內容結構以及對中小企業創新效能驅動機理的探索性架構。

(3)元分析。借助元分析的客觀性優勢,進行心理契約國內外理論、研究成果和文獻的系統性循證量化綜述,歸納心理契約效應的探索性架構,為細化本書的研究問題、提煉研究模型提供理論線索。

(4)調查數據的定量研究。展開問卷調查,進行變量操作化并建構效度檢驗,運用具有嵌套數據關系解釋優勢的多層線性模型對涵蓋企業、個體兩個層面因素的研究模型進行變量之間結構模型的假設檢驗,分別得出知識員工可雇傭型心理契約的形成機理、結構模型以及對中小企業創新效能驅動機理模型。

(5)仿真建模分析。遵循驗證性案例研究設計,對源自案例企業的一手數據進行計算機仿真建模和分析,旨在與實地調查的定性分析進行對比討論和理論論證,驗證知識員工可雇傭型心理契約對中小企業創新效能驅動機理模型,闡釋本書結論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應用價值。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洮南市| 连山| 华蓥市| 苏州市| 筠连县| 虞城县| 福泉市| 武威市| 龙泉市| 宁波市| 绥江县| 西宁市| 台东市| 泾阳县| 陇川县| 留坝县| 班戈县| 垫江县| 体育| 长宁县| 青冈县| 广西| 庆城县| 余江县| 奇台县| 孝感市| 浦东新区| 大港区| 巴东县| 辉南县| 庆城县| 汶上县| 扎鲁特旗| 临夏县| 江阴市| 苍梧县| 陈巴尔虎旗| 蒙阴县| 万州区| 星座| 普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