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章 歷史唯物主義發展與對“西方中心主義”批判(上)

作為一種文化系統和思潮的“西方中心主義”,具有多種形態,但大體可歸類為四種:種族主義意義(和自然地理環境意義)上的“西方中心主義”、歷史觀意義上的“西方中心主義”、價值觀和政治立場意義上的“西方中心主義”,以及思維方式和話語系統意義上的“西方中心主義”?!拔鞣街行闹髁x”這四種形態(特別是前三種與最后一種),既有聯系又有區別。在馬克思那里,從方法論角度對第四種意義上的“西方中心主義”的理論批判,是有一個過程的。歷史唯物主義創立的基本完成,只是標示著馬克思從哲學方法論角度,完成了對前三種意義上的“西方中心主義”的科學批判,即“理論批判”(其中也包含“實踐批判”)[1],而對作為思維方式和話語系統的“西方中心主義”的方法論角度上的科學批判,尚未完成。其根據是:在馬克思那里,對近代德意志民族主流文化及其中的“中心主義”的理論批判,其主要指向是前三種意義上的“西方中心主義”;從哲學方法論角度上完成了對前三種意義上的“西方中心主義”的理論批判,也就是在邏輯上基本完成了歷史唯物主義的創立;只有當馬克思把其所創立的歷史唯物主義,進一步在方法論上用于歷史學批判、政治學批判特別是政治經濟學批判的過程中,第四種意義上“西方中心主義”才更多地納入馬克思的視野中來。因為,西方資本主義發展與東方落后國家演變的關系這一世界歷史性問題,至少在當時是由第四種意義上的“西方中心主義”占據主要的“地盤”。而這種“地盤”是在進一步展開歷史學批判、政治學批判特別是政治經濟學批判的過程中,才得到馬克思越來越多的關注。換言之,對第四種意義上的“西方中心主義”的理論批判,主要是馬克思在發展歷史唯物主義過程中所完成的任務。當然,在歷史唯物主義創立時期抑或說在歷史唯物主義超越“西方中心主義”邏輯的構建時期,馬克思所完成的對前三種意義上的“西方中心主義”的理論批判和實踐批判[2],為其發展歷史唯物主義,完成對第四種意義上的“西方中心主義”的理論批判,奠定了邏輯基礎。抑或說,馬克思在發展歷史唯物主義過程中,完成對第四種意義上的“西方中心主義”的理論批判,是其在歷史唯物主義創立時期,所完成的對前三種“西方中心主義”理論批判和實踐批判的邏輯延伸[3]。

當然,發展著的歷史唯物主義對“西方中心主義”的理論批判也有其階段性。從19世紀50年代初至60年代末期,是發展著的歷史唯物主義對“西方中心主義”理論批判的第一個階段。在這個階段上,馬克思開始關注西方資本主義與東方落后國家的相互作用,特別是東方國家的變化將會對西方社會發展所產生的影響,從而使其對“西方中心主義”的理論批判到達了一個新的高度。然而,由于種種原因,馬克思在這個階段上還尚未徹底擺脫具有“西方中心主義”成分的歷史敘述材料的影響。從19世紀70年代至馬克思去世,是發展的歷史唯物主義對“西方中心主義”理論批判的第二個階段。在這個階段上,隨著時代的變化和相關著述活動的深入,馬克思開始掌握東方國家的第一手資料,對英國殖民主義在印度作用的評價有了合乎“批判邏輯”的變化,把其對資本主義的一般與特殊及其相互關系的認識,有條件地從西歐推及到世界,徹底擺脫具有“西方中心主義”成分的歷史敘述材料的影響,超越了“東方社會停滯”說和“歐洲獨特”說,并從縱橫兩個方面拓展和深化了對世界歷史的認識。本章這里重點探討發展著的歷史唯物主義,對“西方中心主義”的理論批判,是如何從其第一個階段向第二個階段演變的。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通山县| 建水县| 宁陕县| 天水市| 惠水县| 扎赉特旗| 来宾市| 武陟县| 华容县| 吉木萨尔县| 朝阳县| 凌源市| 交口县| 措美县| 和政县| 周至县| 蒙自县| 赣州市| 桓台县| 桐乡市| 哈尔滨市| 庆云县| 清远市| 开远市| 济宁市| 姚安县| 贡觉县| 碌曲县| 周口市| 隆化县| 岫岩| 宿州市| 芷江| 施秉县| 石首市| 辽源市| 五指山市| 大足县| 雅安市| 海林市| 宽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