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節(jié) 竟陵八友與永明體

《梁書·武帝本紀(jì)》載:“竟陵王子良開西邸,招文學(xué),高祖(蕭衍)與沈約、謝朓、王融、蕭琛、范云、任昉、陸倕并游焉,號曰‘八友’。”這八個人,文學(xué)史上稱為竟陵八友。蕭衍代齊建梁后,其中多數(shù)人又轉(zhuǎn)而依附蕭衍。因此,竟陵八友是一個跨越南齊和蕭梁兩代的文學(xué)群體。他們彼此唱和,形成一股新的文學(xué)潮流。

竟陵八友最大的文學(xué)貢獻(xiàn),是創(chuàng)制了“永明體”,形成了聲律說的基礎(chǔ)。《古詩十九首》那個時代的詩歌,每一首都仿佛都是信口說來,語言直白,詩歌的整體意境渾然天成,似乎沒有刻意雕琢。到了南朝的齊梁時代,隨著詩歌的廣泛流行并不斷發(fā)展,人們開始對詩歌的藝術(shù)形式有了聲律與對偶的要求。永明年間,佛教盛行,佛經(jīng)梵音對四聲的創(chuàng)立可能產(chǎn)生一定影響。周颙著《四聲切韻》,提出平上去入的四聲之說。沈約與謝朓、王融、范云等人一起,將四聲的區(qū)辨同傳統(tǒng)的詩賦音韻知識相結(jié)合,規(guī)定了一套五言詩創(chuàng)作時應(yīng)避免的聲律上的毛病,后人把它記載下來,即所謂“八病”說:平頭、上尾、蜂腰、鶴膝、大韻、小韻、旁鈕、正鈕。這八種聲病具體何指,說法不一。但有一點(diǎn)是明確的,即當(dāng)時詩人已經(jīng)把聲律和對偶方面的知識運(yùn)用到詩歌創(chuàng)作上,注重平仄協(xié)調(diào),音韻鏗鏘,詞采華麗,對仗工整,體裁短小,為格律詩的產(chǎn)生奠定了基礎(chǔ)。“永明體”詩人在齊亡之后又仕于梁,在蕭衍、蕭統(tǒng)父子影響下,在詩歌藝術(shù)形式上有了更多深入的研究和實(shí)踐。蕭綱、蕭繹繼之而起,宮體詩創(chuàng)作成為一時潮流。從永明體到宮體,文學(xué)史家通通稱為“齊梁體”。他們追求詩歌聽覺上的圓美流轉(zhuǎn),吸收民歌的簡潔、明快、平易。即使用典,也盡量追求自然,是對元嘉體的革新和發(fā)展。

沈約(441—513),字休文,吳興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人。他在劉宋時曾仕記室參軍、尚書度支郎,在齊仕著作郎、尚書左丞、驃騎司馬將軍。齊梁易代之際,他幫助梁武帝蕭衍謀劃并奪取南齊,建立梁朝。蕭衍封他建昌縣侯,官至尚書左仆射,后遷尚書令,領(lǐng)太子少傅,地位極其顯赫。

沈約是“竟陵八友”中最年長者。他長期出任要職,許多重要詔誥都出自他的手筆,在齊梁間文壇上負(fù)有重望。鐘嶸評價沈約詩的特點(diǎn)是“長于清怨”,是很恰當(dāng)?shù)?。他的詩在整體上具有一種清新流暢之美,在詠物、摹寫景物變化的細(xì)微筆觸之中,常常融入一絲感傷。與同時代的“二謝”等人相比,沈約的山水詩雖不算多,同樣具有清新之氣,同時又透露出一種哀怨感傷的情調(diào)。如《登玄暢樓》寫景清新而又自然流暢,尤其是對于景物變化的捕捉與描摹,使得詩歌境界具有一種動態(tài)之勢?!肚锍苛b怨望海思?xì)w》,境界闊大高遠(yuǎn),給讀者展示出天水一色、煙波浩淼的海天景色。結(jié)合詩題來看,海天的空曠遼遠(yuǎn),正反襯出“羈怨”之情與“思?xì)w”之念。此類詩歌在齊梁山水詩中,亦不失為上乘之作。此外,像“日映青丘島,塵起邯鄲陸。江移林岸微,巖深煙岫復(fù)”(《循役朱方道路》),“山嶂遠(yuǎn)重疊,竹樹近蒙籠。開襟濯寒水,解帶臨清風(fēng)”(《游沈道士館》),“長枝萌紫葉,清源泛綠苔。山光浮水至,春色犯寒來”(《泛永康江》)等,描寫山水的詩句,皆令人耳目一新。

沈約的離別詩也同樣有“清怨”特點(diǎn),最為人所稱道的《別范安成》,將少年時的分別同暮年時的分別作對比,蘊(yùn)含著深沉濃郁的感傷之情;末二句又用戰(zhàn)國時張敏和高惠的典故,更加重了黯然離別的色彩。全詩語言淺顯平易,但情感表達(dá)得真摯、深沉而又委婉,在藝術(shù)技巧上具有獨(dú)創(chuàng)性。他的悼亡懷舊之詩,“清怨”的色彩更加突出,如《悼亡詩》,以大自然的永恒來反襯人生易逝、一去不返的悲哀,同時將悲傷的情感同凄涼的環(huán)境融為一處,情狀交現(xiàn),悲愴靡加。他抒懷之作如《登高望春》《古意》《傷春》《秋夜》以及樂府詩《臨高臺》《有所思》《夜夜曲》等,都具有“清怨”的風(fēng)格特征。其中《懷舊詩》九首,懷念去世的九位好友,情深意切、悱惻感人。沈約的情詩《六憶》回憶情人的種種情態(tài),可以視為宮體詩的先導(dǎo)。歷經(jīng)三代的沈約,官位雖高,但仕途險惡也讓他感慨。《八詠》詩就敘寫了人生的憂憤和對前途茫然的困惑,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

謝朓(464—499),字玄暉,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縣)人。他出身高門士族,與謝靈運(yùn)同族,世稱“小謝”。南齊永明五年(487),他參與竟陵王蕭子良西邸之游,初任其功曹、文學(xué),為“竟陵八友”之一。永明九年(491),為隨王蕭子隆幕僚赴荊州,十一年還京,為驃騎咨議、領(lǐng)記室。建武二年(495),出為宣城太守,故又稱謝宣城。東昏侯永元元年(499)遭始安王蕭遙光誣陷,死獄中,時年36歲。

謝朓是南齊永明體詩的代表作家。他的詩今存二百余首,主要成就在山水詩方面。謝靈運(yùn)的山水詩尚未脫離玄言詩風(fēng)的影響,謝朓的山水詩,語言精美、音韻和諧,抹去了玄理成分,如“余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晚登三山還望京邑》),“天際識歸舟,云中辨江樹”(《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橋》)等,清新俊逸,精警工麗,是千古傳誦的名句。謝朓曾說:“好詩圓美,流轉(zhuǎn)如彈丸?!彼脑娚朴跀z取自然景色中最動人的瞬間,以清俊的詩句,率直地道破自然之美。如《游東田》中的“遠(yuǎn)樹曖阡阡,生煙紛漠漠。魚戲新荷動,鳥散余花落”,《和徐都曹出新亭渚》中的“結(jié)軫青郊路,回瞰蒼江流。日華川上動,風(fēng)光草際浮”,《治宅》中的“辟館臨秋風(fēng),敞窗望寒旭。風(fēng)碎池中荷,霜剪江南綠”,等等。這些句子,清麗自然,是當(dāng)時詩壇中的上品。謝朓最經(jīng)典的名作是《晚登三山還望京邑》,詩人用流利的語言,道出回望京都時眼中呈現(xiàn)的美好景色:“余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喧鳥覆春洲,雜英滿芳甸。”如此美好的景色,“我”卻要與之分別,想起以往歡樂的時光,不免“佳期悵何許,淚下如流霰。有情知望鄉(xiāng),誰能鬒不變?”明媚秀麗的家鄉(xiāng)景色,催出思鄉(xiāng)的憂愁之淚,二者情景交融,風(fēng)格含蓄婉麗,是當(dāng)時山水詩中的絕唱。

謝朓的詩在當(dāng)時就很有影響。梁武帝稱:“不讀謝詩三日覺口臭?!鄙蚣s稱:“二百年來無此詩也?!碧拼笤娙死畎讓χx朓最為傾心,稱“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fā)”(《宣城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清代王士禛《論詩絕句》甚至說李白“一生低首謝宣城”。杜甫說“謝朓每篇堪諷誦,馮唐已老聽吹噓”(《寄岑嘉州》)。這些都能說明謝朓在詩歌史上的重要地位。

主站蜘蛛池模板: 葵青区| 武城县| 竹北市| 永胜县| 平度市| 鲁甸县| 陆良县| 昌都县| 葵青区| 新巴尔虎左旗| 新营市| 昌吉市| 安新县| 同德县| 江北区| 屏山县| 名山县| 长兴县| 历史| 龙川县| 舒城县| 汉沽区| 贞丰县| 南汇区| 永德县| 应用必备| 高邮市| 澄城县| 济南市| 新营市| 延吉市| 墨竹工卡县| 营山县| 东丰县| 武鸣县| 类乌齐县| 大兴区| 阜新市| 阜南县| 仁化县| 文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