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眾神降臨之前:在沉默中重現的印度河文明作者名: (英)安德魯·魯賓遜本章字數: 1000字更新時間: 2021-09-28 16:15:56
大事年譜
約公元前7000—前2600年 梅赫爾格爾(Mehrgarh,在今巴基斯坦俾路支省)出現村落定居:種植小麥和大麥,馴化家牛
約公元前5000年 中國和印度(恒河河谷)種植水稻
公元前四千紀中期 美索不達米亞的烏魯克(Uruk)出現城市
約公元前3500年 哈拉帕(Harappa,在今巴基斯坦旁遮普省)出現定居點
約公元前3500—前2600年 印度河文明早期
約公元前3100年 美索不達米亞出現楔形文字;埃及出現象形文字
公元前三千紀上半葉 烏魯克的吉爾伽美什王(Gilga-mesh)統治美索不達米亞
約公元前2600—前2500年 埃及吉薩興建金字塔
約公元前2600年 美索不達米亞烏爾第一王朝:美索不達米亞和印度河流域間開始貿易
約公元前2600—前1900年 印度河文明成熟期:哈拉帕和摩亨佐—達羅[1](Mohenjo-daro,在今巴基斯坦信德省)出現城市;印度河文字在整個文明范圍內廣泛使用
約公元前2400—前1500年 土庫曼斯坦和阿富汗的巴克特里亞—馬爾吉亞納古文明體
約公元前2334—前2279年 阿卡德(Akkad)王薩爾貢(Sar-gon)在美索不達米亞建立阿卡德王國;與美盧哈(Meluhha,即印度河地區)[2]進行貿易
公元前兩千紀 說印度·雅利安語的諸民族自西方遷徙至印度次大陸西北部
約公元前1900—前1700年 印度河文明晚期:城市和印度河文字衰微
約公元前1900—前1500年 埃及、巴勒斯坦和西奈半島出現字母系統
約公元前1800年 美索不達米亞和印度河流域間貿易衰落
公元前1792—前1750年 巴比倫王漢謨拉比統治美索不達米亞
約公元前1600—前1050(?)年 中國商朝:漢語字符逐步發展
約公元前1500—前500年 《梨俱吠陀》及其他以梵語書寫的吠陀經典陸續編纂出世
公元前1361—前1352年 圖坦卡蒙統治埃及
約公元前1300年 哈拉帕無人居住
約公元前1200年 地中海東岸文明(克諾索斯、邁錫尼、特洛伊、埃及新王朝等)紛紛崩潰
約公元前800年 恒河流域出現城市
公元前563—前483(?)年 佛陀喬達摩·悉達多在世
公元前522—前486年 大流士大帝統治波斯
公元前326年 亞歷山大大帝入侵印度河流域
約公元前300年—公元400年 印度兩大史詩《摩訶婆羅多》和《羅摩衍那》被編纂
約公元前269—前232年 阿育王統治時期;婆羅米字母和佉盧文出現
20世紀20年代 印度河文明被發現,考古發掘啟動
公元1947年 印巴分治,印度河文明遺址隨之分散于兩國
公元1980年 摩亨佐—達羅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收錄入世界遺產遺址名錄
[1] “Mohenjo-Daro”的中文譯名眾多,有摩亨佐—達羅、摩亨佐達羅、摩亨朱達羅等,其中學界多用“摩亨佐—達羅”或“摩亨佐達羅”。為盡量貼合原語言,本書一律使用 “摩亨佐—達羅”。本書腳注若無特殊標注,則為譯者注。
[2] “Meluhha”一詞國內學界暫無通用譯名,本書采用“美盧哈”這一譯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