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道術之間:張栻的政治哲學

所謂政治哲學,是從哲學的角度去討論政治問題,包括政治形而上學、政治倫理學等,尤其關注社會政治生活在道德意義上的合理性與正當性。[1]有學者甚至認為,政治哲學是中國傳統哲學的中心。[2]在歷史上,儒家最關注政治問題,孔孟對政治問題的哲學思考,成為后世儒家政治哲學的理論前提;同時,后世儒者也不乏對孔孟思想的創新與發展。特別是宋代理學家,在本體論、心性論、認識論、修養論等多方面具有創造性的貢獻,將儒學推向一個新的發展階段。蕭公權在其《中國政治思想史》中斷言:“理學家哲學思想之內容互殊,而其政論則多相近。約言之,皆以仁道為政治思想之根本,則以正心誠意為治術之先圖。”[3]蕭先生注意到理學家在哲學思想上的多樣性,但在政治思想方面,則未免過分強調共性,忽視了理學家政治思想的差異性。

眾所周知,張栻作為南宋乾淳之際與朱熹齊名的學者,以理學名于世,被后人稱為“一代學者宗師”。而他出身于一個政治世家,其父張浚為南宋名臣,出將入相,事功卓著。張栻本人也曾出入朝廷,獻可替否。后來又歷任要藩,治績顯著。數十年間,張栻一方面與朱熹、呂祖謙等討論學術,共同發揚光大理學;另一方面在政治上也頗有建樹。作為一位儒家學者,張栻對孔孟的治國理政思想深信不疑,并將其貫穿于自己治國理政的實踐中。他在自身的理論建構中,也深入思考了治道與治術的問題,闡發政治哲學思想,提倡“儒者之政”。他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時代精神的治國理政主張。儒家的德治、仁政、民本思想,在張栻那里得到了很好的貫徹。張栻的政治哲學有體有用,道術合一,特色鮮明,本文試作闡發。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兰县| 包头市| 涪陵区| 柳州市| 克什克腾旗| 奉节县| 沧源| 齐河县| 左贡县| 昆山市| 苏尼特右旗| 宜城市| 尉氏县| 兴安县| 景洪市| 扶绥县| 漳浦县| 沁水县| 健康| 朝阳县| 曲阜市| 甘德县| 随州市| 农安县| 镇远县| 宁阳县| 杭锦后旗| 威宁| 阳谷县| 乌鲁木齐市| 沧源| 宣汉县| 梅河口市| 都安| 扎赉特旗| 滦平县| 凉山| 漠河县| 遂溪县| 恭城| 秦皇岛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