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蠻族世界的拼圖:歐洲史前居民百科全書
- (波蘭)彼得·柏伽基
- 1188字
- 2021-09-28 15:31:14
阿爾卑斯山腳湖景
寒冷干燥的1853 — 1854年冬季,蘇黎世(Zürich)附近的湖泊水位下降。湖水退去后露出一層黑色沉積物,一排排木樁從中“伸”出來。這片沉積層中有動物骨頭、鹿角、陶器,以及用木頭、骨、鹿角和燧石制作的物品。因為一名當地學校的老師收集古董,居民將消息告訴了他,他轉而通知了蘇黎世古董學會(Antiquarian Society)的費迪南德·凱勒(1800 — 1881)。10
凱勒意識到,那些木樁是一些建筑的一部分,那些物品是史前聚落的遺跡。不同于干地遺址,淹沒在蘇黎世的湖水下的發現保存得極好,里面有皮革和紡織品、種子和果實。它們被淹沒這一點也不同尋常。這些無疑是史前遺址,但“年代多久”的問題就不那么容易回答了。凱勒首先將他們歸于“凱爾特人”(Celts),由此開啟了公眾對“瑞士湖上史前木樁屋”的強烈興趣。
因為木樁從湖底泥濘里伸出來,凱勒認為那些屋子建在水中的平臺上,用跳板連接湖岸,居民直接將垃圾扔進湖里。他稱它們為“木樁屋”,德語叫作“Pfahlbauten”。我們不確定他從哪里得到的這個概念,但約在同一時期,旅行者報告說在馬來亞和東印度群島(East Indies)的湖上看到了木樁屋。他也許還聽說過名為“Crannogs”[5]的建在湖中人工島上的愛爾蘭和英格蘭遺址。
史前居民住在平臺上的浪漫景象激發了公眾的想象力,考古學家也接受了這樣的概念。畫作和模型描繪了不切實際的木樁屋和過著田園生活的快樂居民。時間一長,大家明白了這些遺址上的居民是農民,因為那些沉積物里有馴化動物的骨頭,還有植物和許多野生物種,但大部分沉積物里沒有金屬物品。木制物品包括鎬、鋤、鐮刀、斧柄和箭。漁網、籃子、繩索和紡織品則用植物和動物纖維制成。
19世紀末20世紀初,更多淹在水下的聚落在阿爾卑斯山麓小丘一帶出土。早期的發掘技術很粗糙,但更精良的方法和對多少世紀來湖水水位變化的更深刻了解使人們重新評價房子建在開闊水面的平臺上這一觀點。考古學家在這些木樁間辨認出火塘和地面的痕跡。到20世紀中葉,木頭人工島的觀點被丟棄,考古學家接受了這些居住點建在湖邊的觀點。因為地面潮濕松軟,為了防止建筑沉陷,組成結構成分的木樁打得很深。隨著湖面上升,木樁底部和丟棄的生活垃圾被水覆蓋而得以保存下來。
因為新的發掘和分析方法及新遺址的不斷發現,史前木樁屋成為當前研究的一個重要領域。阿爾邦布萊歇3號遺址淹沒在博登湖南岸一塊淺水灣里。根據木材的年輪,我們知道這個湖畔聚落在公元前3384 — 前3370年有人居住。1127所房子里的居民種植小麥、大麥、豌豆、亞麻和罌粟,收集接骨木漿果和榛實。他們養殖豬、綿羊和牛,獵捕鹿、野豬和各種各樣的魚。阿爾邦布萊歇3號遺址的一座普通住房大小約4米 × 8米(13英尺 × 26英尺),墻用樹枝夾成,涂著黏土,封以苔蘚。約公元前3370年,一場大火席卷了該聚落,并且因為上升的湖面,它沒有重建。在阿爾邦布萊歇3號遺址這樣一個很好的例子里,良好的保存、現代分析方法和用年輪準確測定發現物年代的能力的結合推動了我們對早期歐洲農民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