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篇 超級大腦說明書
第一章 大腦使用指南
作為一本講大腦的書,我們當然先要來認識一下我們親愛的主角:大腦。
不知道對于這個高級器官,你對它了解多少?比如說,你知道它長成什么樣嗎?怎么運作嗎?什么時候最好用嗎?或者,你要怎么做才能讓它更好用呢?通常我們買個電腦、買個手機,都有使用說明書。但是貌似從來還沒有人給我們一份大腦使用說明書。最大的原因恐怕是因為我們作為一個擁有這個最牛器官的物種,一直以來其實對于大腦知之甚少。
美國加州理工學院認知和行為生物學教授克里斯托弗·科赫(Christof Koch)是一位研究意識和人類大腦的頂尖學者。他認為我們的大腦是“已知宇宙中最復雜的研究對象”。那有多復雜呢?科學家發(fā)現(xiàn),大腦和宇宙在復雜性和結(jié)構(gòu)性上都非常相似。人腦中的神經(jīng)元總數(shù)與可觀測宇宙中的星系數(shù)目大致相同,由大約一千億個神經(jīng)元和一百萬億個連接組成。也就是說,在我們的腦殼里,有一個三磅重的微型宇宙。
那么,對于這樣一個密度如此之大的小宇宙,我們要怎樣去了解它呢?
讓我們試圖去打開這個黑匣子,至少先看看它長成什么樣。糟糕的是,你一個好好的大活人,沒法隨便把你腦殼打開,把大腦拿出來看一看。那怎么辦呢?還好有一位被譽為可與弗洛伊德齊名的哈佛大學醫(yī)學博士丹尼爾·西格爾(Daniel Siegel),發(fā)現(xiàn)我們每個人其實都在身體上自帶了一個大腦模型,那就是他提出的大腦手模型。舉起你任意一只手,把拇指放在掌心握拳,這個拳頭就正好非常形象地代表了我們大腦三大部分的構(gòu)造:腦干、邊緣系統(tǒng)和大腦皮層。
這個三腦一體的概念是由一位叫保羅·麥克萊恩(Paul D. MacLean)的美國醫(yī)生和神經(jīng)科學家在20世紀60年代提出的。雖然這個模型過于簡化,但對于幫助我們普通人來認知大腦,的確不得不點贊。他認為我們大腦的三個部分是在進化順序上一個比一個晚地分化出來的。
當?shù)厍蛏祥_始有爬行動物出現(xiàn)的時候,腦干就長出來了,所以我們把這部分腦結(jié)構(gòu)叫作爬行腦(reptilian brain)。在手模型中,基本就是手腕和手掌部分。它負責我們的生存問題,所有本能行為,比如呼吸、吃飯、睡覺、心跳等都由它掌管。
那么問題來了,你覺得爬行類動物有沒有感情?我在線下講課的時候很多人都會說,有啊,你看鱷魚不是還會流眼淚嗎?嗯,很遺憾地告訴你,鱷魚流眼淚不是因為它捕殺了獵物內(nèi)疚傷心了,而是因為它腎功能比較差,也沒有辦法通過皮膚出汗,所以只能通過流眼淚來排泄身體多余的鹽分。爬行類動物因為還沒有進化出能產(chǎn)生情緒的腦結(jié)構(gòu),所以是沒有感情的,我想這應該是我們叫它們冷血動物的原因之一吧。
然后這世界上進化出小型哺乳類動物了。你有沒有發(fā)現(xiàn)你的小貓小狗開始有感情了呢?那是因為它們的大腦中多出了一個腦結(jié)構(gòu)叫邊緣系統(tǒng),也叫情緒腦(emotional brain)。在手模型中,它是那部分被握在手心里隱藏著的大拇指。這部分的最主要功能是評估威脅和產(chǎn)生情緒。在情緒腦里面有兩個長得像杏仁一樣的小東西,叫杏仁核,它們經(jīng)常被稱作大腦里的搗蛋鬼。這是為什么呢?杏仁核就像我們大腦自帶的安檢系統(tǒng),它無時無刻不在掃描我們的環(huán)境,一旦感知到威脅,就會產(chǎn)生情緒,比如恐懼,然后爬行腦就會接收到信號,接著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啟動身體應激機制。這個功能不是很好嗎?杏仁核的存在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保證我們安全啊,怎么就搗蛋了呢?舉個例子吧,我以前租過一個房子,廚房間有個煙霧警報器,本來我覺得這多好多安全啊。結(jié)果后來發(fā)現(xiàn),我每次燒個水炒個菜它都要叫個不停,你說這日子還能過嗎?后來只好一氣之下把電線給剪斷了。杏仁核也是一樣的,保證我們安全是好事情,但是如果它過度敏感,就會適得其反。而且從生理上來講,杏仁核如果長期過度敏感和活躍會導致壓力荷爾蒙皮質(zhì)醇的水平長期偏高。這個皮質(zhì)醇我們常常戲稱它為“小肚腩荷爾蒙”,因為它如果長期升高就會讓你變胖,這里要看清楚哦,變胖!!!另外,它還被稱作“頭號全民公敵”,因為它不但讓你變胖,還會讓你情緒不穩(wěn)定、免疫力下降、性欲減退,然后讓你感覺疲勞、萎靡不振。所以我想你能理解為什么我們把杏仁核叫作大腦里的搗蛋鬼了。
最終,地球上出現(xiàn)了靈長類動物后,大腦皮層就顯著進化出來了,這部分腦結(jié)構(gòu)我們可以叫它思考腦(thinking brain)。在手模型中,是四個手指的部分。而第一指關節(jié)到指尖的部分,如果從解剖的角度看,就是你的前額對應的那部分大腦,叫前額葉皮層。從進化上來講,雖然這是大腦中最年輕的部分,它卻被稱作我們大腦中的CEO。因為各種高級的執(zhí)行功能,比如語言、記憶、判斷、推理、計劃、組織等各種有意識行為,統(tǒng)統(tǒng)得由它掌管。另外,你能不能集中注意力;能不能在半夜三更想吃小龍蝦或芝士蛋糕等各種夜宵的時候忍住,像這樣的自控力都得看你的大腦CEO在不在狀態(tài)。還沒完呢,你不是還想經(jīng)常文思泉涌、創(chuàng)意滿滿嗎?那也得啟用你大腦的CEO。因為我們有這一部分的大腦,所以我們可以從零到一,無中生有。但是,這同時也是把“雙刃劍”,為什么呢?因為這也讓我們有了焦慮和擔憂的能力,也就是想象還沒有發(fā)生的、可能會發(fā)生的,但其實很多情況下都不會發(fā)生的糟糕的事情。
所以你可能在想,要是我能一手搞定我大腦的CEO,一定能變得超級牛。理論上確實如此,但是理想很豐滿,現(xiàn)實卻很骨感。我們大腦的CEO可不是那么好搞定的。不知道你有沒有聽說過《金發(fā)姑娘和三只熊》的故事?說的是一個金發(fā)小姑娘在樹林里走丟了,然后她不小心闖進了熊屋,偷偷試了里面的三把椅子、三張床和三碗粥。一把椅子太大了,不舒服,另一把椅子太小了也不舒服,只有一把椅子正好。床也是一樣。那粥呢,一碗太熱了不行,另一碗太涼了也不行,只有第三碗正正好。那我們大腦的CEO就是這樣一位金發(fā)姑娘,特別矯情,特別難伺候,必須滿足它很多條件,而且要正正好,它才愿意好好干活。那到底怎樣才能伺候好你大腦的CEO,滿足它的需求呢?我會在本書的后續(xù)環(huán)節(jié)一一為你揭開謎底,暫時不要著急。
至此我們列舉了杏仁核這個搗蛋鬼的各種罪狀,其實還有一條,就是抑制大腦CEO的功能,讓你變笨。你有沒有這種經(jīng)歷,就是情緒一上來,比如氣憤、害怕或者傷心到不能自已,然后就一時沒忍住做了自己冷靜下來之后很后悔的決定,比如明明要減肥卻吃了個大冰淇淋,或者明明覺得自己很窮卻買了個很貴的包包之類。如果我當時在你情緒激烈的時候掃描一下你的大腦,就能看到你大腦中的血液循環(huán)都集中在杏仁核了,然后爬行腦接到信號之后,迅速啟動應激機制,把血液導流到你四肢去,確保隨時能逃跑或戰(zhàn)斗。這時我們就沒有多余的血液流到大腦的CEO去了,而那里才是讓我們有理性和自控力的地方,一旦沒有血液供應,就等于沒有了這部分的大腦,那我們和其他哺乳動物就沒有很大差別了。從智商來看,IQ會迅速下降10%。
這一章我們了解了一下大腦的結(jié)構(gòu)和每個部分的主要職責和特點,以及三者之間的關系。總結(jié)一下的話很簡單,爬行腦讓我們活著,情緒腦讓我們感性,思考腦讓我們理性。如果你的大腦不好使,通常情況下是因為你大腦里的搗蛋鬼經(jīng)常在造反,而CEO又經(jīng)常會罷工,然后爬行腦就只能不停救火。我們的目標是重塑超級大腦,說到底就是要學會安撫好大腦的搗蛋鬼,伺候好大腦的CEO,爬行腦就不用過度勞累了。這樣三腦一體,和諧統(tǒng)一,才能讓它們各司其職,這樣你才能發(fā)揮你大腦的最大潛能!
Food for Thought 深度思考
1.在你的生活和工作中,什么事情或者什么人會特別容易激活你大腦里的搗蛋鬼?
2.你在哪些情況下發(fā)現(xiàn)大腦的CEO會罷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