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5.“心理防御機制”只是童年時代的“委曲求全”

很多人都覺得好奇,為什么明明叫“童年創(chuàng)傷”,卻是在成年以后才爆發(fā)?難道兒童時期不會發(fā)作嗎?

這就是生命的奧妙,在惡劣的環(huán)境下,生命是會自己尋找出路的……

惡劣的生存環(huán)境,孩子本能會派生出應(yīng)對痛苦情境的“防御機制”。要知道,如果不是這些“防御機制”,很多人可能根本無法熬過痛苦的童年。

很多來訪者在跟我講述他們的童年遭遇時,都會發(fā)出驚呼:“天啊,難以想象,我當(dāng)初是怎么熬過來的?”

是的,有太多我們難以承受的“災(zāi)難和痛苦”,曾經(jīng)日復(fù)一日地加諸弱小的身體上,有些養(yǎng)育者的殘暴,令人難以想象。

2019年曾經(jīng)曝光過一起虐童案:

在流傳網(wǎng)絡(luò)的視頻中,可以看到一個可怕的媽媽,用巴掌不斷地把一個小女孩打倒在地,還用凳子砸,用腳踩。

這個可憐的小女孩,爬起來又被打倒,不斷這樣重復(fù),直到這個媽媽宣泄夠了。

根據(jù)媒體的報道,視頻是從他們家的監(jiān)控錄像泄露出來的,從那些視頻能看出,小女孩經(jīng)常被這樣暴力對待,幾乎是家常便飯。

畫面中,她始終面無表情,被打倒就默默地爬起來,既不求饒也不躲避,仿佛是一個機器人。

這種麻木讓人不忍目睹!

很多人無法理解,天下怎么會有如此惡毒的父母?

而小女孩的那種麻木反應(yīng),其實是她自我保護的一種“防御機制”。

因為麻木是一種“情感隔離”,只有這樣,她的精神才不會在日復(fù)一日的折磨中崩潰。

沒有人可以承受被父母這樣虐待,身體上的傷痛還可以熬,但精神上的打擊,往往是無法忍受的。

因為實在是太痛苦了,所以只能麻木不仁,像一個行尸走肉般熬下去,讓生命不至于被生生地折斷。

所以,這就是我們的童年創(chuàng)傷,能夠熬過童年而不爆發(fā)的真正原因。

就像美國心理學(xué)家斯科特·派克說的那樣:“這是生命的一個秘密,童年的痛,弱小的我們無法承受,所以必須‘扭曲’,以保護自己。”

“等這些‘創(chuàng)傷’開始爆發(fā)的時候,我們已經(jīng)長大成人了。”

就好像是這些“創(chuàng)傷”在提醒我們:“喂,你長大了,有力量保護自己了,不要再逃避了,是時候去正視和解決這些不可承受之痛了。”

所以你看,我們在孩童時應(yīng)對痛苦的“防御方式”,都是通過“逃避、壓抑或轉(zhuǎn)移”的方式進行的。

這就像是用一個超大號的“創(chuàng)可貼”,把那些潰爛流血的傷口緊緊纏裹起來,等待有一天自己長大了、有力量去“處理”的時候,才允許它“爆發(fā)”出來。

失去記憶的小雪:

小雪第一次來我咨詢室,滿眼憂郁,她長得很像混血兒,1.7米的高挑個子卻微微佝僂著,皮膚是一種病態(tài)的白。

她跟我講述說:

不知什么原因,我對男性有一種莫名的恐懼和排斥,尤其是單獨在一個空間,我就會感到非常難受,連皮膚都會過敏,出現(xiàn)瘙癢。

我今年28歲了,一直單身,心里也渴望能談戀愛,但我似乎又很害怕戀愛。我覺得我有一些自卑。

前段時間親戚給介紹了一個男生,條件不錯,他很喜歡我的,一直努力追我。

我對他也挺滿意的,他比我大3歲,我也渴望有這樣一個男朋友保護我、愛我。

但不知道什么原因,我一邊想靠近,一邊又想逃離。

尤其是當(dāng)他偶爾做出一些親昵舉動,我就會非常反感,甚至有過激舉動。

有一次下雨他幫我撐傘,就順手摟我的肩,我突然莫名其妙地恐懼,一把推開他,力氣之大把我自己都嚇了一跳,差點把他推倒了。

從那次事情后,我感覺自己好像有點心理問題。

那個男生也覺得我可能需要心理咨詢,來幫助我找到問題的原因。

第一次咨詢時,她坐得離我比較遠,能感覺到她本能地充滿警惕。直到咨訪關(guān)系慢慢安全后,她才放松下來。

從她的反應(yīng)看,她可能遭受到過男性傷害。但無論她怎么回憶,都記不起來曾經(jīng)發(fā)生過這類事件。

最后通過催眠療法,才終于打開她的記憶閥門:她回憶起在四五歲的時候,曾經(jīng)被小店老板性侵犯。

當(dāng)記憶回來的那一瞬間,她渾身顫抖臉色發(fā)青,牙齒不斷地磕碰著,雙手緊緊地抱在胸前,兩只腳離開地面,整個人都要縮成一團。

快停下來,回到這里!

我趕緊讓她停下來,引導(dǎo)她把雙腳慢慢地踩在地板上,感受當(dāng)下的自己。

她需要從失控的情緒中暫時脫離,需要一個緩和的過程,讓她不至于驚恐發(fā)作。

回過神后,她的眼淚終于噴涌而出……

她哭訴說,那些經(jīng)歷太痛苦了,為什么以前一點記憶都沒有?

我對她說:“正是因為那些記憶太痛苦了,大腦害怕你無法承受,就暫時給你‘封存’起來。”

這也是一種“防御機制”,當(dāng)遭遇的痛苦超出我們能夠承受的極限時,這些痛苦就會被“選擇性遺忘”,壓抑到潛意識里去了。

但是,記憶雖然被封閉了,身體卻不會忘記。那些傷害帶來的痛苦感覺,會被身體記錄,并通過軀體化的反應(yīng)方式呈現(xiàn)出來。

所以她的皮膚才會那么容易過敏;

她才會習(xí)慣性把身體佝僂起來;

她跟男生單獨相處就會緊張恐懼;

異性觸碰她時,就會激發(fā)出強烈的排斥反應(yīng)。

所有的這些,都是身體在發(fā)出無聲的提醒,告訴她,曾經(jīng)有一些傷害還未被處理,未被療愈。

為了保護年少的我們不被惡劣傷害徹底摧垮,我們的機體會派生出多種“心理防御機制”,幫助我們熬過童年時期。

比如妥協(xié)、討好、順從、放棄、游離、壓抑、否認、歪曲、逃避、退行、隔離、合理化、投射、轉(zhuǎn)移、分裂、自我強迫、認同等等。這些在后面的章節(jié)里會詳細介紹,這里不展開探討。

而“心理防御機制”的目的,是幫助還不具備能力的我們,暫時熬過那些無法承受的痛苦。就像小雪對傷害的“選擇性遺忘”,這是一種通過隔離情緒,暫時避免心理崩潰的一種方式。

但我們要看到,所有的“心理防御機制”,都只是童年時期的“委曲求全”,是一種“緩兵之計”,并不能真正有效地解決問題。

等到我們成年以后,這些“心理防御機制”依然在發(fā)揮著作用,但是,它們已經(jīng)成為我們?nèi)穗H關(guān)系和自我成長的阻礙了。

所以,很多時候,那些焦慮、抑郁、強迫、恐懼等心理癥狀,其實也是一種激發(fā)的心理“警報”,它們在提醒我們,是時候去解除那些“心理防御機制”,徹底地療愈童年創(chuàng)傷了。

本章練習(xí)

探索自己的創(chuàng)傷點,認識“心理防御機制”:

1.探索自己在童年成長中,是否有特別嚴重的痛苦遭遇,嘗試把它回憶起來,并記錄下來。

2.在你的內(nèi)心里,有沒有一些莫名其妙的情緒,比如無名的悲傷、莫名的憤怒、嚴重的焦慮恐懼等等,雖然一時還找不到原因?沒關(guān)系,先把這些情緒的感受記錄下來。

3.嘗試去探索,自己是靠什么樣的“心理防御機制”熬過那些痛苦情境的?(妥協(xié)、討好、順從、放棄、游離、壓抑、否認、歪曲、逃避、退行、隔離、合理化、投射、轉(zhuǎn)移、分裂、自我強迫、認同等等)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专栏| 阳山县| 米泉市| 庆城县| 南和县| 东丽区| 安徽省| 当雄县| 阿克| 苏州市| 体育| 金坛市| 克拉玛依市| 阜康市| 晋州市| 河池市| 兴安县| 三门峡市| 古丈县| 婺源县| 临猗县| 连山| 马公市| 龙山县| 宝坻区| 东辽县| 宜良县| 西林县| 绍兴县| 华阴市| 安化县| 历史| 上犹县| 沙雅县| 开封县| 阜新| 鹿邑县| 永昌县| 天镇县| 武宁县| 房山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