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趙家擇婿(重寫版)
書名: 宋國崛起作者名: 屏峰書生本章字數: 2081字更新時間: 2024-08-02 01:01:12
趙氏少女單字一個善。趙盾之妻向叔隗抱怨:“善兒青春十五,已經成年,早該嫁人才是,還呆在家里成何體統?母親,我已經使人四處打探國內卿大夫的弱冠嫡子、在晉的諸侯公子,收錄成冊,請母親一觀。”
趙盾妻越想著火之事,心里越不痛快。自家女兒是被陌生男子摸過的,想想都覺得骯臟,得在她敗壞門風之前,趕緊找個婆家潑出去。現在她看女兒在家吃飯,就嫌棄,女兒超過了十五歲,她在家多吃一天的糧食,家里就白白減了一斤米面。嫁出去的話,不僅節約糧食,還能賺一只大雁的肉。
叔隗取來名冊一看,上面全是趙盾妻滿意的金龜婿。這些人各個出身豪門,而且地盤不小,田畝眾多,兵多民庶。
叔隗身為趙家老太太,在名媛圈有頭有臉,還是識得一些人的:“你這名單篩選過了嗎?”
“當然,我們趙家也是名門望族,要是嫁給了非公卿之家,臉也沒地方放。另外,殘疾的,二婚的,身材矮小的,相貌丑陋的,病癆的都剔除了。嫁給這些人也會丟了我家顏面。”
叔隗點了名冊上的一個人:“此人不行啊,聽說脾氣暴躁,孫女嫁過去會吃苦頭的。”
“暴躁點也好,我家淑女都被你們慣成什么模樣了?一個女子不事女紅,天天擱那看書,闔該有個男人管教管教了。”
叔隗搖搖頭,堅決剔除此人,趙盾妻子不敢與婆婆爭執,只能照辦。
叔隗又指出一人,“此人也不行,聽說為人老實是老實,但是太過駑鈍。”
趙盾妻子:“要那么機靈有什么用?為人主者,總有家臣為他出謀劃策,可以無智,只要有家族傳下的地位,因為可以御眾智。”
叔隗覺得善兒本身的意見也很重要,因此想把善兒喚來征詢。可趙盾妻子反對:“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管她喜歡不喜歡。明天我就喚人來相親,宜早不宜遲。”
-----------------
相親的事,趙盾妻子沒有與善兒商量的意思,但是給兒子趙朔說起。所謂出嫁從夫,現在丈夫不在都城,她很自覺地與兒子報告。盡管家里重男輕女,但是趙朔與姐姐的關系出奇的和睦。趙朔駑鈍,在學校里的許多課程,都學的不是很透徹,常常需要捧著書籍,來找姐姐求教。
吃人嘴短,趙朔受姐姐指點多年,如今關乎姐姐的終身大事,他偷偷拿來名錄給姐姐一觀。
“善兒倒不是不愿意嫁。這個家……哎。你知道的。”
趙朔點了點頭,姐姐這些年的處境他是知道的。家里人都奉行女子無才便是德,希望姐姐精通鎖繡與刺繡技術,掌握烹飪與蠶織,如是而已。可是姐姐的技能點都點在了識人、謀略、史書、數學等本該由男人來掌握的科目上了。
趙朔特別崇拜姐姐的各種識人技巧與試探技術,但是祖母和母親根本不知其中的玄妙,而在父親趙盾看來,女兒的這點微末本事屬于小兒科,趙盾本人就是陰謀詭計的集大成者。因此善兒在家中除了弟弟,沒有人欣賞她的才華。
“姐姐不要氣餒。興許嫁到好人家后,姐夫用的上姐姐的智謀。”趙朔安慰道。
善兒坦言:“我希望我的夫君是一個尊重女人的人,他要能許女人說話,可以傾聽我的諫言。
我還想他是個有進取之心的人。方今之世,禮崩樂壞,人人相爭,不進則退。他若偏安一隅,他日或有隨君之禍。”
八十年前,楚國攻打隨國,隨主曰:‘我無罪也。’為什么打我?楚武王曰:“我蠻夷也。”老子就是要揍你。這就是善兒口中的隨君之禍。
“他須是一個虛心的人,否則即使有再多忠臣、良臣,也不會被一個剛愎自用的人納諫。
他還得是一個誠信的人。人無信不立。無信之人,敵人會越來越多,朋友越來越少。最終形單影只,難以立足。”
趙朔:“只有這四個標準么?我記下了。”
善兒:“提親時,你為我試探其人,只需如此如此,這般這般,人若是不行,請為我辭之。弟弟的話,母親還是聽的。”
趙朔答應下來。
-----------------
趙盾的閨女是很多卿大夫夢寐以求的媳婦,娶回家能對仕途大有裨益,隔日就有兩個卿大夫之家的嫡子前來提親。其中一個打扮得花枝招展,而且臉上敷著鉛粉,身上散著花香,還帶來貴重的聘禮。另一個則穿著戰袍,親自駕車而來,簡單下聘后,他就展示起了自己的箭術,左右開弓,皆中。趙盾的妻子稱贊前者的帥氣多金,但更加中意后者,她對叔隗和趙朔說:“丈夫要像個男人,妻子要像個女人。男人就應該英武而非柔美。至于錢,我才不在乎,你父親也不在乎。”
趙朔請求與提親者攀談,看看他的為人。
趙盾妻子對兒子一向是有需求就滿足。
趙朔遂與來人討論:“閣下以為,方今天下,誰為英雄?”
對方趁機大拍趙盾的馬屁,把趙盾說成是周公一般的人物。
趙朔道:“我為人子,品評自己的父親未免有失公允。我就說一個楚國大夫吧。我以為楚國的令尹斗子明可稱英雄。此人擅用兵,三戰滅江國,一戰滅蓼國,擒其國主。雖然一介蠻夷,不可謂非世之人杰。”
提親男聽罷立刻附和趙朔:“斗子明此人,我素有耳聞。觀其用兵,在斗子玉之上,他日必為我國之勁敵也……”提親男侃侃而談,點評了斗子明的布陣、兵法、出兵時機選擇之妙,以及深得軍心之威望。
趙朔陡然變臉:“呵呵。世上本無斗子明其人,此人乃是我隨口杜撰。楚國令尹另有其人。閣下不僅不曉天下大勢,且為人不敦厚。我未見其誠也。”
提親男羞愧難當,帶上聘禮,掩面逃走。
趙朔與善兒商議:“我聽說姬姓之人,最討厭牝雞司晨;而子姓的男子乃是殷商之余,殷商時商人不僅有事與妻子協商,甚至商王還用女子為大將。論尊重女子者,無出子姓之右。姐姐何不從子姓的公子、卿世子中遴選夫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