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與幸福同行:一位“蝸牛校長”的教育手記
- 江文龍
- 4343字
- 2021-09-09 18:43:28
5 讓校報成為學校名片
你們有自己的刊物嗎?自己動手寫自己,自己出力唱自己,洗盡鉛華只有濃濃墨香的那種?我們東關小學已經有了這樣的報刊!
都說校園文化是學校發展的靈魂,校報則是孕育靈魂的深厚土壤。校園文化每一所學校都有,只是程度不同而已,但并不是每一所學校都有校刊。校刊是學校整體實力與校園文化建設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更是一件精美的藝術品,給人以美的享受、美的熏陶。正如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全國校長發展學校常務副校長畢誠所言:“打造校園文化品牌,提升校園文化品質,離不開校報校刊。”好的校刊是建立在學校本身深厚的文化底蘊基礎之上的,高質量的校刊本身就是學校深厚文化的弘揚,不僅豐富了學校的內涵,而且促進了學校的發展。它有利于促進學校、教師、家長、學生的日常交流與溝通,更能讓外界充分了解學校形象和校長、教師、學生的風采,學校的各種辦學思想、政策、活動也能最廣泛地得到宣傳。為此,在全體師生的努力下,2019年10月,第一期以“宣傳學校、促進教學、發展特長”為宗旨的《東關實小報》孕育而生了。
校報的名字就費了大家不少心思:《月牙》——即不滿,是向上的車輪,是虛懷若谷;《成長》(腳印/足跡)——成長,一切事物向成熟的階段發展。我們的東關實小也如嗷嗷待哺的嬰兒,如破土而出的幼苗。成長的過程是用一只只腳印記錄下來的,或深或淺,這些都是必然;“萌芽、絲路”(古絲綢古道,今寓意學校的成長腳步);《子墨》出自《漢書·楊雄傳下》,“雄從至射熊館,還,上《長楊賦》,聊因筆墨之成文,子墨為客卿以風”……好名字很多很多,到底用什么才最能代表我們學校呢?“校長,就叫東關實小報,既朗朗上口,便于傳誦,又凸顯校名,弘揚學校。您看怎樣?”校辦郁勝柏主任的幾句話驚醒夢中人,對,我們是小學,就要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在校報校刊的文化中拔節生長。太好了,就這樣定了!
《東關實小報》把我校成長的珍貴發展歷程串起來,是學校發展的歷史,必定要被載入東關實小的史冊。我們的校報特色是融思想性、可讀性、人文性、知識性于一體。我們辦報的目的是積淀校園“正”文化理念,深化學校辦學特色,培養師生的愛國愛校情懷,增進思想溝通,促進學生正確地認識自我、認識世界,讓學生身心健康成長。我們辦報的理念是面向全校師生,本著成長積淀于每一處細節、自信彰顯于每一次參與、健康扎根于每一次活動的理念,讓校報成為師生成長的“土壤”。校報不僅能培養孩子們的愛好,還能讓孩子的能力得到提升,讓孩子在參與中學會交往、學會做人。作為學校名片,校報既傳播著校園消息,也記載著師生們的歡笑與憂愁,又記錄了代代學子成長的足跡。校報這方沃土,是土生土長的,很有生命力,給師生提供了很多實踐和展示才華的機會,也實現了他們孜孜以求的夢想。
校報的欄目設置:
(一)固定欄目
(1)“卷首寄語”由學校領導或指導教師撰寫,或登載學生作品或推薦優美的散文、詩歌等。
(2)“本刊特稿”刊發領導的言論、獲獎作品。
(3)“燭光點點”發表教師作文,給學生以示范。
(4)“星光燦爛”根據不同題材和體裁,將學生習作分為若干小欄目。散文歸于“芳草萋萋”,詩歌作品歸于“青春小詩”,生活中感受到的思想火花歸于“感悟生活”,反映家庭生活的文章歸于“溫馨港灣”,反映自己成長經歷的文章歸于“成長滋味”,“世相素描”刊登學生的小說作品,這些欄目意在給學生施展才華的空間,滿足廣大學生的創作欲,激勵他們自覺創作。
(5)“學研前沿”專登教師的研究性教育教學論文,目的在于展示教師的教學教研成果。
(6)“名著悅讀”向學生推介古今中外的文學名著,旨在引導學生廣泛閱讀名著、汲取養分,提高文學素質。
(7)“走近名人”讓學生更多更全面地了解名人的成長經歷,給學生以人生的啟迪,幫助他們正確選擇人生道路。
(8)“社團園地”展示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記錄學生走出校園的精彩片段。
(9)“家校共育”刊登家長發表的見解和主張,作為家、校聯系紐帶。
(10)“七彩德育”展示本校在德育方面的工作成績。
(二)兩個可調欄目
(1)“東關驕子”向學生介紹從本校畢業的學子,以他們的成就為學生樹立求學奮斗的標高,為學生指明前進的方向,激勵他們奮發向上、積極進取、爭做成功者。
(2)“東關印象(足跡)”講述學校發展歷程。
校報的第一版為校園動態和要聞、領導視察和重要講話、學校建設與管理中的大事要事。包括導讀欄、開語篇、校長寄語、要聞簡訊等,關注學生成長,見證學校發展,報道學校特色,為教育導航。《東關實小報》除了聚焦學校熱點、跟蹤報道學校發展外,還是我校教師和學生發表作品、展示才華的陣地。第二、四版盡可能貼近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展示學生優秀作文、美術作品,增強互動性,成為學生喜聞樂見的部分。第三版為教師發表文章和教學思想交流的主陣地。
每一期校報都會刊登孩子們大量的原創作品,有習作、繪畫、書法、手工等。孩子們說:“校報,就像我們的老師一樣,讓我開闊了眼界,使我受益匪淺。”
在疫情期間,我們收到了大量的師生抗疫作品。孩子們親自制作了以“抗病毒戰疫情”為主題的明信片,有的圖文并茂地向人們宣傳預防新冠肺炎的基本知識;有的表達了自己對最美逆行者的崇高敬意;有的展現出幼小的心田里那顆愛國的種子正不斷萌芽。孩子們呼吁全世界的人們團結一致,共同抗疫……在2020年第一期校報上展出的一張張明信片,無不表達了孩子們共同抗疫的心聲。教師則用溫暖筆觸抒發對抗疫英雄的謳歌,以及自己在線上教學期間的點滴體驗與感受。
至今校報依然活躍在東關老師和同學們的視線里,上面記錄著他們學習和生活的點滴,是他們的一份最珍貴的收藏。
我至今還記得第一期的發刊詞如是說:
校報是學校的一面旗幟,是師生展示風采的平臺,是弘揚校園文化的陣地,是學校發展的一面鏡子,是書香校園建設最直接的校本資源。當你們捧著浸滿墨香的報紙,涵泳著記錄了心靈溫度的文字時,《東關實小報》滿載著全體師生的期盼,與大家見面了。她像春的和風,吹拂著我們的面龐;像夏的荷塘,氤氳著醉人的馨香;像秋的田野,充滿著收獲的暢想;像冬的暖陽,帶來火一樣的熱情與奔放。
東關實小,注定是一塊不平凡的土地。1912年創辦,107年的悠久歷史鑄就了她優良的辦學傳統和深厚的文化底蘊。百年來東關實小櫛風沐雨、薪火相傳;百年來東關實小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百年來東關實小桃李芬芳、英才輩出。今天,她繼續承載著教育的重任,她和7000余名師生的命運連在一起,同時也和一方百姓的希冀福祉連在一起,這里的每一塊磚、每一堵墻、每一片瓦都承載著無限的重量。
作為一名東關實小人是一種莫大的榮耀,更是一種沉甸甸的責任。一直以來我們都秉持“以京劇特色為抓手,全面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的理念辛勤地耕耘、默默地奉獻,把為學生終身幸福和發展奠基當作不懈的追求。無論何時,都不能降低夢想飛翔的高度,以文化引領學校的發展,是我們篤定的信念。
《東關實小報》的發行旨在承載校園的文化,彰顯教師的風采,展示學生的風貌。她將成為東關實小師生前進的明燈、歡歌的舞臺、創新的天地、交流的平臺。她將記錄生命成長的足跡,記錄心靈花開的聲音,記錄探索求知的歡樂,記錄我們感動的時刻。她將成為一條紐帶,把學校、家庭、社會緊緊相連,描繪學校發展的藍圖和學生美好的明天。辦校報是一個艱辛探索的過程,《東關實小報》目前還很稚嫩、單薄,但我們相信,有全體師生的積極參與,我們一定會“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著名教育家葉瀾教授指出:“當今學校文化建設十分現實和重要的任務,不是回避或以精神否定財富的方式來形成學生積極的人生態度,而是要從財富與精神、幸福人生關系的意義上,幫助學生形成健康、積極的人生觀和生活方式。在這里,學校不僅僅是薪火相繼的地方,更是師生在好教育中成全生命個體的幸福田園。”
是的,《東關實小報》還像一個孩子,它生長著,我們會對內容進行拓展延伸,讓它充實校園文化內涵,提升師生精神生活品味,促進校園文化的縱橫發展。我在工作之余,每周都會給家長寫一封信,至今已經寫了三十七封信。其目的就是讓家長了解學生在校的學習、生活情況,使家長懂得如何去關心孩子的身心發展,從而更好地促進孩子的成長。學校家庭兩方面教育密切配合,重要的一點是要及時溝通信息。教師要了解學生在家庭中的表現及對待父母的態度等,以便有針對性地進行學生的思想工作。家長也想要了解孩子在學校中的表現,并且還想知道學校是怎樣開展工作的。因此,我們的校報還會拓展“家長信箱欄”,以家長給學校回信的形式,讓家長對學校各項工作提出自己的寶貴意見,一起探討孩子的教育話題,共同構建家校良性互動、和諧教育共同體。
我們的校報不像其他報刊那樣精美華麗,她只有濃濃的墨香,可是我們欣喜地看到,我們的校報匯集了東關師生教育教學成果,立足校內,輻射校外,弘揚校園正文化,展示教育成果,展現師生風采,構建了蓬勃向上的校園生態文化。我們會一如既往地努力,在校報的版式和內容上下功夫,讓校報發揮橋梁作用,真正成為我校對外宣傳、樹立品牌形象的窗口。
一路走來,一路花開,偶有雨點濺落,不怕,我們擁有青春情懷。校報一路走來,其間不能忘懷的人很多,不能忘記的事不少,一路走來,我們在校報的墨香中徜徉,我們在校報師生的星光里燦爛。我們的校報也許不夠飽滿,也許略顯青澀,但誰又能說,在下一個秋天,它不會枝繁葉茂、果實累累地把整個世界裝扮?
就像一位老師對《東關實小報》的投稿中所寫的那樣:
踏著河畔的片片白霜,伴著蒹葭梢頭的縷縷清風,春華了,秋實了,悠悠歲月,放飛的是一種追尋!長長征途,花開花落,執著的是一份堅韌!東關實小人躬耕教壇、薪火傳衍、教澤綿綿。我們又迎來了第5期校報,她猶如亭亭玉立之少女,她帶來了詩意和遐想,帶來了憧憬和希望,她展示并將繼續見證學校的進步與輝煌。
她是開放的,坦誠而包含著睿智。她將成為理論探討的弄潮人,以東海之濱納百川的氣勢,宣傳學正文化治校新理念,傳播時代發展新信息。
她是多彩的,平實而富有生活奮斗的激情。她將成為文化建設的排頭兵,以直掛云帆抒壯志的豪情,展示校園新風貌,宣傳東關新氣象。
她是和諧的,她將成為全校師生的好朋友,成為展示師生才能的舞臺,成為凝聚全校師生智慧和力量的中心園地,成為展示我校辦學成果的重要窗口。
在這里,猶如春孕育了夏的朝氣蓬勃,夏孕育了秋的碩果累累,秋孕育了冬的潔白無瑕,冬孕育了春的生命無價,最后編織成無數閃亮晶瑩的陽光之夢。
愿她如同和煦的春風,帶來知識和智慧的雨露滋潤每一個人的心田;更愿她像一支接力傳遞的火炬,引領我們跑向陽光燦爛的未來。
讓我們乘著夢想的陽光啟航!愿我們的校報永遠行走在美麗的收獲里!
祝愿我們全體師生,在東關實小的幸福田園里快樂地生活、學習,祝愿《東關實小報》越辦越好,祝愿東關實小的明天更加輝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