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深化對日高質量“雙招雙引”幾點建議

山東省商務廳

為搶抓機遇,積極貫徹落實山東省招商引資招才引智工作會議精神,需要發揮好山東面向日本、韓國的獨特區位優勢,主動融入國家開放大局,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全面深化與東亞國家特別是日本的經貿合作,不斷創新合作方式,拓展合作空間,提高合作層次,為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提供強力支撐。

一、深化對日高質量“雙招雙引”基礎堅實

借助與日本隔海相望的區位優勢和資源稟賦豐沛、產業體系完備等綜合優勢,山東省積極開拓與日本的交流合作,成為日本對華投資的聚集地和重要合作伙伴。

第一,日本已經成為山東實體經濟利用外資的主陣地。日本是山東省第三大外資來源地。截至2017年底,山東省累計吸收日本直接投資110.4億美元。從投資領域看,主要集中在制造業,2017年占比達93.1%,高于山東省制造業利用外資占比39.7個百分點,成為山東省利用外資促進實體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對象國。參見圖1。

圖1 2017年山東吸收日本投資分行業(產業)占比示意圖

第二,雙方企業間產業鏈戰略合作日益密切。山東省企業積極對標日本的優勢產業,開展先進技術、資本、品牌、市場網絡等領域的合作。山東省企業與日本開展合作情況參見圖2。

圖2 山東省企業與日本開展領域合作圖

越來越多的企業R&D環節實現本土化,目前已經有83家“生產+研發”日資企業,研發中心投資總額20.8億美元。世界500強小松制作所自1995年與山推集團合資以來,逐漸將在中國的生產重心集中到濟寧,并先后投資了液壓件、叉車、鑄鋼、履帶、材料實驗中心,帶動日本勝代機械、大京機械、東洋熱交換機等10多家供應商跟進投資,形成了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工程機械產業集群。

第三,新產品、新模式合作不斷拓展。日本是山東省第三大國別貿易伙伴。2017年,山東省與日本進出口額1447億元,占山東省進出口貿易額的8.1%,占中日雙邊貿易總額的7.1%。日本是山東省農產品、紡織服裝產品和文化產品的第一大出口市場、輕工產品的第三大出口市場,機電設備和電子電器、化工、鋼材也占據重要份額。

雙方企業不斷拓展合作新方式。2010年5月,如意集團收購日本上市公司瑞納,成為其第一大股東,通過該公司旗下雅格獅丹、登喜路、都本、浪凡、MANO等30多個國際品牌和2400家門店,成功將高檔服裝引入日本市場。

第四,日本經濟界對提升兩國經貿合作充滿信心。根據中國日本商會發布的《中國經濟與日本企業2018年白皮書》,2017年日本對華投資32.7億美元,增長5.1%。《白皮書》依據對8841家日企的調查顯示,日本企業關注的領域有包括機器人在內的智能自動化、制造業的零部件以及服務業。同時,日企也非常關注“一帶一路”,雙方的合作領域還包括在第三國。參見圖3。

圖3 2008—2011年日企在華投資情況

資料來源:日本貿易振興機構《亞洲、大洋洲日資企業活動實況調查》。

二、深化對日高質量“雙招雙引”前景可期

深化對日高質量招商引資、招才引智,應深入研究日本經濟發展趨勢,山東省與日本產業鏈上下游的內在關聯度和配套能力,以實體經濟為著力點,聚焦聚力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合作,進一步促進山東省對日投資貿易合作升級。

(一)日本經濟和海外投資持續向好

2013年以來,日本經濟成功走出了多年徘徊低谷,實現平穩增長。2017年,日本GDP達到545.8萬億日元(約4.88萬億美元),增長1.6%,人均3.84萬美元;出口實現6983.7億美元,增長8.3%;進口6714.3億美元,增長10.5%。參見圖4。

圖4 2013—2018年日本經濟增長情況

說明:2018年OECD的預測值

日本是世界第二大對外投資國,企業海外直接投資活躍。2017年日本對外直接投資1685.9億美元,較2012年底增加91%,幾乎翻了一番。據日本樂國富(RECOF)咨詢機構統計,2017年日本海外并購案達到667起,繼2016年之后再創新高。參見圖5。

圖5 2017年日本分國別、分行業對外投資情況

資料來源:日本貿易振興機構《日本的國際投資》2018年版。

(二)日本主要產業聚集孕育合作商機

2017年,日本經產省發布“2030年新產業結構愿景”目標,重點發展物聯網、AI和機器人等高新科技產業,在制造業、能源、金融、醫療、教育等廣泛領域創造出更多的新服務和新業務,確保支柱產業的核心競爭力。

汽車及零部件產業:日本第一支柱產業。豐田、本田、日產等10大廠商每年生產汽車約2800萬輛,占全球市場份額1/3,其中海外生產比例超過60%。日本在全球率先開發出純電動汽車,混合動力、氫燃料電池技術全球領先。除整車外,日本汽車零部件產業規模巨大,2017年世界100強零部件供應商日本占據29席。

機床產業:20世紀80年代日本取代美國成為世界數控機床的領跑者,以高品質和卓越的可靠性贏得廣泛聲譽。據日本機床協會統計,2017年,日本機床獲得訂單17803億日元(約150億美元),增長38%,其中出口10923.7億日元(約100億美元),增長44%。山崎馬扎克、天田、大隈、森精機、牧野等是世界知名的機床制造商。

機器人產業:日本號稱“機器人王國”,20世紀80年代以來,機器人的生產、出口和應用都位居世界首位。在機器人世界4大頂級公司中,發那科和安川電機來自日本;前10位機器人制造商日本占5家,不二越、川崎、愛普生在列。

電子電器產業:目前富士通、東芝、NEC等日本企業紛紛從電視、電腦、手機終端產品撤出,將重心轉向關鍵電子元器件領域,在音頻、視頻、半導體、電子材料、專用設備等方面保持技術領先。東京電子、佳能、尼康、京瓷、夏普等在各自的領域保持行業領軍地位。

醫療健康產業:2017年世界制藥企業50強排名中,武田制藥、第一三共、大冢制藥、太陽制藥、田邊三菱制藥等8家日本企業入圍。2018年5月,武田斥資460億英鎊收購歐洲制藥巨頭夏爾。高端醫療器械研發制造領先,例如,全球投入運營的重離子治療中心共8家,日本占了6家。

(三)中日韓自貿區談判提速激發合作新動能

中、日、韓三國GDP總量15萬億美元,占到東亞GDP的90%,占全球GDP的20%。2017年三國對外貿易總規模6.52萬億美元,但三國之間的貿易量只占到19.7%。從產業結構看,中日韓各自產業優勢不同和產業鏈協作的需求,相互資本、技術、配套、服務等領域的聯系日益密切,為設立自貿區奠定了基礎。從貿易結構看,中國對日本、韓國機械設備和電子產品的出口比重明顯增加,進口的商品也逐步從工業半成品、零部件向終端制成品發展,三國產業內和公司內貿易日益增多。

(四)中日地方經濟合作潛力巨大

中日經貿合作是雙邊關系的推進器。近年來,日本經團聯、日本國際貿易促進協會、日中經濟協會等知名團體每年都組織大型企業界代表團訪華,得到了國家領導人的會見。山東省與日本建立了多層次戰略合作關系,其中與三菱、住友、伊藤忠、丸紅、富士通、瑞穗銀行等30多家大商社、大企業和金融機構分別簽署戰略合作協議。2011年起每年舉辦山東省-三菱集團戰略合作交流會,其成員企業累計在山東投資項目51個。

三、措施建議

(一)劃分功能區,全域推動對日高質量雙招雙引

一是濟南、威海“服務貿易”板塊。依托濟南國際醫學科學中心和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北方中心建設,規劃建設中日醫療健康產業園,爭取賦予日本醫療器械、藥品、醫師和研究人員市場準入扶持政策,帶動兩國企業和醫療機構在醫療器械生產、醫療技術、健康查體等方面的合作。

二是青島、煙臺“汽車與新一代信息技術”板塊。瞄準日本未來汽車產業發展,按照“互聯網+企業+科研機構”合作模式,探討組建山東省無人駕駛汽車技術創新中心,并設立未來汽車產業合作基金,培育對日合作載體,推動中日兩國在移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衛星導航和新能源汽車技術和人才方面的深度合作。

三是濟寧、淄博、德州“裝備制造和新材料”板塊。依托小松濟寧工程機械項目、旭硝子淄博電熔材料項目、有研艾斯德州硅晶圓材料項目等重點合作項目,積極延長產業鏈,完善研發、技術培訓、金融服務、銷售和配套環節,培育行業龍頭企業和產業集群。

四是濰坊、臨沂、菏澤“精細農業”板塊。依托出口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深化與日本能率協會等經濟團體的戰略合作,積極引進日本農產品、畜產品種養殖品種、培育技術、管理方法和合作伙伴,按照有機健康、循環農業理念,建設一批肉類、乳制品、蔬菜、水果等高附加值農產品精細化種植養殖與加工示范基地。

五是全域搭建個性化對日合作載體。各類開發區結合各自產業基礎、配套能力特別是各自產業鏈的短板,圍繞汽車零部件、機床、機器人、電子電器、化妝品、健康養老等日本優勢產業的細分產品和生產性服務,開展小分隊、點對點精準招商。

(二)聚焦新模式,深耕與日本大商社、大企業和中小企業的合作

一是聚焦三菱商事、三井物產、住友商事、伊藤忠、丸紅等五大商社的企業戰略聯盟,深化山東省與其常態化戰略機制的戰略研究和信息共享,推動山東省企業主動與日本五大綜合商社及其成員對接合作,整合相關領域整體合作條件,實現產業集群項目合作。

二是聚焦日本產業創新體系,特別是在全球核心零部件、上游材料、創能蓄能、人工智能、B2B商務服務等領域的行業龍頭企業,通過基金、出讓股比、并購和“生態圈”招商等多種方式,培育重點合作項目。

三是聚焦日本中小企業技術先進,高品質產品和精細化管理,積極搭建中小企業交流與孵化合作平臺。爭取中信資本旗下的日本并購基金(CCJP)等支持,推動有條件的企業探索并購日本中小企業,在日本設立研發機構獲得關鍵技術、核心人才等創新資源。

四是聚焦7-11、羅森(lawson)、全家(familymart)等世界三大便利店品牌和佳世客、伊藤洋華堂等日本大型超市網絡,積極與日本開展便利店和物流配送合作,重點引進食品冷鏈、生鮮冷鏈、餐飲冷鏈、農產品冷鏈戰略投資者。

五是大力引進日本實用型產業人才。結合山東省產業發展需要,改進和放寬外國人來華工作許可年齡限制等政策,建設文化、教育、醫療、居住等專業社區,鼓勵和引進日本越來越多的60歲退休工程師、技師來山東省就業。

(三)加快東西國際大通道建設,打造中日投資貿易便利化“黃金通道”

一是構建中日東西雙向物流通道。借助山東省中歐班列,支持運營平臺赴日本貨源港口合作設立集貨運輸服務分支機構,主動與日本大商社、物流企業對接并建立貨源運輸合作關系。

二是推動青島、煙臺、日照、威海、榮成港與日本東京、川崎、橫濱、大阪、福岡等港口間開展轉口貿易、過境貿易、多式聯運合作,積極發展貨物滾裝船航線。

三是建設省會濟南國際內陸港。面向日本和東亞,大力發展集國際空港、國家鐵路一類口岸、中歐班列等功能于一體的區域集結中心、陸港監管中心、保稅物流中心。

四是積極推進中日第三方市場合作。推動山東省企業與日本優勢互補,采取聯合投標、投融資服務以及設備采購、品牌、技術、人才等多種合作方式,共同開拓東南亞、中亞、歐洲市場。

調研組:佘春明、呂偉、賈繼慶、馬俊

主站蜘蛛池模板: 和田市| 阜康市| 孝昌县| 辽源市| 尚志市| 济源市| 环江| 突泉县| 景德镇市| 平塘县| 巴彦淖尔市| 宁远县| 会理县| 天柱县| 玛纳斯县| 天津市| 隆德县| 错那县| 和田县| 碌曲县| 渝中区| 开化县| 延庆县| 洪雅县| 句容市| 泸西县| 仙居县| 工布江达县| 肥城市| 龙胜| 广饶县| 景泰县| 武宁县| 吐鲁番市| 三河市| 毕节市| 隆化县| 昌图县| 青神县| 犍为县| 抚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