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東省政府系統優秀調研成果選編(2018年度)
- 山東省人民政府研究室
- 3933字
- 2021-09-09 18:25:59
用好用活外事資源 服務青島提升對外開放水平
山東省外辦
根據“大學習、大調研、大改進”活動部署要求,我們圍繞如何用好、用活外事資源服務地方對外開放這一課題,于2018年4月,先后到青島中車集團、國際院士港、青島國際會議中心、東方影都、青島港全自動集裝箱碼頭、華大生物、中德生態園等地進行實地調研,并與西海岸新區管委會、李滄區政府等有關方面進行座談交流。
一、外事資源服務地方發展取得明顯成效
近年來,山東省各級外事部門結合實際,創新思路,著力推進外事資源下沉,全力服務青島深化對外開放,不斷提升青島對外開放水平。2017年,青島地區生產總值超過1萬億元,人均GDP已接近1.6萬美元;累計實際利用外資超過600億美元,141家世界500強企業在青島投資271個項目;累計對外投資項目1542個,投資總額295.5億美元,涉及99個國家和地區。
(一)以理順地方外事領導體制為保障
2017年上半年,山東省外辦對山東省各地黨委外事工作領導小組和外事機構建設情況進行調查摸底。針對摸底情況,督促青島市及市內各區市黨委調整充實外事工作領導小組,健全完善黨委對外事工作的領導體制。青島市及市內各區市黨委及時召開外事工作領導小組會議,傳達學習中央和省委有關精神,積極推進全市外事工作領導體制改革,全部按要求成立黨委外事工作領導小組。同時,根據區市實際,在涉外工作任務較重的區市單獨設立政府外事辦公室,其他區市設立外事機構。其中,西海岸新區于2017年12月調整充實工委外事工作領導小組,設置獨立機構——外事服務中心,為正處級事業單位,編制15人。
(二)以承辦國家重大外事活動為抓手
積極爭取國家重大外事活動在青島舉辦,充分展示青島實力,提升山東和青島的國際影響力。按照中央部署要求,省外辦強化“四個意識”,指導青島全力參與并積極配合國家重大外交活動。先后參與和承辦東亞海洋合作平臺青島論壇、金磚國家協調人第二次會議(青島)、亞太經合組織(APEC)第二次高官會及貿易部長會議、二十國集團民間社會會議(C20)、世界園藝博覽會等重大外事活動,圓滿完成各項任務,受到國家及相關部委的充分肯定。其中,將于2018年6月舉辦的上海合作組織青島峰會,有2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與會,必將給青島帶來新的對外開放發展機遇。
(三)以優化創新外事服務品牌為重心
始終堅持“外事為民”理念,靠前服務,跟蹤問效,為企業“走出去”打造綠色便捷通道。為加快推進青島中車集團打開國際市場,省市外辦在嚴格執行中央關于加強因公出國管理要求的前提下,積極支持企業經貿團組及相關科研人員“走出去”。青島中車的軌道交通裝備產品在滿足國內市場需求的同時,已出口20個國家。對從事外事服務的機構和企業,加強管理與服務,引導其規范運營。成立于2017年5月的李滄區絲路協創中心,通過引入“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官方代表單位及商業、金融、文化、教育等機構和企業,在青集中設立經貿聯絡中心,打造“一帶一路”國際創新平臺。短短5個月,先后與26個國家達成入駐代理服務意向。為幫助企業規范發展,省市外事部門主動到現場調研,了解情況,提出具體解決方案。同時,注重加大對企業外事規定和有關知識宣傳力度,幫助企業走上健康規范的發展軌道。
(四)以搭建國際經濟合作平臺為載體
聚焦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瞄準重點領域、重點項目,扎實推動對外友好交往,搭建國際經濟合作平臺,助力青島開放發展。近兩年來,邀請塞爾維亞總統、柬埔寨副首相、俄羅斯韃靼斯坦共和國總統、德國原總理、德國巴伐利亞州州長、巴拿馬主義黨總書記等重要外賓到青訪問;青島市領導到訪越南、印度尼西亞、英國、匈牙利、美國、墨西哥、巴西等國家,開展經濟、文化、人文等交流合作。重點立足青島西海岸新區區位優勢,充分發揮十大功能區的經濟建設主戰場和國際經濟合作主要載體作用,與德、英、韓、芬蘭、俄等國家的16個州市(地區)簽署合作協議,推動中芬中心、中英創新產業園、中俄青年創業孵化器交流項目基地(青島)等落戶中德生態園。目前,已有7家世界500強企業、20多家德國隱形冠軍企業、150多家其他企業落戶園區,被中、德兩國政府譽為“中德兩國政府間生態領域燈塔式項目、中德雙邊合作園區的典范”。
(五)以創新營造良好政策環境為己任
省市外事部門借鑒外地的先進經驗做法,會同相關部門,發揮“外事+”職能作用,出臺務實政策舉措,營造良好的政策環境。青島市外辦著力服務西海岸東方影都項目,在入境攝影器材等免稅、保稅方面積極作為,取得實效。先后邀請好萊塢迪士尼影業、環球影業、派拉蒙影業等六大電影制片公司齊聚青島,好萊塢知名媒體《綜藝》《好萊塢報道》等多家國內外媒體聚焦制片公司訪青,為青島成功申創中國首個聯合國全球創意城市網絡“電影之都”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會同文化、人事、海關、公安、銀行等單位,著力解決海外制片商落地中國的工作簽證、海關通關和銀行賬戶三大難題,使青島成為國內首個為國外劇組拍攝提供一站式服務的城市;研究提出支持青島市實行影視業“境內關外”特區政策建議,并被納入海關總署與山東省合作文件,與影視制作補貼基準政策同獲外方高度評價。
(六)以創新模式引進國外智力為動力
省委高度重視人才工作,部署借助外智外腦助推山東經濟發展。青島市外辦積極落實省市決策部署,配合李滄區打造青島國際院士港,創新人才引進模式,面向全球吸納知名院士開展科學研究和成果轉化,借力借智推動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實施。目前,青島國際院士港已被納入《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建設總體方案》,共引進院士108名,其中外籍院士79名,22個院士項目通過評審評估,13個院士項目落地運營,特別是袁隆平院士的“海水稻”研發實現測產,將帶動萬億級土壤改良產業鏈。對引進院士,省市外事部門全程靠上服務,確保院士請得來、住得下、留得住、干得好,為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提供智力支持。
二、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一)基層外事機構建設有待加強
山東作為沿海開放大省、經濟大省,目前137個縣(市、區)中,42個設立了外事(外事與僑務)辦公室,89個為縣(市、區)政府辦公室或其他部門內設科室,6個未設立任何外事機構。其中,青島7區3市有5個區市獨立設立了外事機構,有3個為區市政府辦公室或其他部門內設科室,市北、李滄2個區沒有設立外事機構,在落實對外工作任務中存在諸多不便。
(二)外事工作結構性矛盾突出
受歷史、地域、人員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約,山東省大多數地方外事工作仍以迎來送往的事務性工作為主,人手少、任務重、急事難事多的矛盾比較突出。多數外事部門統籌協調、參謀助手和綜合歸口管理職能難以發揮到位,加之人員配備不足、不強,影響國家外交方針政策在基層的貫徹落實,而基層又是涉外案件、領事保護事件的主要發生地,涉外安全穩定存在風險。作為沿海開放城市的青島,這種結構性矛盾在幾個區表現得也十分突出。
(三)外事專業人才不足
山東省外事部門普遍缺乏高水平的外事管理人才、研究人才和翻譯人才,三支人才隊伍建設滯后,與其他沿海先進省市相比存在明顯差距。青島作為山東省重要的開放城市、龍頭城市,對人才特別是外事專業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大,對外開放發展與外事專業人才不足之間的矛盾明顯顯現。
(四)出國審批時間較長
在對外交往頻繁、國際交流增多、外出人員增加的情況下,遇到臨時緊急引才或有參會任務時,一定程度上出現審批周期較長與工作行程之間的矛盾沖突。這種矛盾在青島國際院士港表現得較為突出,有時因報批可能錯過與國外院士接洽的最佳時機。
三、在服務山東省對外開放發展中展現更大的作為
堅持習近平外交思想為指導,圍繞服務國家總體外交、服務地方經濟發展兩大使命,深化改革,優化服務,全力開創工作新局面。
(一)著力推進外事工作領導體制改革
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加強黨對地方外事工作領導體制改革部署要求,科學統籌謀劃,進一步理順各市、縣(市、區)外事工作領導體制。加強督導檢查,推動建立健全外事工作體制機制,貫徹改革部署精神。重點督促青島市在外事機構設置方面進一步加大投入,爭取各區市全部獨立設置外事機構。
(二)全力服務國家總體外交大局
牢固樹立大局意識,全力做好參與或承辦的國家總體外交活動,努力做配合國家總體外交的生力軍、講好中國故事的宣傳隊、促進民心相通的主渠道。當前首要任務是動員山東省外事資源力量,積極參與實戰演練,查擺隱患問題,優化演練方案,完善活動流程,全力做好青島峰會各項籌備工作。
(三)主動服務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
精準對接“一帶一路”倡議,統籌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在服務山東省經濟發展方面展現更大的作為。主動走上經濟發展最前沿,充分利用外交部全球推介活動平臺,加強對外交流合作,提升地區知名度和影響力。同時,瞄準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深耕友城、友好省州等外事資源,積極“請進來、走出去”,暢通交流渠道,搭建合作平臺,扎實推動山東特別是青島的對外友好交往。
(四)精心打造山東外事服務品牌
牢樹“外事為民”理念,推進審護簽“一條龍”服務體系建設,重塑因公出國管理與服務整體流程,實現因公出國單位“零跑腿”或“只跑一次腿”。支持青島在“審護簽”改革方面先行先試,在人才引進、國際交流等方面提供更多的便利,助力青島加速推進城市國際化進程。積極發揮省中小企業對外交流合作平臺、省領事保護信息服務平臺等作用,為青島企業“走出去”開展經貿交流合作提供最大的支持。
(五)全面建設外事專業人才隊伍
借助充分利用外交部“外交外事知識進高?!薄I培訓班、專家授課等平臺,對山東省外事干部進行培訓,提高隊伍整體業務水平和綜合素質。結合“三定”方案設置和工作需要,有針對性、分梯次地引進外事管理、研究和翻譯等專業人才,充實山東省外事專業人才隊伍。積極探索外事專業人才激勵政策,確保人才能引得來、留得住、用得好。
(調研組:薛慶國、林海濱、劉純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