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夢的解析(Loft)
- (奧)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 1048字
- 2021-09-03 20:08:40
第2版 序言
如果十年內這本書(絕非易懂之書)就需再版,那肯定不是由于專業人士的興趣(我在第1版序言中曾對這些同行專門致辭)。我的精神病學同事們似乎很快就克服了這種解夢新方法引起的最初困惑。哲學家們習慣于用同一套陳詞濫調,三言兩語就把夢問題打發了(他們將夢僅僅視為一種意識狀態的附屬物)。他們顯然沒意識到,我們從中獲得的東西將給心理學理論帶來根本性的改變。科學期刊上評論家們的態度,讓人以為我這部作品注定只能湮沒無聞。只有一小群勇敢的支持者,他們在我的指導下進行醫學分析,并將我的解夢方法運用于對神經癥的實際治療。但這一群體人數太少,他們連書的第1版都不能買光呢。所以毫無疑問,這第2版的需求得歸功于范圍更廣泛的讀者,一批受過教育又有好奇心的讀者,這些讀者的興趣讓我在九年之后再次擔負起這一雖然艱難卻在很多方面具有基礎意義的工作。
發現書中必須修改的地方很少,我得說這讓我很高興。只是間或插入了一些新材料,加入了一些新觀點,那都源于這些年新的經歷。只有極少地方我改變了之前的觀點,并加以重寫。但是我之前寫的夢、解夢的核心部分以及所遵循的心理學原理,都經受住了時間的考驗。熟悉我其他作品(有關精神神經癥的病因和發病機制等)的人都會知道,我從不輕易作結論,哪怕那可能是確立的事實,畢竟知識是不斷更新變化的。我一直努力根據不斷增加的知識來修訂我的理論。但關于夢的解析問題,我一直堅信最早的主張。在研究神經癥的漫長歲月中,我經常自我懷疑甚至有時動搖過信念。每當這個時候,總是《夢的解析》讓我再次堅定不移。或許正是由于這種堅定性,讓我的反對者們拒絕贊同我的觀點,尤其是在夢領域的觀點。
在修訂過程中,能經得起時間考驗、沒有經受任何重大改變的是書中的材料,也就是那些我自己的夢。雖然隨著時間流逝這些夢逐漸有些過時或價值不再,但仍然刻意用來闡述我的解夢原理。這本書對于我本人來說還有一種主觀意義(在本書完成后才呈現出來),我覺得它是我自我分析的一部分。它是我對父親去世的反應,也就是說,是對人一生中最重大事件、痛失摯愛親人的反應。意識到這一點,我知道自己永遠不能抹除這件事留下的痕跡(1)。但對于讀者來說,這沒有任何特殊意義,只是讓他們學習評價夢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解釋夢的特定材料。
那些無法與原來的上下文協調一致的重要補充,我都在方括號中(2)標注了最新日期。
1908年夏于貝希特斯加登
(1) 弗洛伊德的父親于1896年去世,關于他當時感情方面的記錄可參看他1896年11月2日寫給弗里斯的信(弗洛伊德1950a,書信50)。
(2) 1914年增注。第4版之后這些內容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