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東漢亂局(1)

十八路諸侯興兵討董卓

漢初平元年的四月,雖是剛?cè)氤跸模鞖鈪s異常悶熱。瓦藍的天空沒有一絲云彩,只有一輪熾紅的太陽炙烤著大地。人們走在街道之上,便如踏著火盆一樣,滾燙的地磚硌得腳底灼痛。

偌大的洛陽京城中,卻并未因為這難耐的酷暑天氣而消停下來:三街六巷、七坊八區(qū)到處亂竄著雞飛狗跳、摔碗打盆的喧鬧哭嚷之聲。老百姓們在衙役、士卒的喝令驅(qū)趕下,搬著家具,抬著器物,趕著犢車,拖兒帶女,呼天搶地,如同逃難一般三三兩兩地往京城西門擁擠著踉蹌而去。

只有城東一座莊園在參天古樹森森碧蔭的掩映之中,顯得一片靜謐,涼氣四溢,將酷熱的暑氣和喧雜的哭鬧聲遠遠隔擋在了高墻之外。

莊園東角的綠蔭叢中,是一座構(gòu)造精巧華美的綠竹圓亭。

綠竹亭外,三步一崗、五步一哨地肅然站著一隊隊威猛高大、雄健孔武的軍卒。他們一個個頭戴豹皮氈帽、手執(zhí)丈二尖矛,顯示了自己系屬西涼勁卒的身份。

在這一隊隊西涼勁卒拱衛(wèi)著的綠竹亭中,那方湘妃淚竹制成的涼席之上,坐臥著一位體態(tài)肥碩、大腹便便的蒼髯老者。這老者身穿一襲油亮生光的黑綢輕衫,斜倚在涼席邊上的一個黃衫少女身上,雙目微閉,神情煞是悠閑。那少女貌若天仙,卻蛾眉微蹙,仿佛懷有什么心事一般,只是拿著一柄五彩翎羽灑金團扇,輕輕地為那老者扇風送涼。

“愛妾不愧是國色天香,連你給老夫扇來的徐徐涼風之中,也帶有絲絲幽香沁入老夫心脾,讓老夫渾身舒坦。”那老者的雙眸仍是半閉半睜,嘻嘻笑道,“看來,這座綠竹亭須得改名叫做‘香風亭’了!”

“太師取笑賤妾了!”那少女聽得這老者開口說話,急忙斂回了心底的思緒,一邊繼續(xù)為老者輕輕搖著羽扇,一邊臉上綻笑地淡淡說道,“能夠為太師扇風取涼,已是貂蟬莫大的福氣。至于這‘香風’一說,賤妾哪有這等天賦異稟?”

“呵呵呵……你有這天賦異稟的……你自己大概是習慣了沒覺出什么來,老夫可是百聞而不厭啊。你身上肌膚里散發(fā)出來的‘女兒香’,就像那綻放盛開的牡丹一樣,來得馥郁濃洌……”那老者用肥大的蒜頭鼻在空氣中貪婪地猛嗅了幾下,倏地一下睜開了眼,側(cè)過頭來直盯著她,目光變得莫名的灼熱起來,“對了!老夫應該改成這樣一個比喻:你這‘女兒香’,就像老夫平時最愛痛飲的涼州醇酒一般,能讓老夫酩酊大醉哪!……”

那少女聽了,不禁掩口莞爾一笑,伏地含羞而道:“太師大人再這么謬贊下去,賤妾快要羞得無地自容了。”

“老夫哪里是什么‘謬贊’?貂蟬哪!你可真是世間罕見的奇女子啊!既端莊賢淑,又千嬌百媚;既溫婉平和,又盈盈多姿;既知書達理,又秀色可餐……”那老者一臉癡癡的笑意,捋了捋自己頷下的蒼髯,伸出雙臂前來拉她,“快快抬起頭來——‘莫使嬌顏空俯地,卻當如月供人瞻’啊!老夫可是一刻也離不開你這天姿國色來養(yǎng)眼哪!”

貂蟬聞言,卻仍是俯臉淺笑,對那老者的拉扶半迎半拒,不肯立即抬頭起身。正在他倆拉拉扯扯之際,忽聽得綠竹亭門外有人輕輕咳嗽了一聲。

黑衫老者面色微微一變,應聲停住了手,緩緩收了回來。他臉上神情一凝,整了整衣衫,這才坐直了上身并抬眼向亭門口處看去,卻見來者正是他的心腹謀士李儒。

李儒在綠竹亭外臺階下躬身垂手立定,微微低著頭,似乎沒有看見亭里的任何情形一樣,兩眼俯視著自己腳下的地面,緩聲稟道:“啟稟太師大人,屬下有要事相告。”

貂蟬立刻知趣地從亭中地板上站起身來,輕擺柳腰,退到那老者所坐的涼席左畔婷婷而立。

那老者心神一定,看著李儒,沉聲問道:“你有何事相告?”

李儒這才抬起頭來,瞥了一眼站在那老者涼席左側(cè)的貂蟬,微微皺了皺眉,拱手稟道:“太師大人,屬下有軍國大事向您單獨面稟……”

原來那老者正是當今權傾天下的太師董卓。他一聽李儒此言,立刻會意,卻不照辦,而是不以為然地呵呵一笑,斜身伸手撫了一下貂蟬那垂在腰間的瑩潤玉手,拉著她倚身坐到自己身旁,同時向李儒開口說道:“貂蟬姑娘侍奉本太師一向甚是恭謹?shù)靡恕D銈兦皝碜嗍拢蜔o須回避了。李儒,你且進亭講話罷!哦……對了,你不是在執(zhí)管此番遷都長安之事嗎?眼下辦得如何了?”

李儒只得緩步上了臺階,站在亭門口處,略一沉吟,向董卓躬身答道:“太師大人,洛陽城中三十萬戶百姓已有二十六萬在我西涼大軍護送之下遷往了長安。明后兩日,陛下和朝廷百官亦當移駕出發(fā),前往長安。在下特來請示:太師大人可是要與陛下一道起駕同行嗎?”

“唉!……你這個李儒,取名為‘儒’,講起話來真是書生氣十足——用不著拿那些虛飾、客套之詞來逢迎本太師嘛。說什么‘大軍護送’,實際上就是‘大軍押送’嘛!不是本太師麾下那些西涼將士執(zhí)刀拿槍地催逼著,這洛陽城中的士民,哪一家會心甘情愿地背井離鄉(xiāng)而去?……”董卓哈哈大笑,用手指著他半嘲半諷地說道,“不過,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兒——本太師就是要留一座空城給袁紹、韓馥和曹操那些關東逆賊們!這樣吧,你帶本太師的話給王允王司徒,讓他率領百官侍奉陛下先行移駕西遷長安去吧,本太師和呂郎暫時留下來把洛陽城收拾干凈了再走……”

李儒一聽,先是有些不解,心念一轉(zhuǎn),倏地便明白了董卓的言下之意:他和養(yǎng)子呂布一定是準備等到漢獻帝劉協(xié)和百官全部西遷長安之后,再效仿當年的項羽火燒阿房宮,先將洛陽城宮室與豪富府宅洗劫一空,然后烈炬焚之。

他暗暗一嘆,自知以董卓的酷暴嗜利之心性,自己諫了也是白諫,只得點頭答道:“是!”

“李儒,本太師聞報關東那邊已然糾集了十八路反賊直撲洛陽而來,胡亂打著什么‘清君側(cè),誅權臣’的旗號,還擅自封授了一些官階名號給各州長吏以籠絡人心,搞了不少花樣出來……”董卓沉吟片刻,忽又蹙眉問道,“本太師還聽說他們竟然推選出了一個‘盟主’來統(tǒng)領所有的反賊……卻不知這個偽盟主是誰啊?”

“稟告太師,據(jù)前方探子最新來報,關東反賊們的那個偽盟主乃是袁紹。”李儒聽問,略一思索,便應聲而答。

“袁紹?關東反賊們的頭子是袁紹?”董卓聽了,先是微微一愕,而后卻又面露喜色,仰天哈哈一笑,“袁紹雖出身名門豪族,然而名過其實、志大才疏——不足為慮也!關東諸賊以他為首,本太師必能將他們一舉殲滅!哈哈哈……本太師先前還猜度他們會推選那個曹操為首吶,倘若他是關東諸賊的偽盟主,本太師倒要懼他三分……”

“哦?太師,那曹操乃是閹宦之后,在朝廷中原本名輕位卑,前些年因和前大將軍何進、太尉橋玄走得密切,方才稍稍有了幾分虛譽……”李儒臉上一片詫異之色,心頭疑云一時難消,“依李某看來,他哪有什么器識與過人之處?您對他可是有些過慮了……”

“不然。本太師聽京兆尹司馬防曾經(jīng)講過,曹操當年執(zhí)法杖斃權閹蹇碩之叔蹇圖,行事剛毅果決,百折不撓,實乃濟世理亂之才。便是何進那庸夫,當時若是聽取了他‘秉之以公,依法而治,先斬首惡,后不涉眾’的策略,又怎會引得那些宦官人人自危、鋌而走險,最后反將他群起而殺之?”董卓面容一正,向他微微擺了擺手,舉目望向綠竹亭外那遙遠的東方天際,緩緩說道,“此外,在曹操先前未潛逃離京之時,本太師也曾對他明察暗探了一番,發(fā)現(xiàn)他實屬罕見的雄豪之才……唉!只怪本太師當時一意只想籠絡他,沒能及時下手將他除掉……本太師如今也只得祈盼關東那邊永遠沒有他掌權統(tǒng)兵之時了。若能如此,則是天助我也!”

“京兆尹司馬防?”李儒默默地聽著,仍是眉頭微蹙的模樣,心懷疑慮地說道,“太師大人,您這么一提,在下倒有些記起來了:當年好像就是這個司馬防力排眾議,舉薦了身為閹丑之后的曹操擔任洛陽北部尉……他和曹操之間的淵源既是如此之深,依在下之見,難保他不會是曹操的同黨……太師大人對他可要提防著點兒……”

董卓知道李儒乃是寒士出身,一向就對司馬防等儒林士族抱有極深的成見,所以才會在此刻出言挑撥是非。當下,他不露聲色,也不發(fā)話戳破這一隱情,若無其事地隨口而道:“李儒啊!你對本太師忠心耿耿、知無不言,這是不錯的。但在司馬防這個事兒上,你可不要亂說。若是依照你那想法,當年舉薦關東那邊十八路反賊出仕任官的朝廷大臣多了去了……難道本太師都要派人天天去監(jiān)視著他們?過分惹惱了那些世族名士,本太師的日子也難過啊!”

“這個……”李儒一時語塞,但仍不甘心瞧著董卓這般縱容姑息那些世族名士,又道,“太師大人在西疆持節(jié)守境之際,不也是對那些儒林士族嗤之以鼻嗎?如今您進了洛陽,反倒對他們客氣禮敬起來了,只是不知這些自命清高的儒林名士族們能夠真心擁戴太師大人否?”

“呵呵呵……李儒,你這話就顯得有些多心了——”董卓轉(zhuǎn)頭瞅了一下侍立在身旁的貂蟬,臉上笑容頓現(xiàn),有些討好她似的說道,“當今朝野儒林名士之首王司徒就是發(fā)自肺腑地擁戴本太師啊!——他們既是如此推崇本太師,本太師又豈能對他們妄生猜疑之心呢?貂蟬啊!你說是不是?”

“是啊!太師大人禮賢敬士、包容四海,實乃蓋世英豪。對您這樣的大英雄,家父和各位儒林名士豈有不敬不重之理?”貂蟬迎視著董卓,面若桃花,同時用眼角余光掃了一下那李儒,口里又淡淡而道,“哪里會像有些無知寒士那般雞腸鼠肚、褊狹齷齪?”

李儒一聽貂蟬此言,頓時感到臉上有些火辣辣的。但他深知此刻董卓十分寵愛這女子,自己是萬萬不能得罪她的,便干笑數(shù)聲,急忙答道:“王姑娘所言極是。李某從來不敢妄自猜疑尊父王司徒等列位名士大夫?qū)μ珟煷笕说亩Y敬擁戴之情……”

“罷了,罷了。”董卓有些不耐煩地沖他拂了拂袖,冷冷說道,“你這個李儒……這樣吧!你剛才提到司馬防這個事,本太師可以考慮一下。其實,本太師若是對哪個官員有所懷疑,只須將他虛置一邊就行了嘛!在今天,司馬防還是洛陽城的京兆尹;到了長安,你李儒就是長安城的京兆尹——本太師讓司馬防擔任陛下身邊的治書侍御史去……”

“太師果然處事平允,在下佩服之極。”李儒急忙躬身答道。

司馬兄弟被抓

他們正交談之際,卻聽得花園那邊的滿月形門口處突然傳來了一陣喧嘩之聲。董卓心頭一煩,臉色一沉,抬眼循聲望去。只見自己手下的愛將董毅,正吹胡子瞪眼珠地押著兩個年輕人,身后還有二十幾個西涼武卒抬著十余口大木箱,吵吵嚷嚷地闖了進來。

“董毅!你可真是愈發(fā)沒有規(guī)矩了!”李儒瞥見董卓面色有些不善,連忙疾步出了綠竹亭,小跑上去對著董毅就是一通劈頭訓斥,“進洛陽城這么久了,你還是一點兒沒有學會朝廷的儒家禮儀!你以為還能像在涼州時候那樣啊?莊敬肅穆一些!驚擾了太師大人的休息,沒你的好果子吃!”

董毅被李儒劈頭一訓,急忙閉嘴站住身形,強忍著聽完了他的訓斥,才咳嗽一聲,把自己的大嗓門壓了又壓,低聲恨恨地說道:“李君先莫訓斥董某無禮……實在是朝廷里這些名士大夫?qū)Χ珟熖^分了!他們表面上裝著對董太師恭敬有加,暗地里卻和董太師離心離德……”

“什……什么?”李儒一怔,頓時面色一緊,急聲問道,“莫非你查到了他們的什么陰謀?”說著,將陰寒的目光投向了被董毅帶進來的那兩個年輕人身上。

那兩個年輕人看起來是兄弟倆,都生得身材魁梧、相貌堂堂。他倆雖然都身著儒服,但舉止顧盼之際一派英朗俊雅之氣沛然而出。那年長的面色謙和,見到李儒掃視過來,連忙向他微微欠身施了一禮;那年少的則是雙目炯炯,亮利得如同鑄劍初成一般煥然生光,居然不避不閃,大大方方地和李儒對視著。

“好一對青年俊秀!”李儒平生也曾見識過不少年輕儒生,但像他倆這樣資質(zhì)不凡的卻是第一次看到,不由得在心里暗暗贊嘆了一番。

“董毅!什么事啊?”董卓此刻已經(jīng)坐回亭中的湘竹涼席上,遠遠望著他們這邊,揚聲吩咐道,“在外邊吵鬧什么?進亭內(nèi)來回報罷!”

“末將遵令!”董毅朝著綠竹亭中躬身而應,轉(zhuǎn)眼瞪著那兩個年輕儒生,厲聲叱道,“你這兩個小子發(fā)什么呆啊!還不快隨董某進亭去向太師大人交代你們的擅自逃逸之罪?”

那年少的儒生一聽,臉龐一下漲得通紅,頭發(fā)都似豎了起來,正欲開口爭辯什么,卻被那年長的儒生一把拉住了袖角,飛快地向他遞了個眼色。年少的儒生見了,只得暗暗咬了咬牙,悶哼了一聲,把準備要脫口而出的那些話又硬生生咽了下去,默默地跟在他的兄長身后,往綠竹亭內(nèi)緩步而去。

進了亭中,董毅向董卓又是躬身一禮,抱拳稟道:“太師大人,這兩個儒生乃是京兆尹司馬防的大公子司馬朗、二公子司馬懿。今天早晨,他倆帶著這十余箱細軟財物準備從東城門潛逃,被把守在那里的末將當場截住。現(xiàn)特將他倆押送過來,請?zhí)珟煷笕擞H審發(fā)落!”

“司馬防?”董卓聞言,不禁微微一愕,側(cè)眼瞥了一下李儒,心中暗想:這世事可真是奇巧莫測啊!自己剛才還在和李儒談起司馬防來著,這董毅現(xiàn)在便跑來說他父子。想到這里,臉上又禁不住浮起了一絲說不出的笑意。

主站蜘蛛池模板: 监利县| 贞丰县| 徐州市| 昆明市| 临夏市| 枣强县| 交城县| 五常市| 进贤县| 江川县| 前郭尔| 焉耆| 太保市| 项城市| 邢台县| 衡山县| 右玉县| 鹤庆县| 青田县| 偃师市| 庄浪县| 温州市| 临高县| 台中县| 宁远县| 贺兰县| 海淀区| 大名县| 黔西县| 佛山市| 红桥区| 吉安县| 临沧市| 兴仁县| 随州市| 横峰县| 安阳县| 白山市| 乐安县| 万宁市| 文登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