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命八卦:聰明而又愚蠢的人體
- 袁越
- 1415字
- 2021-08-30 18:37:26
藍色謊言
習慣性撒謊者特朗普為什么會當選美國總統?我們可以從心理學中找到答案。
在任何人的字典里,撒謊都是貶義詞。但是,根據一家曾獲普利策獎的新聞事實核查網站PolitiFact的統計,美國現任總統特朗普公開發表的聲明當中有一半都是赤裸裸的謊言,剩下的一半也大都是有疑問的事實,只有4%是確鑿無疑的真話。不過,美國選民顯然并不在乎這件事,甚至他有好幾次被媒體揭發撒謊之后,支持率都不降反升,這是為什么呢?
也許有人會說,政治家都是騙子,撒謊是家常便飯,大家肯定早已習慣了。這話有一定道理,但特朗普也太愛撒謊了!《多倫多明星報》記者統計了特朗普的撒謊頻率,發現他在競選期間平均每天都要撒20個謊。而根據PolitiFact網站的統計,上一任美國總統奧巴馬自2007年以來發表的講話當中僅有14%是謊言,這個比例遠比特朗普要低。事實上,數家與PolitiFact類似的網站所做的統計結果顯示,特朗普絕對是美國歷史上最愛撒謊的總統,其撒謊的數量和頻率都遠比第二名高出很多倍。
為什么這樣一個撒謊慣犯竟然當選了美國總統?這件事應該如何解釋呢?
美國著名的科普雜志《科學美國人》(Scientific American)撰文指出,要想理解這件事,必須從謊言的分類說起。心理學界通常把謊言分成三類,分別以白色、黑色和藍色來代表。孩子一般在3歲時開始學會說“黑色”謊言,也就是專門利己毫不利人的謊言,比如“是小狗把杯子碰掉的”,或者“是他先打了我”。孩子之所以會這么做,是因為他們終于意識到父母是無法看出他們心里在想什么的,于是人類的自私本性開始起作用了。
大約長到7歲的時候,孩子開始學會說“白色”謊言,也就是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謊言,比如“你的衣服好漂亮”,或者“我喜歡吃你做的飯”。如果一個小孩學會了撒這種善意的謊言,就說明他真的長大了,知道在某些情況下不妨撒個小謊,以此來維系某種人際關系。
孩子再長大一些,才能學會撒“藍色”謊言。這種謊言的特點就是既利己又利人,只不過這一次利的只是少數人而已。比如為了讓本班級在體育比賽中獲勝,很多孩子都會不惜撒謊,隱瞞本班代表隊在比賽中作弊的事實。
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的心理學家李康(Kang Lee,音譯)曾經調查過7—11歲年齡段的孩子,發現他們年紀越大,撒的藍色謊言就越多。李康教授認為,這一結果說明藍色謊言和一個人的社會閱歷的增加有關。在他看來,人類是一種社會性很強的動物,我們天生就知道應該如何和別人打交道。但與此同時,人類還有很強的部落屬性,我們從漫長的進化中學會了抱團,知道如何團結親朋好友一起來爭奪有限的自然資源。藍色謊言就是部落或者集團之間相互爭斗的最佳武器,撒這種謊的目的就是為了維護小團體的利益,即使得罪其他大部分人也在所不惜。
事實上,生活中類似的案例非常多。我們從小就聽過很多戰斗英雄的故事,這些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人可以為了國家的利益而撒謊,比如從事間諜活動。不但如此,幾乎所有國家的小說和電影都在不斷地灌輸給國民一個道理,那就是一個人為了國家利益可以做任何事,甚至包括對敵人使用暴力。
問題在于,對于像美國這樣的國家來說,撒謊和暴力是中小學教育體系中最被鄙視的兩種品德,通常情況下沒有任何一所學校的老師敢于在課堂上公然鼓勵學生撒謊,也沒有任何一家主流媒體會公開為撒謊者叫好。美國人選出了特朗普這樣一位習慣性撒謊者,只能說明美國已經變成了一個極端分裂的國家,左右陣營的選民已經把對方視為敵人了,而對敵人撒謊不但在任何國家里都被視為理所當然,甚至會被認為是一種英雄行為,就像羅斯福總統在“二戰”期間所做的那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