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情緒陷阱
  • (美)道格拉斯·諾爾
  • 6879字
  • 2021-08-05 14:46:07

如何通過對話了解對方的心理需求

情感標記是需要練習的。在一開始,我們需要去尋找一些比較安全的情境,在這種情境下,即使你犯了錯,也不必太過困擾。如果你有孩子,并且需要負責照顧他們,那么他們將給你提供許多練習的機會。

如何使兩歲到十一歲暴躁的孩子們變得平靜?讓我們通過學習來提高做情感標記的能力吧。隨著青春期的到來,孩子們開始變得強詞奪理、憤世嫉俗,你需要掌握更高水平的技巧來對付他們。現在,如果你能和孩子們一起成長,你將更好地掌握這種方法。如果你目前沒有這樣的機會,本章對你來說仍然是有價值的,它會向你展示情感標記的具體操作方法,并為你在其他領域的應用提供可參考的案例。你可以在腦內想象并模擬這些案例,把這作為提高你的情感標記技巧能力的途徑。另外,你永遠不知道自己會在什么時候意外地遇到一個煩躁的孩子。

在本章和之后的章節中,我構建了許多情境,這些情境捕捉了生活中那些令人惱怒的狀況,還有那些使本就劍拔弩張的情況更加惡化的行為。這些案例提供了一些從不同的角度對待憤怒與沖突的想法,你將從中認識到情感標記的功能是如此多樣且效果超群,尤其在面對兒童時就更是如此了。你會發現其實不需要做很多事情,就能讓他們快速安靜下來。那么就讓我們開始吧。

手足之爭

自古以來,兄弟姐妹之間都會發生爭執。年長的孩子攻擊年幼的孩子可以說是一種非常典型的情境,這會引發一連串可預見的事件。比如年幼的孩子大叫著“殺人啦”,然后沖向你,夸大自己挨揍的程度。然后你可能會責怪年長的孩子:

你:“你為什么要打你的弟弟?”

凱瑟琳:“因為他打擾我。”

你:“你感覺困擾而沮喪。”

凱瑟琳:“他會不停打擾我的。”

你:“你感到生氣又惱火。”

凱瑟琳:“是的,我希望他能讓我一個人待著。”

你:“你覺得不被弟弟尊重,他沒有聽從你的要求。”

凱瑟琳:“是的。”

這里你需要進行一些觀察。你需要從一個問題入手,來得到凱瑟琳的某種回應。凱特琳并沒有直接否認她打了弟弟喬尼,而是找了個借口,解釋自己的行為是為了向喬尼的挑釁施加報復。

這時你的回應不應該是歸因或勸誡凱特琳。你需要做的只是將你猜測她現在可能感覺到的一切反饋出來。你的第一個情感標記引出了另一個理由和借口。而你的反饋仍舊需要維持關注凱特琳的情感體驗。這個過程是可以重復的,重復不會產生問題。有時,在捕捉到情緒之前,你需要像這樣重復三到四次。

在第三次回答中,凱特琳簡單地談了一下她的需要,以及她是如何感覺被冒犯的。你的回答承認了凱特琳可能產生的感覺:她的弟弟不尊重她,不聽她的話。而這時凱特琳用“是”“點頭”和“肉眼可見的放松”來回應了你,這是非常關鍵的。此刻,你已經完成了對她的情緒的疏解。接下來你可以著手去提供一些解決問題的方案,或去糾正她的行為(我將在第三章中分享更多關于問題解決方面的知識)。

這段對話甚至可能只花費了不到十五秒,這遠比與凱特琳爭論,讓她變得越來越憤怒省時得多。凱特琳可能完全做錯了,她甚至可能對實際發生的事撒謊。然而,除非讓她平靜下來,否則你就不可能去解決這個問題。

孩子不會無緣無故地毆打自己的兄弟姐妹。我們可以推測凱特琳的內心產生了一種情緒。她無法以一種能夠讓喬尼理解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感受。對于凱特琳未經訓練大腦來說,毆打她的弟弟是她唯一能做的可以消除沮喪的事情。

通過為凱瑟琳貼上情感的標簽,你為她提供了寶貴的體驗。你幫助她了解了自己所體驗到的感受,并將這種感受歸類為某種情緒,且細化為準確的語言。這是一份多么寶貴的禮物啊。在她的童年生活中,她將一次又一次地體會到這份禮物不斷帶給她的巨大回報。

你很快地安撫了凱瑟琳,那么喬尼怎么辦?下面讓我們看看事情接下來可能發生的后續:

你:“你姐姐為什么打你呢?”

喬尼:“我不知道,她不喜歡我。”

你:“你覺得你姐姐無視你。”

喬尼:“她從來都不關心我。”

你:“你覺得你姐姐不愛你。”

喬尼:“她老把我當作小孩子。”

你:“你覺得不被尊重,你姐姐把你當作小孩子,這讓你感到非常傷心。”

喬尼:“是的。”

你再次以一個開放式的提問展開了對話,然后喬尼回應了你。最開始,他說他不知道為什么姐姐會打他,緊接著他加上了可能的原因。喬尼在試著解釋那些他無法很好理解的事情。你如實反映了他可能體會到的感受——“被忽略”。喬尼認同了你的總結,并提供了另一種解釋,他這是在告訴你以及他自己,為什么他會有這種感受。這是一個很大的進步。你不需要評論他的推理,相反,你只需要持續地跟著他的情感體驗做標記。于是喬尼找到了另一個解釋,而你描述了他的感受,并得到了肯定的答復。

喬尼可能打擾了凱瑟琳,也可能沒有。情感標記所提供的是一些更深層次的信息,它反映了喬尼的感受。你和喬尼一起了解到了他的沮喪來源于被姐姐當作小孩子。就像凱瑟琳一樣,喬尼也不具備將情感與情緒聯結的能力,而他卻可能將他的沮喪轉化為了對凱瑟琳的挑釁。這是一種很經典的沖突情境。然而令人驚訝的是,我們竟然會將這種沖突模式帶入成年期。作為復雜商業沖突的調解人,我一次次地見證著與此相同的模式發生在成人世界。如果你善于觀察,你就會發現在我們兩極分化的社會中,存在著大量這樣的模式。

情感阻斷

另一種常見的情境就是情感阻斷了。想象你在接孩子回家的路上,孩子正坐在你旁邊的座位上,你很高興見到她,并希望能和她交流。你用一些日常的提問來展開這段談話:“伊芙琳,今天上課開心嗎?”

伊芙琳扭頭看向窗外,完全不理你。你與孩子交流的愿望又一次破滅了。這里讓我為你提供一種接近伊芙琳的方式:

你:“今天上課開心嗎?”

伊芙琳:“我不知道,還行,我覺得。”

你:“你覺得很沮喪,因為上課很無聊。”

伊芙琳:“上課不無聊,我只是不喜歡瓊斯夫人。”

你:“你和瓊斯夫人之間產生了一些不愉快。”

伊芙琳:“嗯,她點了我的名,并且取笑我的回答。”

你:“你覺得瓊斯夫人不尊重你,你很尷尬。”

伊芙琳:“是的,有幾個孩子在課間嘲笑我。”

你:“你感覺難過又有些寂寞。”

伊芙琳:“嗯。”

你拋出了問題,伊芙琳用一種模糊的、消極的方式做出了回應。你必須去猜測她當時的感受,所以你用上課無聊來作為猜測的結果。而你錯了,伊芙琳糾正了你。這里讓我們注意一個重點:她并不會因為你猜錯了而批評你,也不會因為你的錯誤而責備你,她只是糾正了你。而這種情況在95%的場合下都會發生。緊接著你描述了伊芙琳的不愉快,她認同了你的總結并給了你更多信息。現在你知道了,伊芙琳在課堂上感到了屈辱和尷尬。伊芙琳展開講述了一些關于課間休息時發生的事情。你描述了她悲傷而孤獨的感受,而她則放松了下來。

你必須要有耐心,去關心她,但不對她做出評判,這樣才能有效果。如果你只是匆忙地想要解決問題,而沒有等待你的孩子自己給出答案,那她只會感到被忽視。甚至更糟的是,她會覺得你不愛她。情感標記的力量是強大的,只要你認真地關注你的孩子,并給她真誠的反饋,你就會收獲這份強大的力量所帶來的影響。但如果你沒能做到最基本的關注,你就會失敗。

好消息是,你的注意力只需要持續三十秒左右。只要你能搞清楚流程,你就會發現這是一個非常快速的過程。

說謊、否認與違抗

明目張膽地撒謊或否認做過的錯事,是另一種常見的不禮貌行為。威廉在你面前打了他妹妹。以下是關于應對否認做錯事的行為的一點策略:

你:“你為什么要打你的妹妹?”

威廉:“我沒有打她!”

你:“你害怕受到懲罰。”

威廉:“我不是,我沒有。”

你:“你覺得沒人聽你說話。”

威廉:“是的,沒人在乎我的感受。”

你:“你覺得孤獨,覺得沒人愛你。”

威廉:“嗯。”

一般來說,父母的典型反應會是直接質疑威廉的回應。而威廉則會躲起來,激烈地否認自己做了錯事。但實際上你們倆都知道真相是什么,現在的爭論只是為了保全面子。你的勝利將會導致威廉受懲罰,這對他來說沒什么好處。去理解威廉的真實情緒需要利用一些想象力,但需要的并不多。如果你敞開心扉去感受他內心的體驗,你就會得到正確答案。

以下為另一種常見的情況:違抗。

你:“把豆子吃了。”

梅甘:“不要!我不喜歡豆子。”

你:“你感到惱怒而沮喪。”

梅甘:“我不喜歡豆子!我不會吃的。”

你:“你不喜歡被別人安排,做別人讓你做的事情。你感到難過,覺得沒有人愛著你。”

梅甘:“沒錯,沒有人關心我。”

你:“你感到孤獨,感到自己缺少愛。”

梅甘:“是的。”

這三個例子反映了孩子的孤獨感與缺愛感,而這也是他們搞破壞的原因。大多數孩子都會時不時地感到孤獨和缺愛,為了應對這種疼痛,他們的反應是去做些什么,而這就是引起沖突的原因。作為父母,你需要做的是去找到他們搞破壞的根本原因并接納它,不論你是否相信這種孤獨或不被愛的感覺的真實性,你都應該這樣做。因為重點是去幫助孩子們標記和確認那一刻所體驗的情緒,這是能夠跨越沖突并帶來平靜的捷徑(我將在之后詳細講述更多關于情感否定的問題)。

做一個有同理心的傾聽者

情感標記是同理心傾聽中一個強有力的構成。移情則是體驗另一個人情感狀態的能力,因此,成為一個會移情的傾聽者,就是學習如何讀懂并理解另一個人的“情緒數據域”的過程。

許多年前,我曾致力于研究一群高級顧問的領導力問題。他們中的許多人都是工程師,這些人往往都是喜歡硬數據的批判性思考者。我很快意識到,我必須想出一個能夠令他們感興趣的有關情緒的概念。這時我突然意識到,其實情緒也是一種數據形式。這種數據稍縱即逝,有時甚至是模糊不清的,但它仍然是數據。在一次研討會中,我創造了“情緒數據域”這個術語,顧問們立刻就懂了。他們接受了理解他人情緒的挑戰,把這當作是一種可以收集、解釋和運用的數據形式,并因此成為優秀的移情傾聽者。

人類的情緒體驗并不是孤立的。我的經驗告訴我,情緒會出現在各個層面,而每一個層面都有它的深度和質量。導致人們的情緒體驗產生問題的一大原因是,表面的情緒層次會掩蓋那些更深刻、更有意義的情緒層次。人們可以憤怒地尖叫,但這不會讓情緒有所緩解,因為隱藏著的深層次原因仍然存在并活躍著的。對于那些尚未能掌握成年后才會運用于管理強烈情緒的方法的兒童來說,尤其如此。

作為一個有移情能力的傾聽者,你可能會希望按層次來做情感標記,直到你的孩子認識到他們正在體驗到的感情。從之前的場景中,我總結出了以下幾種情緒層次:

第1層:生氣、憤怒、沮喪。

第2層:不被尊重、被背叛、不公平(這不是真正的情感,但會對情感產生影響)。

第3層:焦慮、恐懼、害怕、驚恐。

第4層:難過,悲傷。

第5層:被拋棄,不被愛,無價值。

讓我們從最開始可能出現的層次開始解釋。通常在沖動情況下出現的會是憤怒與挫折。你可以確認你的猜想,當你的猜想得到證實后,你就可以去嘗試猜測不同層次的情感體驗了。一開始你必須相信你的直覺,讓直覺去感受當下對話中可能存在哪種情緒。使用之前講過的方法,傾聽并猜測文字表面下可能隱藏著的情感是什么。記住,情緒是一種數據形式。你需要去感受你的孩子正在經歷的是什么,然后讓自己抵達那個層面。有時,為了抵達更深的層次,你必須再回到之前的情感層面。開始時要小心別一下子挖掘的太深,先在孩子的情緒數據域里試探,而不是不顧一切地沖進去。當你開始練習后,你將會知道這些層次是如何工作的。

科技帶來的沖突

當今父母所面臨的一大挑戰,便是孩子們對科技產品的癡迷。比如電視、手機、社交媒體、電腦游戲。下面是你面對這些情況可以采用的回應,注意觀察情緒層次是如何被突破的:

你:“請在吃飯的時候放下手機。”

米蘭達沒有回應你,她編輯著短信,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手機上。

你:“你害怕錯過你朋友的最新動態。”

米蘭達:“是的。”

簡短地回答了你后,米蘭達仍繼續噼里啪啦地發著短信。

你:“因為我叫你別用手機,你感到很惱火。”

米蘭達:“沒錯,我希望你能讓我一個人待著。你總是命令我,安排我該去做什么。”

你:“你感覺自己不被尊重。你感覺我沒有聽你說的話。你覺得朋友和你更親近。”

米蘭達:“是的。”

你:“你覺得自己不被愛。”

米蘭達:“沒錯。”

在這個情境中,第一層情緒并不是憤怒或挫折,而是恐懼。于是下一層你討論到了惱火與沮喪。之后你轉向了尊重與傾聽的問題。最后,你來到了最深層,米蘭達感覺自己不被愛。而所有這些過程只花了不到三十秒就完成了。

冷漠和慍怒是很常見的表現。我非常懷疑當孩子們感到不安全時,他們就會變得麻木不仁,悶悶不樂。你越是努力推動問題,想要和冷漠的孩子產生聯系,你們之間的心墻就越厚。但你可以嘗試下面這種方法,作為一種打開局面的選擇:

你:“發生什么事了?”

克里斯:“沒什么。一切都很好。”

你:“你生氣了。”

克里斯沉默著。

你:“你對學校感到憤怒,你很沮喪。”

克里斯仍然保持著沉默。

你:“沒有人喜歡你,尤其是你的老師。”

克里斯:“是的。”

你:“你感到被拋棄,因為沒有人關心你。”

克里斯:“是的。”

你可能無法從一個陰郁、憤怒、疏遠的孩子那里得到回應。但你需要知道你能做些什么:孩子是不會離開你的。只要孩子靠近你,而不是試圖“逃跑”,你就能夠吸引他的注意力。你需要耐心,每次情感標記的時間應該不超過三十秒,如果失敗了就放棄這次標記。放心,你已經做得很好了,孩子是能夠直觀地感受到你在聽他講話的。他內心渴望這種聯系,但他害怕遭到拒絕,害怕被批評或被遺棄。你對他堅定不移的關心將滿足他內心的需要。

下面讓我們進入生活中那些會使狀況更加惡化的情境。比如當一個孩子防御性地說出“我恨你”之類的話時,通常你會緊跟著對孩子說“不,你不能這樣”,但這并不會產生什么效果。下面讓我們來講講面對這種情況應該如何做情感標記:

托馬斯哀號著:“我想用平板電腦和朋友聊天!”

你:“不,你不能這么做。”

托馬斯:“我恨你!”

你:“你很生氣,很沮喪,很傷心。”

托馬斯:“我從來沒有感覺到任何快樂。”

你:“你感到孤獨,感覺自己被忽略。”

托馬斯:“求求你了讓我聊天吧。”

你:“你覺得沒人聽你說話。”

托馬斯:“是的。你從來不聽我講話。”

你:“你從來不覺得我在聽你說話。”

托馬斯猛地點頭:“是啊!”

你可能會有一種想要解決問題的沖動。這種沖動來自于你自己的焦慮,你覺得孩子不愛你,感覺自己沒有價值,覺得自己被批判、被拒絕。如果你沒有意識到你自己的焦慮,你就會不自覺地嘗試“解決”對方的問題,因為這會讓你感覺更好。當屈服于這種沖動時,你將否定孩子的情感。在這一章中,我將會更多地討論有關情感否定的問題。現在,回絕你想要解決問題的沖動,專注于傾聽和回應孩子的情感體驗。

情緒抵抗

另一種常見的情境是孩子對檢查的抵抗。你肯定曾像這樣問過你的孩子:“刷牙了嗎?房間打掃了嗎?家庭作業做了嗎?”他嘟嘟囔囔地回復,使你感到非常沮喪。這里讓我們學習另一種使用情感標記的方法:

你:“你刷牙了嗎?”

瑪麗安:“呃。”

你:“你感到沮喪,感到不受尊重。”

瑪麗安:“呃。”

你:“你感覺沒有任何自由,感覺自己被控制。”

瑪麗安:“是的。”

你:“你覺得沒人在聽你說話,沒有人在乎你的感受。”

瑪麗安:“是的。”

在某些時候,孩子會反抗你的情感標記,這是正常的。你的表現和平常不一樣,這讓人感覺很可怕。你的孩子會產生懷疑,他害怕被人操縱。更深層次地說,你的孩子會感到不安全,因為你在一層層剖析他的情感體驗。你可以這樣處理這種情況:

你:“你很沮喪。”

瑞克:“別再對我做這些事了。你又在這樣做了!”

你:“你感覺沒人聽你說話。”

瑞克:“我告訴過你別這樣!我討厭這樣!”

你:“你生氣了,你很惱火。”

瑞克:“是的。我希望你別管我。”

你:“你感到不受尊重,你想一個人待著。”

瑞克:“是的。”

你不需要在情感標記上花費太長的時間。如果你一直被拒絕,那可能是你做得太強硬了。休息一天左右,下一次做情感標記時,只說簡短的句子,并以一種隨意的方式進行交談。如果你能做得足夠巧妙,你的孩子將不會意識到標記的存在。

你可能也想教你的孩子,告訴他們你在做什么以及為什么。當孩子學會為他人做情感標記時,他們將發展出自己的情緒智力與同理心傾聽能力,這將給他們帶來更精細的情感粒度。你可以和孩子練習角色扮演,這會讓你們在感覺上更安全,聯系更為緊密。

為了培養你的自信,讓我們像上面講過的例子那樣,寫下一段你和你的孩子之間發生過的具有挑戰性的對話。在“你”字開頭的描述后,寫下他或她所體驗到的情緒,就像你在給他們做情感標記一樣。去想象他們可能給出的回答,直到你弄清楚了他們的情緒體驗。這次心理預演會讓你的第一次實戰更容易成功。

有特殊需要的孩子

情感標記對那些有特殊需要的孩子來說,往往能發揮更大的作用。我的同事拉里·布里奇史密斯(Larry Bridgesmith)在加入我的研討會后,曾為我講述過他患有亞斯伯格癥(Asperger’s,孤獨癥的一種)的孫子的故事:

他上周突然大發雷霆,因為在兩個人同時做出評論的時候,他的妹妹似乎得到了“表揚”。我的妻子琳達很認真地聽過你的教學,她對我們的孫子說:“你覺得自己沒有被傾聽。”孫子立刻肯定了她的話。然后她說:“這讓你感覺很糟。”十秒鐘內,你教給我們的微觀干預讓一切恢復了平靜,更避免了事態的惡化。而這在通常情況下可能需要數小時才能實現。

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他們所面對的挑戰也是獨特的。不要猶豫,試試情感標記,更敏感地去體會孩子們的情感,你將會得到很大的收獲。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伊吾县| 延安市| 长寿区| 高陵县| 台东县| 钟山县| 通山县| 美姑县| 邳州市| 海门市| 根河市| 海林市| 三亚市| 博罗县| 贡山| 镇安县| 新泰市| 莱阳市| 沽源县| 巩义市| 永济市| 雷波县| 鄢陵县| 平利县| 大庆市| 宜兴市| 拉萨市| 阳谷县| 花垣县| 崇信县| 绥宁县| 宜兰县| 梅州市| 遵义县| 松滋市| 丹棱县| 三穗县| 临澧县| 博湖县| 稻城县| 依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