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月映瘦金
- 顛沛子
- 壯狗肥貓
- 864字
- 2021-12-16 15:13:22
“鼠尾釘頭方轉(zhuǎn)角,竹撇蘭捺小蠻腰,死往生返游絲引,拉弓放箭回馬挑。”
中秋月夜,月升中天,澤沐八方。我本欲在庭院邀月共賞良辰,奈何身體抱恙只得作罷。
本自無聊之際,偶然瞥見書架上露出半截的一本書貼,取出,平鋪于桌子——原是徽宗趙佶的《秋芳詩帖》。帖后注有清代陳邦彥之句:“此卷以畫作書,脫去筆墨畦徑,行如幽蘭叢竹,泠泠作風(fēng)雨聲。”一時興起,彎腰細(xì)讀之。
秾芳者,濃郁芳香也,該帖所繪乃黃昏庭院花開圖,詩人沉醉于美景之中,期愿化作晚風(fēng)中化蝶翩翩起舞。全詩共40字,每行2字,共20行。因是大字楷書,幅面幾乎被字霸滿,顯出豪氣瀟灑。其字“鼠尾釘頭”之感不似楷書千字文那般強烈,“鼠尾”處皆有加粗,凌厲之中,有了些緩和。讓人驚奇的是撇筆與捺筆,細(xì)察之,這儼然的竹葉與蘭葉!無怪乎有“竹撇蘭捺”、“字畫相融”之說。總觀之,此帖確為佳作。不僅如此,由帖中為數(shù)不多卻極具代表性的字中,我們也可窺出徽宗心境、性情一二分。
世人皆言字如其人,徽宗之瘦金不似顏體端板,不似懷素之狂放,亦非孟頫之飄逸宛轉(zhuǎn),而是獨有的勁健瀟灑。正如其人,志存高遠(yuǎn),欲興宋室而啟新法,奈何錯用佞臣,政治形勢一落千丈;又有飛脫凡塵之想,修艮岳于汴京,尋道士立道學(xué),自稱“教主道君皇帝”,如此種種,致北宋統(tǒng)治危機四伏。靖康元年,金軍兵臨城下,次年徽宗被擄,精心修筑的艮岳亦毀,最終死于他鄉(xiāng)五國城。一生跌宕,欲名垂千古卻郁郁而終。徽宗將感思凝于字中,千載之后,后人亦可從這字中體悟一二。
想象著,某年中秋夜,宮城內(nèi)燈火通明,徽宗也許獨自倚欄望月,殿中紅艷一片,心中卻有苦楚憂愁猶如凄冷白月光,無人可訴說,只得將一切道于白宣濃堂,干秋功業(yè)紙上揮。每念思至此,不由得心中有所觸,便想要鋪紙磨墨痛快臨上一番。倏地,我的動作停住了,一縷清輝撒落紙上,仰頭看,一輪圓月高掛,金黃的、飽滿的,將世間萬物擁入它清冷光芒的懷抱中。美——美得不可方物!轉(zhuǎn)念一想,便似這月,瘦金亦是極美之字,然絕美者,無需觸無需占,只需懷著一顆虔誠的心,靜靜地看,足矣。
我發(fā)自內(nèi)心一笑,關(guān)閉了書房的燈,瘦金字帖與我,皆落滿一身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