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閑情偶寄譯注
- (清)李漁著 孫敏強譯注
- 643字
- 2021-07-13 19:07:32
一期點綴太平
圣主當陽〔1〕,力崇文教。廟堂既陳詩賦〔2〕,草野合奏風謠〔3〕,所謂上行而下效也。武士之戈矛,文人之筆墨,乃治亂均需之物:亂則以之削平反側,治則以之點綴太平。方今海甸澄清〔4〕,太平有象,正文人點綴之秋也,故于暇日抽毫,以代康衢鼓腹〔5〕。所言八事無一事不新〔6〕,所著萬言無一言稍故者,以鼎新之盛世,應有一二未睹之事、未聞之言以擴耳目,猶之美廈告成,非殘朱剩碧所能涂飾榱楹者也〔7〕。草莽微臣,敢辭粉藻之力?
【注釋】
〔1〕當陽:指君子面南臨朝。
〔2〕廟堂:朝堂。
〔3〕風謠:民歌,謠諺。
〔4〕海甸:海內,天下。
〔5〕康衢:四通八達的大道。鼓腹:指鼓腹而歌。
〔6〕八事:指作者此書詞曲、演習、聲容、居室、器玩、飲饌、種植、頤養八部所論之事。
〔7〕榱楹(cu ī y ín g):傳統建筑中的椽子木柱。
【譯文】
圣明的君主在位聽政,大力弘揚文化教育。廟堂之上,既已詩賦盈耳;鄉野民間,也自當奏吟歌謠,正所謂上行而下效。武士之戈矛,文人之筆墨,是治亂之世都需要的東西:亂世用它削平反叛,治世則以它點綴太平。現如今海內清明,有天下太平的景象,正是文士點綴的時機。所以我在閑暇之時揮筆書寫,以代替于通衢大道鼓腹而歌的民歌謠諺。書中所言八類事情,沒有一事不新鮮;所著萬言,沒有一句是老調重彈。因為改朝換代后的盛世,應該有一二類見所未見之事、聞所未聞之言來擴展豐富人們的視聽。猶如美屋華廈宣告落成之時,那些殘朱剩碧是不能涂飾成雕梁畫棟的。我作為草野之人,怎敢推辭用文章粉飾盛世點綴太平之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