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課
古德定律:準確把握對方的觀點,才能駕馭全局

【核心提示】成功的溝通,靠的是準確地把握別人的觀點。

【理論指導】

莎士比亞說,“一千個觀眾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看他的《王子復仇記》,人們對主人公哈姆雷特的感覺迥然不同,一千個觀眾將可能幻化出一千個各自不同的王子形象。同樣的道理,同樣一段話,不同的聽者對觀點的理解也會有所偏差。這是因為人與之間存在各種溝通位差,對同一件事也會有不盡相同的理解。

但是這種對言語理解上的差異常常被忽略,人們總以為自己說出的話,聽者沒有異議就等于聽懂,這其實是主觀感覺。

實際上,“對牛彈琴”“曲高和寡”,或“言者無心,聽者有意”等現象,在溝通中普遍存在。于是,因為不能準確地把握別人的觀點,溝通的失敗也就在所難免。

因此,如果我們能準確地把握對方的觀點,得知對方的想法,那么溝通將會取得最大程度上的成功。這就需要提到溝通中的“古德定律”。

古德定律是美國心理學家P.F.古德提出的。他認為,人際關系交往的成功,靠的是準確地把握他人的觀點,即有的放矢方能無往不勝。如果我們不知道別人想什么,那么無論你做什么、說什么,也不過是徒勞。

古德定律強調了人際交往中要“換位思考”,也就是會“善解人意”。比如,在一個家庭中,如果有一個善解人意的妻子能體諒、體貼丈夫,那么,這個家庭一定會和睦美滿,夫妻間也容易溝通。這種妻子不光有教養,關鍵是懂得換位思考,凡事能夠站在丈夫的立場、角度來感受、考慮與權衡,從而做出與丈夫相近的判斷與決定,與丈夫有“所見略同”的智慧和“不謀而合”的默契。

當然,善解人意不單是女子的傳統美德,也是所有人的美德。一個員工或者領導者,只要學會了換位思考,他就容易善解人意,能夠較為準確地把握別人的觀點,使溝通步入佳境,獲得順暢與成功。

曹操很喜愛曹植的才華,因此想廢了曹丕而立曹植為太子。當曹操就這件事征求賈翊的意見時,賈翊卻一聲不吭。曹操就很奇怪地問:“你為什么不說話?”

賈翊說:“我正在想一件事呢!”

曹操問:“你在想什么事呢?”

賈翊答道:“我正在想袁紹、劉表等人廢長立幼而招致災禍的事。”

曹操聽后哈哈大笑,立刻明白了賈翊的言外之意,于是不再提廢曹丕的事情了。

曹操提的問題對于身為下屬的賈翊來說非常棘手,稍有不慎就會引起龍顏大怒。而賈翊并沒有正面回答問題,這一點相當聰明,既避免了冒犯領導權威,也沒有給人阿諛奉承的感覺。這正是建立在準確理解領導背后意圖的基礎之上。

通常,在公司員工與員工、員工與領導者之間的溝通活動中,不論是員工還是領導說話,其實都很難被聽者百分之百理解和接受,盡管聽者沒有表示異議,甚至連連點頭稱是,也難保聽者都聽懂了,更難保聽者是否準確把握了言者的觀點。也難怪,許多溝通雖多次交談,卻不能奏效,可能緣于言者的觀點未能被聽者準確把握,甚至聽者根本沒誠意聽,溝通歸于失敗就是自然的事情。

李平準備借錢助好友劉兵做生意,在他將一筆巨款交給劉兵后,劉兵不幸身亡。李平立刻陷入了兩難境地:若開口追款,太刺激劉兵的家人;若不提此事,自己的局面又難以支撐。

幫忙料理完后事,李平對劉妻說:“真沒想到劉哥走得這么早,我們的合作才開始呢。這樣吧,嫂子,劉哥的那些朋友你也認識,你就出面把這筆生意繼續做下去吧!需要我跑腿的時候你就盡管說,吃苦花力氣的事我不怕。”

他絲毫沒有追款的意思,還很豪氣,其實他明知劉妻沒有能力也沒有心思干下去,話中又蘊含著巧妙的提醒:我只能跑腿花力氣,卻不熟那些生意,困難不小又時不我待。

結果呢?倒是劉妻反過來安慰他說:“這次出事讓你生意上受損失了,我也沒法干下去了,你還是把錢拿回去再想別的方法吧?!?/p>

如果我們能站在對方的立場上看問題,用真情打動他,引起他情感的共鳴,一般情況下對方都是會理解的。

上述案例中,李平只字未提追款一事,相反還讓對方先開了口。試想,如果他直接說出來會有多尷尬。他的巧妙之處在于說了一席站在對方立場考慮的話,將心比心,對方自然也能站在他的立場思考問題,不知不覺中就說出了李平想說的話。

因此,在溝通中,我們要盡量準確地把握別人的觀點,這就需要我們站在別人的角度去考慮問題,說話時要學會“換位思考”,用“善解人意”準確把握對方的觀點,否則就會影響到溝通的效率和成敗,嚴重時會導致人際關系陷入僵局。

主站蜘蛛池模板: 郧西县| 玛曲县| 康乐县| 富锦市| 无锡市| 循化| 德化县| 开平市| 哈密市| 阿拉善右旗| 连州市| 金川县| 团风县| 和龙市| 孙吴县| 勃利县| 丹东市| 绥棱县| 新密市| 石河子市| 铜梁县| 平湖市| 溧水县| 名山县| 郎溪县| 佳木斯市| 赣榆县| 宁化县| 曲周县| 东乡族自治县| 舞阳县| 广水市| 平安县| 邯郸市| 浙江省| 建瓯市| 逊克县| 临江市| 英德市| 图们市| 万山特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