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情商溝通:改變人生的說話技巧
- 張卉妍編著
- 1730字
- 2021-07-09 16:16:06
第3課
古德定律:準確把握對方的觀點,才能駕馭全局
【核心提示】成功的溝通,靠的是準確地把握別人的觀點。
【理論指導】
莎士比亞說,“一千個觀眾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看他的《王子復仇記》,人們對主人公哈姆雷特的感覺迥然不同,一千個觀眾將可能幻化出一千個各自不同的王子形象。同樣的道理,同樣一段話,不同的聽者對觀點的理解也會有所偏差。這是因為人與之間存在各種溝通位差,對同一件事也會有不盡相同的理解。
但是這種對言語理解上的差異常常被忽略,人們總以為自己說出的話,聽者沒有異議就等于聽懂,這其實是主觀感覺。
實際上,“對牛彈琴”“曲高和寡”,或“言者無心,聽者有意”等現象,在溝通中普遍存在。于是,因為不能準確地把握別人的觀點,溝通的失敗也就在所難免。
因此,如果我們能準確地把握對方的觀點,得知對方的想法,那么溝通將會取得最大程度上的成功。這就需要提到溝通中的“古德定律”。
古德定律是美國心理學家P.F.古德提出的。他認為,人際關系交往的成功,靠的是準確地把握他人的觀點,即有的放矢方能無往不勝。如果我們不知道別人想什么,那么無論你做什么、說什么,也不過是徒勞。
古德定律強調了人際交往中要“換位思考”,也就是會“善解人意”。比如,在一個家庭中,如果有一個善解人意的妻子能體諒、體貼丈夫,那么,這個家庭一定會和睦美滿,夫妻間也容易溝通。這種妻子不光有教養,關鍵是懂得換位思考,凡事能夠站在丈夫的立場、角度來感受、考慮與權衡,從而做出與丈夫相近的判斷與決定,與丈夫有“所見略同”的智慧和“不謀而合”的默契。

當然,善解人意不單是女子的傳統美德,也是所有人的美德。一個員工或者領導者,只要學會了換位思考,他就容易善解人意,能夠較為準確地把握別人的觀點,使溝通步入佳境,獲得順暢與成功。
曹操提的問題對于身為下屬的賈翊來說非常棘手,稍有不慎就會引起龍顏大怒。而賈翊并沒有正面回答問題,這一點相當聰明,既避免了冒犯領導權威,也沒有給人阿諛奉承的感覺。這正是建立在準確理解領導背后意圖的基礎之上。
通常,在公司員工與員工、員工與領導者之間的溝通活動中,不論是員工還是領導說話,其實都很難被聽者百分之百理解和接受,盡管聽者沒有表示異議,甚至連連點頭稱是,也難保聽者都聽懂了,更難保聽者是否準確把握了言者的觀點。也難怪,許多溝通雖多次交談,卻不能奏效,可能緣于言者的觀點未能被聽者準確把握,甚至聽者根本沒誠意聽,溝通歸于失敗就是自然的事情。
如果我們能站在對方的立場上看問題,用真情打動他,引起他情感的共鳴,一般情況下對方都是會理解的。
上述案例中,李平只字未提追款一事,相反還讓對方先開了口。試想,如果他直接說出來會有多尷尬。他的巧妙之處在于說了一席站在對方立場考慮的話,將心比心,對方自然也能站在他的立場思考問題,不知不覺中就說出了李平想說的話。
因此,在溝通中,我們要盡量準確地把握別人的觀點,這就需要我們站在別人的角度去考慮問題,說話時要學會“換位思考”,用“善解人意”準確把握對方的觀點,否則就會影響到溝通的效率和成敗,嚴重時會導致人際關系陷入僵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