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情商溝通:改變人生的說話技巧
- 張卉妍編著
- 1732字
- 2021-07-09 16:16:06
第2課
比林定律:該說“不”時,不要猶豫
【核心提示】人在一生中所遇到的麻煩,有一半是由于太快說“是”、太慢說“不”造成的。太快說“是”與太慢說“不”,都貽害無窮,給人帶來無盡的麻煩。
【理論指導】
生活中,常常聽人說:平生最怕的事情就是拒絕別人。這可能是大多數人的普遍心理。的確,包括一些處世高手在內的很多人,在如何拒絕他人這件事上,都束手無策。往往是出于愛面子和怕得罪人的心理,在別人提出一些要求或者請求幫助的時候,即使自己很忙或者力有不逮,也往往要勉為其力,那個“不”字就是說不出口。
美國作家比林認為:“人在一生中所遇到的麻煩,有一半是由于太快說‘是’、太慢說‘不’造成的。”這就是著名的比林定律。正因如此,人們常常使自己陷入“不得不”或者“被逼無奈”的窘境當中。長此以往,正常的人際交往與互動都會淪為一種負累,又有何快樂可言呢?
因此在與人交往中,要懂得發言的藝術,考慮問題不能急躁,也不能怠慢。覺得自己無法做到的事情,就要明確而快速地告訴對方,以免給自己造成不必要的麻煩。比林定律告訴我們:學會在恰當的時機,選擇恰當的方式表達拒絕,我們的人生會輕松很多。
因此,處理事情時,巧妙地一帶而過比正面拒絕有效,且不傷和氣。一般人都不太好意思拒絕別人,但在很多情況下,我們為了避免多余的困擾,對一些不合理或不合自己心意的事有必要拒絕,但怎樣既不傷害對方自尊心又能達到拒絕的目的呢?當對方提出請求后,不必當場拒絕,你可以說:“讓我再考慮一下,明天答復你。”這樣,既使你贏得了考慮如何答復的時間,也會使對方認為你是很認真對待這個請求的。

仔細回想一下,生活和工作中遭遇的種種挫折與不如意,有多少是因為礙于情面、過于草率地答應了他人的要求,事后卻發現自己力不能逮呢?那么,怎樣才能讓自己輕松地說出那個重要的“不”字呢?
1.每個人都有說“不”的權利
說“不”是一種藝術,更是一種權利。我們要多給自己一些積極的暗示,比如“我有權利拒絕他人”。在人際交往中,每個人都可以用社會能接受的方式表達個人的權利和情感,維護自己的合理要求,這與斤斤計較是不能畫等號的。
2.拒絕要婉轉
在拒絕別人時要講究技巧,委婉表達自己的意愿,向對方闡明自己的難處或能力所限;或者根據對方的情況給出一個合適的建議,即使沒有直接幫忙,也一樣為他著想。
拒絕的藝術,如同生活中的調味品,有意修煉,你就能釀造出五彩斑斕的生活。
喜劇大師卓別林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學會說‘不’吧!那樣,你的生活將會美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