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詭計 蘇代巧舌如簧
- 戰國風云三十年(全集)
- 許葆云
- 5369字
- 2021-06-25 10:37:12
孟嘗君回到齊國都城臨淄,先在梧臺之上拜見齊王。
當今齊王田地在位已經十四年了,這是一位雄壯威武、剛愎暴躁的大王,身材壯碩,勇力過人,性如烈火,好戰嗜殺,自繼位以來,挾威王、宣王盛世之余威,手握雄兵六十余萬,國庫充盈,富甲天下,旌麾所指無往不利,內使臣民畏懼,外令諸侯膽寒。像孟嘗君田文這樣顯名于六國的人物,在齊王面前也只是聳肩俯首,唯唯諾諾而已。
今天孟嘗君在梧臺之上把自己入秦的遭遇從頭到尾說了一遍,齊王是個暴躁的人,聽了這些話氣得大罵秦王無義,又安慰了田文一番,口口聲聲要發兵攻秦,為田文出氣。除此之外卻再沒有別的話。孟嘗君何其精明,也知道伐秦之事非同小可,如今楚國君臣暗弱,日漸衰朽,韓魏兩國屢屢被秦國所敗,趙國又發生內亂,一蹶不振,天下唯齊、秦兩國成勢,齊王一直想要聯合秦國瓜分天下,那肯為了一個孟嘗君而貿然伐秦?在梧臺上說這些,無非是在用話哄他。孟嘗君入秦不遂,在齊國又失了相位,成了個閑散之人,最急的就是想在齊國重新掌權??升R王卻只字不提任用他的事,這讓田文十分失望,可在齊王面前一個字也不敢多說,只能陪著齊王喝了幾爵酒,悶悶地退出來。回到府里剛剛坐定,下人來報,中大夫蘇代到訪。
這個蘇代是早先聯絡六國合縱抗秦的縱橫名家蘇秦的親弟弟,洛陽人,年紀已在四十開外,中等身材,穿一件皂色夔紋蜀綿大袖袍,蓄著一部華麗的長須,額頭軒闊,鼻梁高挺,重眉大眼,儀表出眾,舉止合儀,見人不說話,先是一副謙恭的笑臉。此人雖不及其兄長一人佩六國相印,卻也以多謀善辯聞名天下。蘇代雖是蘇秦的弟弟,卻并不借助兄長的名聲,而是憑著自家的本事游走諸國,靠著滿腹才學,一張利嘴,結交了無數名臣貴戚,先后在燕國、魏國做過大夫,齊、秦、楚這些大國也都看重他的才華,屢屢想要約請他。后來蘇秦在齊國被人刺殺,齊王為了替蘇秦報仇,在齊國殺了不少人。蘇代對齊王非常感激,就離開燕國入齊,做了齊國的大夫。蘇代極會做人,自入齊以來,在朝堂之上左右逢源,很得齊王的垂青,與孟嘗君田文也相交甚深。這一次蘇代奉齊王之命將要出使秦國,正好孟嘗君從秦國回來,蘇代就過府來見禮,順便問問秦國的情況。
幾句寒暄之后,蘇代問道:“聽說君上此次去秦國,幾乎做了秦國的國相,可后來秦王忽然反悔,是何緣故?”
一提起秦王,田文就一肚子火:“這惡賊!騙我去咸陽,最后竟想害我!早晚要合趙、魏、楚、韓發兵攻打秦國!”
孟嘗君能不能聯合諸侯攻打秦國,蘇代并不怎么在乎,他要說的卻是別的事,放下酒爵,擺出一臉神秘的表情:“君上知道是誰在幕后撥弄是非嗎?”探過身子,把嘴湊到田文耳邊壓低了聲音,“下官聽說新上任的相國呂禮早年在秦國做過五大夫,與穰侯魏冉交情極深,如今他執齊國國政,一心想要與秦國結盟。要想結好秦國,就要想辦法把穰侯推上相國之位,所以呂禮暗中勾結穰侯在秦王面前進了讒言,以至君上不但沒坐上秦國相邦之位,倒幾乎丟了一條性命。這還不算,呂禮又在齊國散布謠言,想暗算君上……”
呂禮是齊康公呂貸的后人,本是齊國人,卻在秦國做了官,混出名堂之后又回到齊國,立刻得到齊王的重用。田文在齊國掌相權多年,想不到自己剛剛赴秦,齊王就任用呂禮為相,取代了他的位置,本來心里就不高興,聽蘇代說呂禮還在背后害他,忙問:“呂禮怎么暗算我?”
“君上記得大王繼位的第七年,上大夫田甲作亂那件事嗎?當時田甲發兵攻打王宮,想劫持大王,可上天護佑賢君,大王無恙,倒是田甲兵敗被誅?,F在呂禮對大王說:當年田甲作亂,是君上在背后指使?!?
一聽這話,田文勃然大怒,拍著幾案吼叫起來:“這是從何說起!田甲作亂與我何干?”蘇代忙沖他連連擺手:“君上不要聲張,隔墻有耳!”田文這才好歹壓住了火氣。
當年田甲作亂,其實跟孟嘗君田文很有些關系。也正因為心里有鬼,孟嘗君才會大發脾氣??擅蠂L君只顧發作,卻哪想得到,蘇代這里說的卻是一句瞎話。
蘇代是個精明的辯士,知道權臣們最怕被人揭破隱私,就故意把謊撒在“隱私”上頭。果然,一提田甲之事,孟嘗君頓時膽怯,以至惱羞成怒。蘇代卻不在這件事上多作糾纏,免得田文在這一件事上多動心思,又或者找人去問,弄到最后反而識破了他蘇代的謊言。急忙轉了話題:“呂禮還對大王說:君上掌齊國相印多年,位高權重,又得百姓擁戴,現在齊國人只知有孟嘗君,不知有齊王,再這樣下去,只怕大亂將至!雖然大王視君上如股肱,不至于因為這些謠言就與君上反目,可有呂禮之輩在朝堂,君上的日子恐怕不好過?!?
聽了這話,田文皺起眉頭不吭聲了。
說謊的高手都知道,徹頭徹尾的謊話絕不能多說,因為這樣的謊言早晚容易戳穿,到那時說謊的人就會自食其果。而世上最厲害的謊言,就是一句話里九成都是真的,偏偏最要緊的那一兩個字卻是假的?,F在蘇代所說的就是這樣的謊話。
孟嘗君田文在齊國掌權多年,一心招賢納士,收買民心,單是在他的封地薛邑就養士六萬戶,府中舍人食客有三千余人,薛邑的百姓確實只知有孟嘗君,不知有齊王,這些都是真的。只有一點是假的,那就是:齊國的相國呂禮有沒有對齊王說過這些話,蘇代根本就不知道,也不可能知道,這些謊話全是他揣測人心,自己編造出來的……
可孟嘗君剛從秦國回來,他不在的這些日子,呂禮在齊王面前說過什么,做過什么,孟嘗君又怎么會知道?尤其蘇代編出的這套話正好抓住了孟嘗君的痛腳,不由得暗暗心驚。
蘇代在一旁察言觀色,見田文已經慌了手腳,漸漸落入自己設下的套子,心里暗暗冷笑,卻并不急著再往下說,只管低頭喝酒,偏要等田文來問他。果然,田文起身移席湊近前來問道:“依大夫的意思,我當如何是好?”
聽田文問出這話,蘇代心里一陣狂喜。
天下人誰能想得到,這位齊國的中大夫蘇代,竟是燕國派來的細作!
蘇代一家本是農戶出身,共有五兄弟,家里很窮。后來蘇秦有幸拜在鬼谷子門下學得一身本領,可游遍各國卻不得重用,弄得窮困潦倒,處處受人歧視,蘇秦因而發下誓愿:哪國君王若肯用他,必當以死相報。其后蘇秦投到燕國,終于得到燕王姬職的重用,于是蘇秦便一心報答燕王的知遇之恩,他的弟弟蘇代自年輕時就一直追隨在兄長左右,也學了一身縱橫之術,練就一條如簧之舌,自蘇秦投效燕國以后,蘇代也追隨兄長一起報效于燕國。
早年燕國曾發生“子之之亂”,燕王噲一心要學古代圣君“禪讓”的故事,把王位傳給了國相子之,自己北面稱臣,鬧得燕國綱紀大亂,被齊國趁勢攻伐,幾乎亡國。趙國的趙武靈王不愿看到齊國兼并燕國,擴大勢力,就把在韓國做人質的燕國公子姬職迎回燕國繼位,燕國才得以復國,可千里江山盡被齊人踏破,周天子所賜的九鼎神器也被齊人擄走,從此燕國與齊國結為世仇。燕王姬職是個有雄心的君主,自繼位之后無日不想攻破齊國,可齊國強盛,燕國弱小,無力征伐,蘇秦就在燕王面前立下誓言,入齊國為內應,名義上說動各國以齊國為霸主,聯合六國之力共抗強秦,其實一心要讓齊國空耗國力,待齊國衰落,燕國就可以起兵復仇。
其后蘇秦靠著三寸不爛之舌說動齊王,先是掌握了齊國的大權,又佩齊、楚、燕、韓、魏、趙六國相印,名義上征討秦國,實則每每使齊國勞軍破財,無功而返。在蘇秦的牽制之下,齊國的國勢越來越弱,而齊王卻不自知,始終重用蘇秦。后來蘇秦因與齊國貴戚爭權,被人刺殺,他的弟弟蘇代又自燕入齊,作了齊國的重臣,一門心思要為燕國破齊。
若論胸中韜略,舌辯之能,蘇代不及蘇秦,卻也算得上當今天下第一游辯之士,最精于權詐之術,滿心里都是鬼主意。這時他早想好了一套陰森森的計謀,一定要哄得齊國天翻地覆,而蘇代這些奇謀詭計,全都著落在孟嘗君田文的身上:“君上是何等人?豈能受小人的欺凌!若依我的脾氣,就在朝堂之上殺了呂禮,為君上出氣。”
蘇代這句話說得太過了,孟嘗君一絲一毫也不信。但臉上還是得擺出一副又驚訝又感動的神情,雙手直搖,嘴里連說:“不可如此,不可如此……”又挺起身來對蘇代拱手一揖,謝他的這番俠情高義。
蘇代推案而起,左手攏住腰間的長劍慨然說道:“呂禮不死,必是齊國之禍!君上不可姑息養奸!”盯了孟嘗君一眼,冷笑道,“難道君上不想除去呂禮這個小人嗎?”
孟嘗君心里當然想除呂禮而后快,可在蘇代面前說“除去”也不妥,說“不除”又不甘心,只好應付一句:“還是從長計議吧?!?
蘇代要親手去殺呂禮,當然是在做戲給人看。聽孟嘗君說“從長計議”,也就順勢坐了下來,皺起眉頭長嘆一聲:“大王一顆心全放在攻宋的事上,要攻宋,必先結好于秦,要結好于秦,又必然重用呂禮,想在大王面前推倒呂禮,靠咱們的力量怕是不夠,可天下卻有一個人,只要一句話就能把呂禮趕出齊國。”
“你說的是誰?”
“秦王?!?
一句話倒把孟嘗君說愣了:“這怎么會?呂禮本是秦王的人……”
蘇代說這話就是要引得孟嘗君遲疑,微微一笑,端起酒來飲了一爵,這才緩緩地說:“請問君上,在諸侯間論名氣,是君上的名氣大,還是呂禮的名氣大?”
在這上頭其實是不用問的,孟嘗君的名氣自然比呂禮大得多。于是孟嘗君冷笑一聲:“他呂禮算什么?!?
“這就對了。要論威名德才,君上是六國第一人杰,可大王卻不能賞識君上,請問是何緣由?”
蘇代的話倒把孟嘗君問住了。見他答不上來,蘇代笑瞇瞇地說:“君上是齊國大才,可久居于齊,事君忠誠,遇事恬退,大王與君上久處,反而不見其美。秦國是西方霸主,素懷狼虎之心,秦王思賢若渴,若有人將君上引薦于秦王,必得重用?!闭f到這里偷看了一眼,見孟嘗君的臉色已經不太好看,忙拱起手來說道,“君上不要急,讓我把話說完:上次君上入秦險些被害,已與秦王結下怨仇,可秦人詭詐,毫無信義廉恥,只要有利可圖,秦王必然愿意再請君上入秦為相?!?
聽到這里,孟嘗君再也壓不住怒火,一拍幾案厲聲喝道:“大夫何出此言!我與秦人勢不兩立,豈肯再去咸陽受辱!”
孟嘗君的暴怒也在蘇代意料之中,絲毫不懼,笑著說道:“蘇某雖然愚魯,也不會說出讓君上去咸陽的話來,只想利用秦王的約請,以顯君上之才德?!对娊洝酚性疲骸Q鳴九皋,聲聞于天,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显邶R國被人冷落,卻能‘鶴鳴九皋,聲聞于天’,得到秦王的器重,那時大王還能再冷落君上嗎?”
到這時孟嘗君才隱約明白了蘇代的意思,凝神一想,不禁暗暗點頭。只是蘇代的伎倆卻也弄險,既欺了秦王,又騙了齊王,萬一此事敗露,孟嘗君在齊王面前不好交待。
孟嘗君陰沉著臉猶疑不定,可蘇代卻知道這些梟雄都是野心勃勃之輩,為了權力不惜性命,現在以“權柄”為餌擺個圈套在這里,不必勸哄,孟嘗君一定會自己鉆進來,所以一聲不吭,只管喝酒吃肉。
也就片刻功夫,孟嘗君果然抬起頭來:“蘇大夫覺得誰能為我說動秦王?”
孟嘗君果然上當了。蘇代心里暗暗冷笑,嘴里卻不緊不慢地說:“大王派下官出使秦國,正好為君上在秦王面前說這件大事?!甭韵肓讼耄盅a上一句,“下官有個主意:能否請君上選一位能言善辯之士隨我入秦,一起說動秦王,則此事更易成功。”
蘇代的辯才聞名六國,孟嘗君對他的那條舌頭是信得過的。即使蘇代之計不成,于孟嘗君也一無所損。有這么個機警的人愿意幫他的忙,自然很高興。擺手叫過馮諼,在他耳邊低聲說了兩句,馮諼走進內室捧出一只木匣,孟嘗君打開木匣擺在蘇代面前,卻是滿滿一匣黃金:“這些請蘇大夫笑納?!?
一見金子,蘇代兩只眼光都發出光來!忙雙手捧過黃金緊緊抱在懷里,笑道:“君上太客氣了。”
其實蘇代是個有大志向的人,哪在乎眼前這幾塊金餅?可蘇代這樣的縱橫家個個都是洞悉人性的老手,知道貪財的人雖不招人喜歡,可有時候卻最讓人信得過。所以今天在孟嘗君面前,他就故意做出這么一副貪財無恥的嘴臉來,好讓孟嘗君以為他蘇代只是個漁利的鼠輩,只有這樣,孟嘗君心里才覺得踏實,也更把他當成心腹看待。
對孟嘗君這種權傾朝野的貴戚重臣來說,與其養虎,不如養狗。看著蘇代這副見錢眼開的丑態,田文心里暗暗冷笑,真就把這個滑頭滑腦的中大夫看成了自己豢養的一條走狗,頓時放下心來,對蘇代也更信得過了。指著馮諼說道:“這是我的家宰,也是我身邊最信任的能人,蘇大夫可以帶他去見秦王。”
到此時,蘇代已經把孟嘗君田文握于股掌之間了。
可蘇代是個細心的人,雖然用一番毫無漏洞的謊話騙住了田文,卻還擔心自己離開臨淄之后,孟嘗君這邊有什么變化,眼珠一轉,已經想出個主意來,笑著說:“下官又有個想法:呂禮這個人兇險狡詐,大王又正對他信任,君上已經失了相印,如果呆在臨淄,恐怕呂禮要害君上,不如先回薛邑,那里是君上的封邑,方圓百余里,食邑六萬戶,鐵打的城堡,別說一個呂禮,就算三五萬大軍也攻不破,君上呆在薛邑比在臨淄安全得多。”
其實孟嘗君也是個精明透頂的人,若在平時,蘇代的心計他未必看不出來。可蘇代剛剛收下了一筆金子,貪財的嘴臉都被孟嘗君看在眼里,著實瞧不起此人,這么一來,他反而看不出絲毫破綻。略想了想,點頭道:“也好,我明天就回薛邑,大事都有勞蘇大夫了,事成之事,我另有重謝?!?
蘇代忙說:“這怎么敢當,為君上效命是下官的福份。”把那一盒黃金珍而貴之地收了起來,喜笑顏開地告辭而去。
與蘇代會面之后,孟嘗君田文果然向齊王稱病,要回封地休養。齊王這里正因為免了孟嘗君的相國之位,有些不好意思,又怕孟嘗君留在臨淄城里與新就任的相國呂禮爭權,鬧出麻煩來,現在孟嘗君要回薛邑休養,正中下懷,立刻答應了。于是孟嘗君一天也沒耽擱,帶著一大群舍人駕了百十輛車輿,老老實實回到他的封地薛邑養病去了。
孟嘗君離開臨淄的第二天,中大夫蘇代也帶著大批禮物穿越趙、魏兩國,一路招搖過市,直奔秦國都城咸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