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未知的夢世界(3)
- 預見最真實的自己:夢的心理學
- (英)大衛·方特那
- 4998字
- 2014-07-11 18:20:29
很多其他的心理學家也已經研究出了很多的解夢方式。格式塔療法(Gestalt Therapy)的開創者、著名的心理學家弗里茨·皮爾斯(Fritz Perls)認為,夢象征著未完成的情感業務,而夢中的人和物都能在做夢人自己身上影射出來。皮爾斯開發了角色扮演技巧,他指出,他的當事人“忙于”夢見人物和物體,然后改換角色來提供答復。通過對比,瑞士精神病專家梅達德·博斯(Medard Boss)貶低象征主義和潛意識的重要性,從而主張夢表達的是顯意識的欲望。這樣一來,他們應該更多關注表面的評估,一種集中于第一層夢境的方法,而不是第二層、第三層。
1號夢工廠
做夢人
彼得,35歲,一名成功的廣告總監,有能力享受奢華的生活方式。在最近一次前往非洲的家庭旅行之后,他感到自己想要一份能夠幫助那些沒有自己幸運的人的工作,但是在做出實際改變的時候他又有些拖拉,主要是因為害怕妻子和兒子無家可歸。
夢彼得正出發去出差,坐上了一輛開往火車站的出租車。在抵達火車站時,他發現那里已經變成了馬戲團。在這種興奮而且嘈雜的環境中,他找不到售票柜臺,他非常擔心自己會趕不上火車。在尋找售票點的過程中,他不斷躲避著雜技人員和玩雜耍的人。然后他看到一位坐在板凳上的老人,正招手要他過去。他走到這位撿起報紙正準備看的老人身邊,坐下來。突然,火車站又變成了一座寧靜的花園。彼得感覺這里就是家,平和且安靜,而趕火車已經不再是當務之急。
解析
夢開始得很直接,日常的現實主義。彼得正出發在出差的路上,他乘坐的是出租車,而不是公共交通工具,反映了他富裕的生活。他抵達的是火車站,一種典型的出行象征,但卻也是方向改變的象征。
這種改變確實發生了,而當彼得發現自己身處馬戲團時,這個夢變得更具象征性。馬戲團常常是幼時的象征符號,代表著魔術和改變,但是這個馬戲團中還出現了雜技人員和雜耍人員,他們在彼得的頭上表演雜技,也許代表著對于他來說的不完備感。(彼得也許是在自問,較之于幫助別人的責任,現在的職業是否缺少了一些價值。)盡管火車站變成了馬戲團,彼得仍然在尋找售票廳,并擔心趕不上火車。也許他不情愿或者不能承認自己的周圍(或者他的內心)已經發生了改變。
然后這個夢又發生了變化,引入了一個更能引起共鳴的象征符號:老人。這個人物也許象征著年長智者的原型,一個引導和智慧的源頭,他的報紙代表著他要分享的知識。彼得坐在了老人坐的板凳上,這個位置暗示了安慰和可靠性。然后突然場景變成了一座寧靜的花園,這種愉悅的改變也許暗示著彼得已經準備好敞開心扉去接受新的智慧,并將找到這樣做的滿足感。他的火車,對他的工作非常重要,但已不再是當務之急。
從表面上看,這個夢似乎在告訴彼得他應該選擇一個有同情心的職業——這是他內心深處的渴望。當然,這樣的指南是處于情感層面的,而真實的生活還必須考慮到經濟因素,以及他家庭生活的幸福美滿。如果彼得的工作抱負會導致他們搬到一個更加窮困的鄉村,那這點便尤其正確。所有的這些因素彼得都應該考慮:他不能只基于自己的夢做決定。
原型夢最有可能發生在我們人生的轉折時期,但是它們很少會準確地告訴我們該做什么。在此,年長的智者也許是個人成長和能量的源頭——也就是榮格所說的“瑪那(mana)”個性。但是由夢促發的個人成長的沖動常常讓位于愛情和家庭責任。
走進夢中夢
如果潛意識包括三個逐漸加深的層面,那便可以說夢也許就起源于這三個層面,而且還分別對應著它們的特征和意義。理解這一點有助于我們解夢。在這本書中,我們將起源于前意識的夢稱為第一層夢,起源于個人潛意識的夢稱為第二層夢,以及很少會起源于集體潛意識的夢稱為第三層夢。但是,還有可能一個夢包含了所有三個層面上的要素。
夢不是轉瞬即逝的胡言亂語(第一層夢)
一旦你開始研究自己的夢,你也許就會發現有些夢源自你日常生活或者最近記憶的、可被識別的事件——雖然會有各種各樣的扭曲失真。很多來自前意識的夢都與有趣的、好玩的或者也許是令人不安的已發生的事情有關。它們也許會涉及一些重要的話題,讓我們高興或者擔心的事情。但是,潛意識也許同時正在回顧一些事情,繼續思考某個未完成的想法,就像顯意識在白天所做的事情一樣,這樣說并不矛盾。回顧通常會將注意力集中在一些已被遺忘了的關鍵細節上,因此那些似乎略過了前意識表面的夢也許遠不是轉瞬即逝的胡言亂語。
我們也許會覺得很困惑,因為夢關注的是看似瑣碎的事情。但是如果我們接受夢在某種程度上是有意義的這一理論,那我們為什么會夢見某個特別事件的問題就變得非常重要了。如果將注意力集中在夢究竟給意念帶來了什么,我們也許會找到答案。
假設,你夢見了一座你白天時從旁邊經過卻沒有留心的房子。你也許會通過在腦海中描繪這座房子來進行解夢。然后你就會發現,對于這座建筑,有著某種奇怪的熟悉感。你回想得越多,這種熟悉感就會越強烈,直到你突然想起來,你小時候去過那里參加一個聚會。突然,你便會想起是誰給你開的門,你接受了邀請走進門,以及你個人在聚會上所做的事情。也許遇見了一個異性的小孩,第一次感覺到了奇怪的異性相吸的萌芽。你現在回想起了那個小孩的模樣,以及他(她)是否也喜歡你。
這些記憶也許還伴隨著一些你當時的感覺——例如,情感上的無助感。小孩子多么容易被一個拒絕的跡象傷害,多么容易被善良的舉動所深深打動!你也許還能想起自己從來都不敢面對自己的弱點,而這一點也許使得你成年以后遠離他人,通過建立一個情感護盾來保護自己的感情。也許現在你該試著放開這種自我保護,這種保護也許已經剝奪了你盡全力享受愛情的權利。在這個方面,即便是第一層夢也能引向第二層夢,并開啟自我理解的大門。
人們常問,每天會發生那么多的事情,我們的意念為什么會選擇夢見那件事。當然,是那些已經被我們遺忘了很久的經歷,才促成了今天的我們,所以找出其中的聯系很值得。這些經歷也許被顯意識鎮壓,在它們發生后不久便被推入了潛意識深處,因為對于年少的我們,它們太過痛苦或者太過難以理解,所以不能被我們接納。
開啟新的天賦(第二層夢)
儲存在潛意識中的記憶充滿了缺口,但是個人潛意識對于我們和我們的過去知道得更多,一直延伸回了我們的早期經歷之中。甚至還有人指出,我們一生當中從不會忘記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那些瀕死的人們有時會說他們的過去在他們面前閃現,全部濃縮在幾秒鐘時間內,卻包含了所有的細節。對這種豐富的信息源進行深入的調查,源自個人潛意識的夢會讓我們洞悉我們現在是誰,揭示出是本性讓我們猶豫不決,同時也是能力和欲望驅使我們奔向未來。
有些源自個人潛意識的夢也許與我們兒時未解決的問題有關。對父母又愛又恨的矛盾感,對某些事情的恐懼感和困惑感,或者由丟臉的事情和性欲的激發產生的羞愧感,所有這些都是兒時很難解決的問題。年輕的意念也許會通過將這些情感推入潛意識層來進行自我防御,但是這樣做并沒有讓它們消失。被壓抑的情感潛伏在我們日常生活的表面之下,然后會在成年以后突然再次出現,引發無法解釋的沮喪、自卑、焦慮、愧疚、自責等。甚至會發展成一種奇怪的恐懼癥。
與被壓抑的情感有關的夢也許會讓人不安、引起恐慌。我們也許會被看不見的力量恐嚇,被一雙巨大的手控制在水下,被恐怖的人追趕;或者我們會看到一些殘忍的行為。一些人的噩夢會讓他們害怕得不敢睡覺。但是即便是最壞的夢也有其目的:讓我們注意到未解決的創傷和縈繞在心頭的記憶,這樣我們便可以開始處理這些不愉快。
我們很少會壓抑成年后多余的信息,但是也許我們采用的是另一種形式的自我保護,也就是否認。我們也許被別人的伴侶強烈吸引,或者對某位家庭成員感到憤怒。我們也許懷疑自己的工作能力,或者懷疑我們宗教或者政治信仰的真實本質。如果我們試圖通過否認這些問題的存在來欺騙自己或者他人,那么潛意識便會將它們帶到我們的夢中。心理健康的一個要求便是誠實面對自己,而且只有通過直面自己的問題,我們才有機會解決這些問題,或者與這些問題和平共處。
還好,源自個人潛意識的夢還可以非常愉快。它們會喚起我們曾度過的美好時光,或者讓我們重溫年幼時的興高采烈。自由游走于不同的時間和不同的地點,它們要我們記得,有價值的東西從不會丟失,包括我們在生活中收獲的智慧。這樣的夢也會讓我們關注到之前未被完全欣賞的能力,也許會幫助我們開啟新的天賦和興趣。
一些人聲稱,他們的第二層夢幾乎總是不愉快。但其實,在實驗室的快速眼動睡眠中醒來的自愿者更傾向于報告自己做了一個愉快或者充滿感情的夢。一旦我們教會自己記住夢的內容,我們便會越來越多地發現愉快的夢。更重要的是,我們開始更加完整地鑒賞自己的夢,因為它們會變得更加充滿生氣、更加令人興奮、更加有意思、更加刺激,而且它們確實為我們的經歷提供了一個全新的空間。
“偉大”的夢(第三層夢)
榮格將來自集體潛意識的夢稱為“宏偉”或者“偉大”的夢。相比第一層和第二層的夢,第三層夢非常罕見——我們中一些人一生只會做那么幾次第三層夢,宏偉夢會對我們產生深刻影響,而且會留下清楚的記憶。這些夢似乎源自一個我們外部的源頭,它們所透露的智慧只會來源于其他的意念或者更高層次的力量。
這個信息也許會經由一個原型人物傳達。要不然,宏偉夢也許會利用一個我們都認識的人作為它的信差,甚至是某位已經去世了的人。幾世紀以來,很多人都報告稱在夢中遇見了他們已故的愛人,對方跟做夢人一再保證他們會在來世相見。一些人曾證明,他們使用通靈手段了解到了一些通過“正常”手段無法了解到的事實。這些預知、通靈以及心靈感應現象也許可以通過集體潛意識——一個所有人類都會分享的意識池塘,一種不同于我們自己潛意識,卻包含了所有意念的潛意識——解釋一部分。
無論它們是讓我們深入發掘一種內在的個人靈性,還是允許我們用其他方式與神圣、宏偉的夢建立聯系,都會被看作是靈性發展的寶貴媒介。如果它們挑戰我們的信仰和存在的方式,并暗示了我們需要在生活中進行重要改變,它們的力量也許會讓我們感到不安。這樣的夢常常會引發深層次的愉悅感,讓我們相信我們是一個更大整體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在這個整體中,我們每個人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2號夢工廠
做夢人
斯圖爾特(Stuart)非常享受自己二十幾歲的那段時光,他有很多朋友,沒有打算過要安定下來,也沒有關心生命的意義。他是一名成功的IT顧問,有著很高的收入。
夢
日落時分,一只天鵝飛來,落在一個漂亮的湖泊上面,湖面上有大群的鴨子和其他水鳥,還有劃著船的漁夫。天鵝拍打翅膀的聲音很響,在水面上濺起了很大的浪花,驚飛所有的水鳥,所有的船只都翻沉了,所以漁夫只好游回岸上。天鵝消失在水下便再也沒有出現。一段時間的擔心掛念之后,天鵝還是沒有出現。斯圖爾特開始思考,如果天鵝的翅膀被水濕透了,她——他將天鵝想成一只雌天鵝——不能飛了,他該怎么做呢?他坐在一艘傾覆了的船上,面前擺放著電腦。他上網搜索了關鍵詞“天鵝之歌”,但是光線越來越暗,他看不見電腦上寫著什么。他向水中看去,發現水上有很多的鼠標,拖著長長的尾巴,就像鱔魚和蝌蚪一樣,在水面下憤怒地游來游去。
解析
這個敘事的剛開始部分揭示了最深層次的夢——第三層夢中的元素:天鵝是美女、王權和性的象征;日落代表著下降進入潛意識中的冥世;而兩棲的鳥類與水元素和氣元素有關,分別代表了潛意識領域和靈性領域。漁夫永遠象征著那些深入潛意識中搜尋智慧的人,而漁夫的出現則進一步強調了這種暗示。
一切似乎都很美好,直到大水花擾亂了整個場景,也許代表著斯圖爾特批判和懷疑的意念。水鳥展翅起飛,漁夫棄船而去,尋找水岸的“安全”。但是盡管如此,斯圖爾特仍然坐在傾覆了的船上,處于危險的境地。
斯圖爾特關心天鵝。如果一個人深入了前意識,還會回到正常世界中嗎?他試圖通過理性的思考解決問題——他的電腦代表了這一點,但卻發現這無法提供他答案。他向水中望去,但是沒有看到魚(深層次潛意識的自然棲息地,是繁育力和重生的象征),卻看到了電腦鼠標,一種處于他們的元素之外的人造物品。
日落時分的美景與了無生氣的電腦和鼠標之間的對照鮮明。斯圖爾特告訴其他人,他沒有“關心生命的意義”,但是他的夢卻似乎在告訴他,他更多關心的是生命,而非現代科技。
夢常常會玩文字游戲,它們是聰明的會說雙關語的人。在電腦語境下的“鼠標”中的鼠有著與那種野生生物相同的意思,因此這個夢機智地將電腦配件放置在一個自然環境中。它的作用是要暗示這個做夢人在分析生命時使用了太多的邏輯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