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腦幸福密碼:腦科學新知帶給我們平靜、自信、滿足
- (美)里克·漢森
- 658字
- 2021-06-18 19:32:45
勞而無獲
就好體驗而言,除非你有意識地將其內化,否則它們通常會像竹籃打水一樣流經你的大腦,雁過無痕。(與此同時,壞體驗卻被有消極偏差的隱性記憶截流了下來。)這種體驗雖然讓人感覺很好,但從搭建神經結構的角度來說,它們的發生沒有任何意義。這就是絕大多數壓力管理、人力資源訓練、兒童個性教育、正念訓練或憐憫訓練、技能輔導以及藥物和酒精治療等正式訓練項目的核心缺陷所在。就非正式訓練項目而言,經理人、教育工作者和家長面臨的是同樣的問題。只要掌握技巧并付出努力,我們就可以創造出一種有所裨益的精神狀態。每當出現這種精神狀態,就表示此刻產生了積極的能量。但在絕大多數情況下,我們不會長期堅持拿出額外的哪怕區區幾秒鐘的時間來將這些體驗“安裝”到我們的大腦中。我就是這樣的。作為一名心理治療師,在我幫助我的客戶所獲得的積極思維中,有很大一部分并沒有給他們帶來持久的裨益。意識到這一點,實在是讓我既倍感恥辱,又坐立難安。
對于學習者(這是我的另一個角色)來說,消極偏見的作用同樣是令人沮喪而心痛的。你可能處于一種結構化的情境當中(比如領導力訓練項目、匿名酗酒者聚會、家長學校等),也可能只是私下里試著減輕自己的焦慮、憂郁和壓力。你非常努力地想讓自己的大腦獲得一些好的東西(比如平靜、幸福或痊愈的感覺),然而幾個小時后(可能更快),你會感覺好像那一切從未發生過。就好像你掙扎著要把一塊巨石推到山頂,結果它卻一次又一次地滾落下來。
消極偏見的存在不是我們的錯,它不是我們主動創造出來的,盡管如此,對于它,我們還是可以發揮一下自己的主觀能動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