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如愿以償
- 游記:秋天的思考和冬天的告白
- 現代劍客
- 1069字
- 2021-06-18 18:30:22
閑聊之間才知道“三百硯齋”的客戶相當大的一部分都是來自海外,開始是日本人多(自然是因為日本天皇有一方“三百硯齋”制作的歙硯了),后來隨著中國文化在全世界的興起,喜歡收藏一方好的硯臺的人在世界其它國家也多了起來,而且這些人大多有相當經濟實力,幾千元上萬元對他們來說根本是小菜一碟!
“我們閉門做生意不是要拒人千里之外。”老者這樣解釋道:“門開著,外面太嘈雜。到我們這里來的,都是有閑情逸致的,是來品鑒的欣賞的,需要一個安靜的環境,因此就‘閉門做生意了’。”
聊著聊著回到了我手里這方歙硯上。
老者說:“這條石筋,當初我們在開片的時候是看不到的,當時我們看到這塊石料,感到真是一塊上好的石料,想不到開片后,制作到一半的時候才發現有這么一條石筋,如果再做成小的,又太浪費了!于是最后就只能將就了。”
原來這歙硯的制作還和翡翠有點類似,拿來一塊石料,看似很完美,但誰知道開片后一看里面才知道有這么一個“內傷”!因此一方好的歙硯是可遇不可求的,難怪要這么貴!
于是我這么說:“我也知道如果不是因為這道石筋,這方歙硯真的就是珍品了。不是說歙硯‘7寸是珍8寸是寶嗎?!’我把剛才那個營業員說的還給他了。”
“只是現在這條石筋確實是個遺憾,所以我才提出3800元的。”我說道:“不過,我這不是和您討價還價,我也知道您不討價還價。”我又繼續我的說詞。但我在說的時候很注意用上了“您”而不是“你”。
“當然,我知道您并不需要有人給你做廣告,但這口碑還是要的”我接著忽悠:“您想想,如果您把這方這么好的歙硯賣給我,雖然有些缺陷,但別人一看,就會想,唉,不愧為‘三百硯齋’,這么好的一方硯臺只是有這么小的一點缺陷就賣這么便宜,可見其對‘品質’這二個字的把握和理解的境界有多高了!”
老者聽著有點被我打動了。
我一看有門,趕緊加把“火”,說:“我知道這方歙硯的價值肯定不止這些!但就看在我們萍水相逢,素不相識,相隔沒有幾萬里上千里總是有的,是歙硯讓我們認識了,也算是有緣之人吧?!就算是半賣半送,讓我這個新朋友今天不至于空入‘寶山’一趟。”
“再說,寶鞍配寶馬,好東西要遇上識貨的人,今天這方歙硯賣給了我也算是物得其主了!”我又加重了語氣,一臉真誠地說道。
此時我和老者的關系已經不是買賣關系了,是“老朋友”在聊天了。
如果愿意,我能在短時間內引起對方的注意,并得到對方的尊重,這是我這幾十年來在美國硅谷這個獨特的文化環境下,包括后來回國創業的過程中所鍛煉出來的一個特長。
老者這時完全被我打動了,實際上,他也不在乎多了這1200元錢還是少了這1200元錢。因此他把營業員叫來:“就按這位朋友的價3800元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