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毛筆中的學問
- 游記:秋天的思考和冬天的告白
- 現代劍客
- 1354字
- 2021-06-19 18:56:11
我滿懷喜悅地離開了“三百硯齋”。
有了硯臺,總得有筆啊!
人,有的時候總是這樣得寸進尺。
我在屯溪老街上逛了一圈,發現賣筆的商家有不少,但幾乎所有在賣筆的同時還賣這各種屯溪的傳統小吃。
這時我來到一家筆莊前停下了。為什么?因為這家筆莊只賣筆,不賣那些屯溪傳統小吃!
這家筆莊名叫“楊文筆莊”,同時掛著一個牌照,上面寫著“國家級非物資文化代表性項目”的字樣。
我對毛筆還是有點研究的。
毛筆有狼毫,兼豪和羊豪之分。所謂的狼毫,就是用黃鼠狼尾巴的毛制作的,而羊豪自然是用羊尾巴的毛制作的,而兼豪是用不同的毛混著做的,一般以兔毛和羊毛為多,上好的也有以狼毫和羊毛一起制作的。
其中狼毫彈性最好,且硬,適合寫草書。而羊豪柔軟,適合寫楷書或隸書,而兼豪則剛柔并濟,適合寫行書。但不代表狼毫只能寫草書,由于狼毫較硬且彈性好,因此初學毛筆字的人用狼毫容易掌握。
如果是收藏用,則當然是選擇狼毫。一支上好的狼毫毛筆可以買到上千元!
我走了進去,里面有一個女服務員。
我看了一下各種狼毫毛筆的價格,問道:“你這狼毫毛筆所用的毛是那個部位的?”
原來,由于狼毫是用黃鼠狼的尾巴上的毛制作的,而一些商人為了謀取更大的利潤,往往也會采用黃鼠狼身上其它部位的毛來制作,比如背上的和腿上的。甚至有更缺德的,在狼毫毛筆的外面用的是黃鼠狼的毛,里面用的是豬鬃!
本來我這么問,是想暗示對方:“我不是‘韭菜’,不要割我!”
結果想不到那個女服務員不肖一顧地回答:“我們沒有這樣的毛筆!我們的毛筆全部是用黃鼠狼尾巴上的毛做的。”
牛!
說著,那個女服務員把狼毫筆拿來出來。我一看,果然筆桿上都寫著“正宗純尾狼毫”字樣。只見筆桿尾部還有一個頭像商標。我想,現在都洋為中用了——都學肯德基了,把自己的頭像去注冊成商標。
“這筆桿是什么材質的?”我又問道。
“雞翅木的”那個女服務員答道。原來,毛筆的筆桿也是有講究的,必須是硬木,這樣才能把這手上的勁道不折不扣地傳到筆鋒上去。而且硬木不宜變形,自然不會因為長久使用之后變彎!
我知道雞翅木是硬木,因此用手指甲劃了一下筆桿,果然沒有指痕留下(這是我在70年代學工是做木匠,跟我師傅學的如何判斷是否硬木的一個土方法)。
我看了一下,有二種價格的狼毫,一種300一套,三支,分大中小三個號。另一種是1000元一套,同樣三支,分大中小三個號。
于是我問那那女服務員:“這同樣是狼毫,為什么價格差這么大?”
“1000元的是北方的黃鼠狼,300元的是南方的黃鼠狼”,對方答道。
原來因為北方寒冷,因此和黃鼠狼的毛自然長得要比南方的黃鼠狼的好。
講到這里,這狼毫是不是真黃鼠狼尾巴上的毛,我不得而知。但我不得不講講筆莊的主人楊文這個人。
楊文是個60后,目前是黃山市徽筆工藝研究所所長,高級工藝美術師(徽筆),安徽省民間工藝美術大師,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徽州制筆代表性傳承人。楊文的祖輩都是制筆的,所制之筆曾為貢品。
有時我會想,做毛筆,和扎一把掃帚的又有多大區別?此外,天下做毛筆的人多了去了!可見,但無論一件什么事情,哪怕再小,如果真能夠沉下心來,認真做好了,做到極致,也會有它極大的價值!
可惜的是現在的人都太浮躁,都夢想一夜致富,結果追逐一生,到頭來發現都是天上的浮云!
難怪屯溪老街上,這么多賣筆的,只有楊文筆莊是只買筆,而其它的所謂筆莊都是主業變成了副業,賣傳統小吃居然變成了主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