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分解結構(WBS)實踐標準(第3版)
- (美)項目管理協會
- 3115字
- 2021-06-10 19:55:23
2.4 方法
WBS是對項目團隊為完成項目目標、創建所需可交付成果而需要執行的全部工作范圍的層級分解。WBS分解的深度取決于項目的規模和復雜程度,以及項目計劃和管理所需的細節層次。
當對全部工作范圍進行分解時,較低層次的WBS展示出更詳細的信息,工作包(或敏捷型生命周期中的用戶故事)展示的信息最為詳細。將WBS分解成不同的層次需遵循下面列出的慣用做法。
2.4.1 分解
2.4.1.1 層次1
這一層次包括產品、服務或成果所需的全部工作范圍,也包括所有直接或間接的工作。層次1代表總產品、服務或成果,通常是一個單獨的WBS元素。不同的項目管理信息系統以不同的方式表示這個元素。
2.4.1.2 層次2
這是分解的第一個層次,是對工作范圍內主要內容的較高層級的分解。項目階段、主要項目可交付成果、發布(在敏捷型生命周期中)通常都出現在層次2。這一層次通常包括整合管理工作和項目管理工作。
2.4.1.3 層次3
這一層次根據需要把層次2的各個WBS元素進行分解。值得注意的是,在創建WBS時應始終堅持100%原則。這一層次常關注項目工作中具體的、有形的可交付成果。
2.4.1.4 層次4
同樣,層次3中的WBS元素也可以根據具體情況做進一步的分解。工作的復雜程度決定了WBS分解的深度和層次數。與其他層次不同的是,WBS的最低層次包含工作包。
2.4.2 創建WBS
創建WBS是一個迭代思考的過程,這需要考慮項目的目的和目標(包括商業和技術兩方面)、功能和性能設計標準、項目范圍、技術性能要求及其他技術特性等。在項目的早期籌劃階段,一般會創建一個高層級的WBS。在明確了項目定義、需求分析和規范準備后,再進一步細化并完善WBS。WBS的定制和裁剪基于項目特定的需要和要求。應刪除所有未明確要求的工作和可交付成果,從而保證WBS不會超出具體的項目范圍。最終的WBS應包含全部的項目可交付成果。
WBS可以幫助項目經理與相關方交流,明確項目的最終產品,以及生產制造這些產品的全過程。WBS有利于討論要實施的工作以及要完成的中間和最終的可交付成果。表2-2提供了創建WBS時需要考慮的問題。
表2-2 創建WBS時需要考慮的問題

思考這些問題有助于指導項目經理逐步明確什么是項目產品。迭代地評審所有相關的問題并收集所有相關信息。所有工作包(最低層次的WBS元素)加在一起應該涵蓋全部的項目可交付成果,它們描述了項目的范圍。
2.4.3 創建方法
可以用于創建WBS的方法和工具有很多,其中包括提綱式、WBS指導原則或WBS標準、WBS模板、組織機構圖法、頭腦風暴法、自上而下法及自下而上法、思維導圖和專家判斷法。項目團隊通常利用WBS模板、公司的指導原則或標準等啟動WBS的創建工作。
使用工具來創建WBS有很多好處。例如,這些工具(特別是組織自有的工具)可以提高WBS創建的一致性、可再現性(Repeatability)和重復利用性(Reusability)。同時,使用這些工具還可以提升和強化組織的WBS指導原則或WBS標準,極大地減少工作量,簡化創建WBS的流程,并增加WBS元素的重復使用度。
可以用于創建WBS的方法和工具有很多,其中包括提綱式、WBS指導原則或WBS標準、WBS模板、組織機構圖法、頭腦風暴法、自上而下法及自下而上法、思維導圖和專家判斷法。應該根據特定的項目目標、要求、設想及限制條件來選擇合適的方法。表2-3分別列出了部分方法的優點和挑戰。
表2-3 WBS的創建方法

2.4.3.1 自上而下法
用自上而下法創建WBS的基本步驟如下:
第一步。明確項目的最終產品、服務或成果,即為確保項目成功,確定需要交付的產品是什么。為了確保WBS滿足項目的需求,需要認真地評審高層級的項目范圍文件(如工作說明書和技術規范等)。
第二步。定義項目的主要可交付成果或中間可交付成果(如一個設計規范)。
第三步。將主要可交付成果分解為更低層次的細分元素,以便管理和綜合控制。這些WBS元素通常直接與各個獨立的可交付成果連接。根據100%原則,每個層次中的元素的總和代表上一個層次中的元素的100%的工作。WBS的每個工作包應該包含一個或多個獨特的可交付成果。
第四步。評審并完善WBS,直至項目相關方認為能夠順利地完成項目規劃,并且項目的執行和控制能夠成功地生產出所預期的可交付成果和結果。
2.4.3.2 自下而上法
用自下而上法創建WBS的基本步驟如下:
第一步。明確項目所涵蓋的所有可交付成果(或工作包、用戶故事)。當參與人員提出的是具體活動時,應列出該活動所關聯的可交付成果,而不是活動(應將所建議的活動轉換成與其相關的可交付成果)。這個過程融入了所有參與人員的付出。每個工作包通常只包含一個可交付成果。
第二步。將相關聯的工作包(或可交付成果、用戶故事)進行邏輯分組。
第三步。將可交付成果匯總到上一個層次,如母層次。根據100%原則,每個層次中的元素的總和代表上一個層次中的元素的100%的工作。
第四步。將一組相關聯的任務匯總到一個母層次后,要對這個子集再次認真分析,確保已經包括了所有的工作內容。
第五步。重復以上步驟直至所有子層次都被匯總并最終整合到一個代表項目的母層次。要確保創建完成的分解結構中包含了所有的項目范圍。
第六步。評審并完善WBS,直至項目相關方認為能夠順利地完成項目規劃,并且項目的執行和控制能夠成功地生產出所預期的可交付成果和結果。
2.4.3.3 WBS組織標準
一個組織的WBS標準包括一系列創建WBS應遵循的原則,如格式、編碼系統、命名方法,以及必要的元素等。WBS標準在項目管理成熟度較高的組織中很常見。這些標準有利于保證組織內所有WBS的一致性和完整性。下面列舉兩個WBS標準示例的內容:
◆ 項目管理應作為WBS層次2的元素。
◆ 應采用圖形和文本形式的WBS樣式。
2.4.3.4 WBS模板
WBS模板是一個將不同層級的元素填入對應細分層次的WBS示例??梢哉f,WBS模板是一個可以根據項目的特定信息定制的通用WBS“容器”。一個組織可以根據不同的項目類型和不同的項目生命周期(預測型、迭代型、增量型或敏捷型)制定不同的模板。
通過重復使用WBS或WBS的組件,WBS標準和WBS模板有利于提高一致性。在利用原有的WBS組件時,通過刪掉所有不需要的工作或可交付成果來定制WBS,以滿足項目特定的需要、期望和要求,以確保WBS與項目范圍一致。另外,在使用這兩種方法時,應對照第5.2節所列的問題進行審核。應用WBS標準和WBS模板來創建WBS有利于提高質量保證,因為這些標準和模板體現了WBS的“良好實踐”。
應用WBS標準和WBS模板不同于自上而下法和自下而上法。自上而下法和自下而上法是創建新的WBS的兩種方法,而應用WBS標準和WBS模板是對現有WBS資料的重復使用。
2.4.4 思維導圖
思維導圖(Mind Map)是一種用于可視化組織信息的圖表。思維導圖有助于將通過頭腦風暴產生的創意整合成一張圖,用來反映創意之間的共性與差異,從而激發新創意。
在預測型生命周期中,WBS的思維導圖如圖2-17所示。

圖2-17 預測型生命周期的思維導圖示例
在敏捷型生命周期中,WBS的思維導圖如圖2-18所示。

圖2-18 基于迭代的敏捷型生命周期的思維導圖示例
2.4.5 WBS詞典
WBS詞典是針對WBS中的每個元素提供可交付成果、活動、進度計劃和估算信息的文件。WBS詞典對WBS提供支持。隨著WBS的不斷完善,其他流程也將被添加到WBS詞典。
WBS詞典中的內容可能包括(但不限于):
◆ WBS編碼。
◆ 工作描述。
◆ 假設條件和制約因素。
◆ 負責任的個人、團隊或組織。
◆ 進度里程碑。
◆ 相關的進度活動。
◆ 所需資源。
◆ 成本估算。
◆ 質量要求。
◆ 驗收標準。
◆ 技術參考。
◆ 協議信息。
WBS詞典是WBS不可分割的一個重要文件,包含了重要的項目信息。WBS詞典定義、描述并說明了WBS的各個元素,以確保對WBS的每個組件都有明確的解釋,從而便于使用WBS的人們了解這些信息。在WBS詞典的編制過程中,經常會發現WBS本身存在的歧義或其他差錯,從而導致對WBS的不斷修訂。
WBS詞典涵蓋了關于WBS的每個元素的信息,涉及工作內容的詳細描述、可交付成果、活動及與每個元素相關的里程碑。WBS詞典通常也會涉及所需資源的種類和數量,以及合同控制信息(如費用編號或其他的類似數據)。WBS詞典通常還涉及跟蹤矩陣,以便將WBS和其他范圍控制文件聯系起來,如工作說明書或需求文件等。第3.3節提供了WBS詞典的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