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部分 被生活掌摑之后

第1章 四部曲

世事難料!我40歲生日之前,生活十分厚待我,一切都那么順風順水,我暗自思忖:“或許真正的人生是從40歲開始的!”20年來,我筆耕不輟,完成5部未公開出版的小說,在此積累下,我的第一本書即將正式付梓。我十分熱愛心理治療師和生活教練的工作,職業生涯也正駛往激動人心的嶄新方向。我身體健康,婚姻美滿,有貼心的好友。但這一切,都無法和我生命中那份“狂喜”相提并論:那就是我最棒的寶貝兒子!當時他11個月大,初為人父的我體驗到了前所未有的強烈愛意、無限喜悅和萬般柔情,就是那種父母在面對小寶貝時自然涌現的感覺。

像大多數新手父母一樣,我覺得我兒子是全世界最棒和最聰明的寶貝。我常常幻想他未來生活的情景。他在很多方面都“青出于藍而勝于藍”,并不像我,他會成為運動健將,在校園里被小伙伴前呼后擁,長大后自然迷倒一大片小女生。他肯定會讀大學,成就一番輝煌事業。啊,夢幻王國如此奇妙!

然而,就在我們的兒子1歲半時,我和太太開始擔心他的成長發育滯后于同齡人。除了其他一些表現外,最明顯的就是他還不會走路,也不大會說話。于是,我們帶他去看兒科醫生,安排他接受專業評估。醫生進行了全面檢查,然后向我們保證,他只是發育“遲緩些”,“男孩一般都這樣”,醫生讓我們不必擔心,如果仍然心存疑慮,可以過陣子再回來瞧瞧。

3個月轉瞬即逝,我們的擔心與日俱增。孩子似乎總是“游離”于他的個人世界。那時,他馬上就要兩周歲了,可還不會走路。他常常扭動小屁股,搖搖擺擺,四處閑逛,看著很可愛、很好玩,但他這個樣子卻讓我們憂心忡忡。而且,他開始出現一些古怪的行為,比如翻白眼,使勁兒勒玩具熊,磨牙,斜著眼盯著墻壁和地板上的平行線。他還是不怎么會說話,甚至不知道自己的名字。

于是,我們第二次帶他去醫院,新換的一位兒科醫生非常重視,立即為他安排了更加全面徹底的評估,參與者還包括一位語言功能治療師和一位心理學家。然后,就在我最心愛的小寶貝還差5天滿兩歲時,他被確診為自閉癥。

我的世界轟然坍塌。在過往的全部生活里,我從來沒有體驗過這樣的痛苦!

“自閉癥”就像“癌癥”或“艾滋病”之類的字眼一樣可怕:我平時聽到都不寒而栗,何況如今這個診斷落在自家孩子頭上,那種感覺就好像有人在你肚子上捅了一刀,又狠狠剜了幾下,然后,不緊不慢地把你的腸子從傷口深處往外生拉硬拽。

我號啕大哭,低聲啜泣。之前真的不知道一個人可以受傷到這么嚴重的程度。我骨折過,生過重病,也經歷過摯愛親朋的離世,但是那些事帶給我的痛苦和這次相比實在是小巫見大巫。

***

伊麗莎白·庫伯勒–羅斯博士(Dr. Elisabeth Kübler-Ross)提出了非常著名的“哀傷五階段”理論:否認(denial)、憤怒(anger)、討價還價(bargaining)、抑郁(depression)和接納(acceptance)。盡管這個理論是針對死亡和臨終情形的,但這些階段同樣適用于各種類型的喪失、打擊、危機和創傷。不過,這些階段并不是嚴格對應和精準劃分的,很多人可能不會完整經歷全部階段。這五個階段的發生順序也不是一成不變的:經常同時發生,也可能來來去去、彼此交織,而且它們常常貌似“結束”,卻很快“卷土重來”。

我們這里所說的被現實掌摑,是指那些不是很劇烈和嚴重的生活事件,你或許并沒有感到哀傷,而主要是覺得危機重重、悵然若失。鑒于你至少會經歷其中一些階段,我們不妨就此進行簡要的討論。

“否認”是指一種有意識或是無意識的拒絕,或是缺乏面對現實的能力。具體表現為:不愿談論或思考發生的事情;竭力假裝什么都沒發生;生活彌漫著一種非現實感——終日游蕩,茫然無措,仿佛發生的一切只是一場噩夢。

在“憤怒”階段,你可能會對自己、他人或者生活本身義憤填膺。憤怒有很多“近親”,經常造訪的有:不滿、憤慨、盛怒,或是一種遭遇不公、不義以及背叛的強烈感受。

“討價還價”是指你努力嘗試做一些你希望可以改變現實的事,從向上帝祈禱以爭取某些事情的延緩,到要求外科醫生承諾手術必定成功,等等,不一而足。通常你還會進行大量對于現實可能性的思考和幻想,而且具有一廂情愿的特點,比如,“但愿這件事沒有發生”“但愿那件事沒有發生”,等等。

不巧的是,“抑郁”的這個命名有誤,它并不是指你正在經歷通常臨床診斷意義上的“抑郁障礙”,而是指悲傷、悔恨、遺憾、害怕、焦慮和不確定感之類的正常情緒,這些都是人類在面臨喪失和創傷時出現的自然反應。

最后,“接納”是指能夠和現實裂隙和平共處,不再和它戰斗或回避它。

在我兒子確診后的數月里,我發覺自己反復多次經歷了上述階段。寫作本書距離那一次被生活掌摑已過去三年,我也從中學習成長良多。盡管那次掌摑漸行漸遠,已成追憶,但它所撕開的現實裂隙卻一直都是敞開的。因此,我將在本書中分享個人經歷,借以闡明度過這些階段時需要秉持的基本準則。即便是老生常談,我也必須要說,盡管這趟旅程道阻且長、痛苦隨行,但與此同時,也一直會帶來令人難以置信的豐厚獎賞。一路走來,沿途撒滿巨大的悲傷、恐懼和憤怒,但同時也盈溢著充裕的喜悅、愛和奇妙,而我在這里,全然期待你能在自己的旅程中也有同樣的發現。

當然,你的現實裂隙在我看來可能很有挑戰,或許你認識的人也有同感。離婚、死亡或殘障,疾病、傷害或虛弱,抑郁、焦慮或成癮,所有這些在旁觀者看來都異常艱難,但是透過現象看本質,它們又都存在相似之處。在每一種境遇下,我們都面臨“發生的現實”和“渴求的現實”這兩者之間的裂隙。而且這個裂隙越大,我們真正能做的就越少。因此,我在本書中專門提出一種應對現實裂隙的策略,無論這個裂隙是大是小,是暫時的還是永久的,這個策略都會給你帶來幫助。如果這個裂隙能被彌合,可以運用該策略彌合它;如果這個裂隙無法彌合(無論是暫時的還是永久的),也可以運用該策略讓自己獲得內在滿足。

總的來說,這一策略包括四個步驟:

○善待自己

○落下錨點

○選擇立場

○發現寶藏

下面,就讓我們來快速了解一下這些步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嘉黎县| 镇赉县| 湟源县| 阿克| 宿迁市| 吉隆县| 金平| 山东省| 泾源县| 高阳县| 民和| 略阳县| 谷城县| 甘孜县| 仪陇县| 博客| 永和县| 郎溪县| 青田县| 灌南县| 辽阳市| 西藏| 高要市| 新乡县| 武安市| 盐津县| 丰台区| 大方县| 庆云县| 河西区| 平度市| 清镇市| 安远县| 武功县| 永吉县| 甘孜县| 化德县| 剑河县| 交城县| 临泽县| 吉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