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
不久前,我看到一個患腎結石病的朋友,他非常沮喪。所有人都知道這類病肯定會讓人情緒低落。我把這話跟他說了,他也同意,所以最后我說:“既然你知道這種特殊的病會讓人沮喪,你就不該再對自己的沮喪情緒感到意外,你也不該再為它感到沮喪了。”這一番道理惹得他大笑起來,而這笑聲本身就是個不小的成就。盡管我的表達方式有點荒唐,但我所說的話實在是很重要,身受苦難的人很少會想到這一點。
深度的憂愁往往都是身染疾恙的結果。如果苦惱并不是由某種真正的疾病所引發,那我們不久就會迎來一些寧靜的時刻,而且這樣的時刻比我們所意識到的要多得多。只要疲乏或留在我們體內的某種結石還沒有攪亂我們的心神,那么與其說一樁不幸的事會讓我們感到悲傷,還不如說它會讓我們感到震驚。大多數人會否認這一點,并且聲稱,讓他們在不幸中承受痛苦的根源正是他們不停地在琢磨自己有多么不幸。我承認,我們在不高興的時候,常常會覺得某些想法好像長出了爪子和刺,而正是它們在折磨我們。
不過還是讓我們想想那些飽受抑郁癥之苦的病人吧。我們會發現他們無論想到什么都可以找到悲傷的理由。你說的每一句話都會傷害他們。如果你同情他們,他們會感到屈辱,甚至會感到令人絕望的痛苦。如果你不同情他們,他們就會對自己說,他們在這世上孑然一身、無親無故。因此,他們思緒的擾動只會讓他們想起自己的疾病給他們造成的可悲狀況;當他們自暴自棄,被自以為的悲傷理由所淹沒時,他們實際上就像是一個真正的美食家一樣在品咂著自己的悲傷。因此,在那些抑郁癥患者中,我們可以看到每個人身上都有一種被夸大的形象。他們的情況是顯而易見的,即他們的悲傷就是一種疾病,而這對我們所有人來說也無比真實。痛苦所引發的怒火,無疑也是由于我們企圖對其進行反復的分析所致,而這種分析就像是對我們的痛處不停地尋根究底一樣。
我們可以告訴自己,悲傷不過是一種疾病,應該像對待其他疾病一樣去忍耐,不需要太多理據和解釋,這樣我們就可以從這種瘋狂中解脫出來,而這瘋狂是可以將激情加劇到極度狂亂的程度的。如此,我們就可以終止那沒完沒了的怨言了。我們接受自己的痛苦,就像那只是胃痛一樣。我們可以達到一種沉默的抑郁狀態,一種幾乎沒有意識的麻痹。我們不再怨天尤人;我們只是忍耐。盡管如此,我們仍保持著冷靜,而這正是與悲傷作戰的正確方式。這也是祈禱所要達到的目的,這絕不是什么差勁的辦法。在祈禱者所面對的無限廣大的對象面前,在知曉一切并權衡一切的智慧面前,在高深莫測的威嚴和不可逾越的正義面前,虔誠的人會克制自己不去思考。毫無疑問,但凡是誠懇的祈禱,沒有不立即產生顯著效果的。戰勝狂亂,這本身就是一種成就。不過只需運用常識,我們也可以為自己提供類似的精神麻醉劑,而這同樣能讓我們不再斤斤計較于自己的不幸。
1911年2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