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篇 高陽酒徒起草中

第一回 狂生酒徒

酈食其①(? ——前203年)在楚漢爭霸的群雄之中,只是一位小人物。

酈食其是陳留高陽人(今河南省開封市杞縣),從小喜愛讀書,又嗜好喝酒。但家境貧寒,窮困潦倒,只能去當一名看管里門的小吏。

陳勝、吳廣起義后,天下騷動,陳留也不例外。酈食其的弟弟酈商聚集起數千人的部隊,開始造反。

不久,劉邦率軍路過高陽。

其時,劉邦和項羽分別受楚懷王令,先入關中者為王。劉邦率兵西進,攻打昌邑等地沒有成功,沿路卻兼并眾多小股部隊。抵達陳留時,劉邦的軍隊雖不足萬人,但規模已比出發時要大許多。

此前,路過高陽的反秦部隊不下數十支,可酈食其毫無“入伙”的興致。他覺得這些首領,或器量狹隘,或自以為是,都不入他的法眼。

但聽聞劉邦留駐后,酈食其居然親赴軍門,貿然拜訪。他向門人遞上名帖,請其轉告:“高陽賤民酈食其,聽聞沛公南征北戰,歷經嚴寒酷暑,率軍征討暴秦,敬請勞駕,通稟一聲,說鄙人求見沛公,要和他縱論天下大事。”

門人火速通報,而彼時劉邦正在洗腳。

劉邦問門人:“來者何人?”

門人答“:他的相貌像一個有學問的大儒,身穿儒衣,頭戴巍峨的高山冠。”

劉邦嫌棄道:“跟他說我忙于天下大事,沒空見儒生。”

門人只能向酈食其致歉:“沛公敬謝先生,他正忙于討平天下的大事,沒時間見儒生。”

酈食其聽罷,立刻變臉,變得頗有點川劇的味道。他瞪大雙眼,手握寶劍,斥責道“:快點!你再去告訴沛公一聲,我是一個高陽酒徒,不是儒生!”

門人見狀,嚇得名帖落地,趕忙撿起,飛也似的跑入帳中,再行通報:“外邊的客人真是天下壯士,他大聲斥責我,我很是害怕,嚇得把名帖都掉在地上。他說:‘你快滾回去,再次通報,你家老子是高陽酒徒。'”

聽聞此言,劉邦也有些慌神,不知道是哪路神仙,如此兇神惡煞,趕緊擦干腳,手拄著長矛道:“請客人進來!”

酈食其入帳,向劉邦施以長揖道:“沛公您長年累月在外奔波,暴衣露冠,率軍征討暴秦。但是您為什么一丁點兒都不自重自愛呢?我想求見您,和您討論天下大事,而您卻說什么‘我正忙于討平天下,沒有時間見儒生’。您想平定天下,成就大業,卻以貌取人。如此這般,恐怕就要失去天下的能人志士。況且您不如我智慧,不如我勇敢,卻不愿接見我,這樣就失去一個人才啊!”

這番話,哪里是臣子見主公的言語,分明一副老子教訓兒子的模樣。

劉邦倒是被酈食其的氣場徹底鎮住,慌忙道歉:“剛才我只聽說您的外貌,現在我才真正了解您的意圖。”

劉邦請酈食其就座,詢問平定天下的妙計良策。

酈食其說:“沛公您若想成就統一天下的大業,不如先占據陳留。陳留是天下的要沖,兵家必爭之地。城里貯藏著幾千萬石糧食,城墻守衛工事非常牢固。我和陳留的縣令最是要好,我為您前去說服他,讓他投降。若是他不聽我的,我就替您把他殺掉,就此可以拿下陳留。沛公,您親率陳留兵將,占據堅固的城池,依靠城內存糧,召集天下各地想投靠您的兵馬。等待兵力強盛,您就可以所向無敵,橫行天下,再沒有人能對您構成威脅。”

“我完全聽從您的教誨。”劉邦心悅誠服。

酈食其連夜去見陳留縣令,游說道:“秦朝暴虐無道,天下人都已反叛。如今您和天下人一起造反就能成大功,而您卻獨自為將要滅亡的秦朝擁城固守,我認為您的處境很危險啊!”

陳留縣令說:“秦朝法令嚴酷,不能夠妄言。倘若妄言,就要滅族,我不能按照您所說的去做。您老先生指教我的話,并不是我的意圖,請您不要再說了。”

游說失敗,酈食其再次變臉。

子夜,酈食其做起江洋大盜的勾當,悄悄潛入陳留縣衙,神不知鬼不覺地割下縣令頭顱,越墻而下,速向劉邦報告。

劉邦率軍攻城,將縣令頭顱懸于旗桿之上,向城內喊話:“趕快投降吧,縣令頭顱都被我們砍下來了!誰晚投降,我就殺掉誰!”

陳留群龍無首,旋即投降。

劉邦入城后,休整三月,用的是陳留武庫里的兵器,吃的是城里的存糧,招募的軍隊達數萬人,于是入關攻秦。

第二回 一步臭棋

酈食其投靠劉邦后,就有些寂寂無名,他不像蕭何,隨時會刷存在感,也不像張良,一出場就驚天動地。

酈食其大概是獻過計策,卻沒有效果。難得隆重登場一次,還是一步臭棋。

其時,項羽將劉邦圍困在滎陽(今河南省滎陽市),形勢危急,劉邦與酈食其商議如何應對。

酈食其建言:重新分封六國的后裔做王,他們一定會感謝劉邦,甘愿做他的臣子。而這之后,項羽就一定會恭恭敬敬地前來朝拜。

困境中的劉邦慌不擇路,聽說只要刻些印章封王,就能打敗項羽,直感嘆這是一本萬利的好買賣。他對酈食其說:“趕快刻制印信,先生立刻出發吧!”

不想酈食其這邊還未動身,恰巧張良那邊出差回來,拜見劉邦。劉邦對張良說:“子房啊!有人給我獻了一條妙計,這下我肯定能打敗項羽啦!”隨后將酈食其的計策轉述一番。

未料張良聽罷勃然變色,連發八問,將劉邦問得啞口無言:

第一問,昔日商湯伐夏桀,封夏朝的后代于杞國,那是商湯估計到此舉能制桀于死地。您現在能制項羽于死地嗎?

劉邦答:不能。

第二問,周武王伐紂,封商朝的后代于宋國,那是估計自己能得到紂王的腦袋。您現在能得到項羽的腦袋嗎?

劉邦答:不能。

第三問,周武王進入殷商都城后,在商朝大臣商容的家門口表彰他,釋放被紂王囚禁的箕子,重修比干墓。您現在能重新修筑圣人墳墓,在賢人家門口表彰他,向賢人致敬嗎?

劉邦答:不能。

第四問,周武王曾發放糧倉的存糧,散發國庫的錢財,用來賞賜貧苦的老百姓。您現在能散發倉庫的糧財來賞賜窮人嗎?

劉邦答:不能。

第五問,周武王滅商,將兵車改成乘用車輛,兵器都倒置存放,蓋上虎皮,向天下宣告不再動用武力。您現在能夠刀槍入庫、推行文治,不再打仗了嗎?

劉邦答:不能。

第六問,周武王勝利后,將戰馬放牧在華山的南面,以此表示不再征戰,您現在能夠馬放南山,不再使用它們嗎?

劉邦答:不能。

第七問,周武王將牛放牧在桃林的北面,以此表明不再運輸和積聚作戰用的糧草。您現在能牛放桃林,讓牛群不再運輸、積聚糧草嗎?

劉邦答:不能。

第八問,天下的游士離別親人,舍棄祖墳,告別老友,跟隨您各處奔走,只是日夜盼望著得到一塊小小的封地。假如恢復六國,擁立韓、魏、燕、趙、齊、楚的后代,天下從事游說活動的人各自回去侍奉他們的主上,伴隨他們的親人,返回他們的祖墳所在之地,您能和誰一起奪取天下呢?

最后,劉邦已經無力回答。

張良總結:“要打敗項羽,只有讓項羽不再強大,否則六國被封立的后代重新跟隨項羽,您怎么能夠使他們臣服?如果真的采用酈食其的計策,陛下的大事就完了。”

劉邦聽完,怒罵道:“酈食其,這個笨書呆子,差點壞了老子的大事!”立刻下令銷毀準備分封的印信。

第三回 死于韓信之手

酈食其注定在劉邦的陣營只是個二流謀士,只能靠伶牙俐齒、巧舌如簧、噓枯吹生過日子,難成一代宗師。他留在舞臺上的最后身影,并不成功,卻充滿著慷慨的捭闔風度。

秦末,故齊國田氏宗族田儋自立為齊王,意圖和堂弟田榮、田橫一起恢復齊國。不久,田儋為秦將章邯所殺,齊人又擁立末代齊王田建的弟弟田假為齊王。田榮聽聞此事后,氣憤異常,率兵追擊田假,田假逃往項羽處。此后,田榮立田儋之子田市為齊王,自任丞相,任命田橫為大將,平定齊地。

項羽滅秦后,分封諸王,將田市改立為膠東王,另立齊將田都為齊王,立前齊王田建的孫子田安為濟北王,卻并未分封田榮。

田榮大怒,率軍趕走田都,殺掉田市、田安,吞并三齊之地,自立為齊王。

項羽聽聞,惱怒異常,起兵伐齊。田榮一戰即潰,逃至平原縣(今山東省德州市平原縣),為當地人所殺。

田榮死后,項羽再立田假為齊王。此時,田榮之弟田橫復仇,趕走田假,收復齊地,立田榮之子田廣為齊王。

其時,劉項在滎陽、成皋一帶對峙,酈食其向劉邦請求,去游說田廣歸漢。

若憑三寸不爛之舌,說動田廣稱臣,絕對是一筆超級合算的買賣。即使失敗,也無大礙。本小利大,劉邦沒有不應允的道理。

酈食其見田廣后,問:“大王知道天下的歸屬嗎?”

田廣答:“不知也。”

酈食其說:“大王若是知道天下的歸屬,齊國就可以保全下來,若是不知道的話,齊國就不能保全。”

田廣問:“天下何所歸?”

酈食其答:“歸漢。”

田廣問:“先生憑什么這么說?”

酈食其的回答,先占據了道德制高點。他說,漢王和項羽當時共同向西進軍攻打秦朝,在義帝面前約定好,先入咸陽的人稱王。而漢王先攻入咸陽,項羽卻背棄盟約,不讓他在關中稱王,反而讓他到漢中為王,有違背盟約之名。

這段話引起了田廣的共鳴,其父和劉邦都是項羽封王的受害者,他們同是天涯淪落人。

酈食其接著說,項羽派人遷徙義帝并使人暗殺他,漢王聽說后,立刻率軍攻打三秦,出函谷關,追問義帝遷徙的處所,收集天下的軍隊,擁立諸侯的后代。攻下城池,立刻賞給有功的將領封侯,繳獲財寶,立刻分贈給士兵,與天下同利,英雄豪杰都愿意為漢王效勞。諸侯的軍隊從四面八方來投歸,蜀漢的糧食船挨著船源源不斷地順流送來。

酈食其繼續說,項羽既有背棄盟約的惡名,又有殺死義帝的不義舉動。于人之功無所記,于人之罪無所忘;戰勝而不得其賞,拔城而不得其封。不是項氏家族的就不能得到重用;對有功人員項羽刻下侯印,在手中反復把玩,不愿意授予;攻城得到的財物,寧可堆積起來,也不肯賞賜給大家;所以天下人背叛他,才能超群的人也怨恨他,沒有人愿意為他效力。因此天下之士才都會投歸漢王,漢王安坐就可以驅使他們。

酈食其再次比較劉邦和項羽的區別,讓田廣堅定決心:應該站到劉邦的陣營之內。

最后,酈食其總結,漢王帶領蜀漢軍隊,平定三秦,占領西河之外的大片土地,率領投誠過來的上黨精銳軍隊,殺死成安君、擊敗河北魏豹。就如同所向無敵的蚩尤軍隊一樣,不是靠人的力量,而是上天保佑的結果。現在漢王已經據有敖倉的糧食,阻塞成皋的險要,守住白馬渡口,堵塞大行要道,扼守住蜚狐關口,天下諸侯若是投降遲了就會被滅掉。田廣若是趕快投降漢王,那么齊國的社稷還能夠保全下來;倘若是不投降漢王的話,危亡時刻立即就會到來。

一番說辭將處于劣勢的劉邦美化得猶如天神下凡,不由得田廣不信。田廣決心降漢,宣布撤除防守軍備。酈食其大功告成,回歸“高陽酒徒”,天天和田廣縱酒作樂。

孰知酈食其說降田廣后,卻得罪一位大人物——韓信。韓信正在前往齊國的路上,準備攻戰,卻在半路聽到田廣歸順的消息,他就想停止行進。

韓信的謀士蒯通進言:“將軍是奉命攻打齊國,漢王卻暗中派遣一個密使游說齊國投降,有詔令讓將軍停止進攻嗎?既然沒有,為什么不繼續進軍呢?況且酈食其不過是個儒生,坐著車子,憑著三寸之舌,就收服齊國七十多座城邑。而將軍率領數萬大軍,一年多的時間才攻克趙國五十多座城邑。為將多年,難道不如一個豎儒的功勞大嗎?”

韓信聽罷立刻連夜率軍渡過黃河,襲擊齊軍。由于齊軍已經撤除防備,韓信不費吹灰之力,便攻至齊國國都臨淄城下。

田廣聽說漢兵已到,認為是酈食其出賣自己,便對他說:“如果你能阻止漢軍進攻的話,我就讓你活著,如若不然,我就要烹殺你!”

酈食其卻不害怕:一方面,他無法說服韓信停兵;另一方面,他此行的目的就是要降服齊國,誰來辦都是一樣。

酈食其準備從容就義,對田廣說:“干大事業的人不拘小節,有大德的人也不怕別人責備。你老子不會替你去游說韓信!”

田廣烹殺酈食其,引兵東逃。

很難說,究竟是酈生辜負田廣,還是田廣錯怪酈生。如果沒有韓信,這將會是一場皆大歡喜的雙贏局面。韓信的出現,注定酈食其一將功成萬骨枯。

漢朝建立后,劉邦不忘酈食其的功勛,破格封酈食其的兒子酈疥為高梁侯,后改為武遂侯。

李白有詩贊曰:

君不見,高陽酒徒起草中,長揖山東隆準公。

入門不拜逞雄辯,兩女輟洗來趨風。

東下齊城七十二,指揮楚漢如旋蓬。

狂客落魄尚如此,何況壯士當群雄!

① 酈食(音yì)其(音jī),秦末楚漢時人,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說客。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达市| 樟树市| 吴江市| 扶沟县| 鄂尔多斯市| 宁武县| 雷山县| 阿拉善盟| 英德市| 千阳县| 宁化县| 邵阳县| 托克托县| 唐河县| 长顺县| 织金县| 皋兰县| 永宁县| 闻喜县| 顺平县| 天峨县| 原阳县| 如皋市| 平远县| 石城县| 颍上县| 平武县| 宁晋县| 松滋市| 沛县| 义马市| 象山县| 射阳县| 荥阳市| 慈溪市| 莫力| 比如县| 上饶县| 临西县| 饶平县| 焉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