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張對數表是怎樣制作出來的?

在400多年前,人類還沒有發明計算機,還只能做加、減、乘、除等簡單運算。但是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特別是隨著天文學和力學的迅速發展,科學家要面對許多復雜的計算,這就促使他們去尋找簡化復雜計算的方法。對數運算與對數表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產生的。

人們應該把造出第一張對數表歸功于喬伯斯特·別爾基(Jobst Burgi,1552—1632)和約翰·納皮爾(John Napier,1550—1617)。他們在制作對數表的過程中所花費的巨大勞動使人驚訝。法國數學家和天文學家拉普拉斯(Pierre-Simon Laplace,1749—1827)曾說過:一個人的壽命如果不拿他在世上的時間長短來計算,而是拿他一生中的工作多少來衡量,那么可以說,對數的發明等于延長了人類的壽命。

恩格斯曾經將解析幾何、對數及微積分并列為17世紀3個“最重要的數學方法”,而對數的計算又離不開對數表,由此可知對數表的制作成功對科學發展的重要意義。

喬伯斯特·別爾基出生于瑞士,是一個能干的鐘表匠和天文儀器技師,他沒有受過高等教育,他取得的成就完全是靠他突出的才能與勤奮的工作。他和發現行星運行三大定律的德國著名科學家開普勒(Johanns Kepler,1571—1630)一起工作,因為需要進行大量的計算,這就促使他去尋找快速計算的方法。

約翰·納皮爾是蘇格蘭人,他也不是職業數學家,但他受過良好的教育,是一個天文學和數學的愛好者。他完全獨立地和別爾基同時開展著類似的研究。他用了20年的時間來制作第一張對數表,在這一過程中,他始終懷著一個崇高的目標:減輕未來計算人員的勞動。

下面我們來看看他們是怎樣制作對數表的。

由于對數運算有換底公式,因此只要選擇一個適當的底,關于這個底制作出對數表,則關于其他底的對數表就很容易制作出來了。那么以什么數作為底最合適呢?

首先,對數表需要滿足一個基本條件:表中對數的間隔要充分小,而真數的間隔也要充分小(如為0.000 1)。這樣,當我們從真數求對數時,很容易在表中找到這個真數的精確值或近似值,從而很快在同一行讀出它的對數值;而當我們從對數求真數時,也很容易在表中找到這個對數的精確值或近似值,從而很快在同一行讀出它的真數值。

因為我們使用的是10進制,所以先試一下以10作為底是否合適(見表1)。

表1

(續表)

表1左邊對數部分的間隔很小,是0.000 1,但右邊真數部分的計算非常困難,需要對10,100,1 000,10 000等數求10 000次根,這簡直是無法計算的。

為了避免求上述的開10 000次根的運算,我們應該取某個數的10 000次冪為底,那么先取1010 000作為底來試一下(見表2)。

表2

現在表2右邊真數部分的計算并不困難,但這張表不符合我們的要求:雖然對數的間隔比較小(0.000 1),但是真數的間隔太大,而且增加太快。

我們把底縮小一點再試一下,取210 000作為底(見表3)。

表3

底縮小后,真數這一列間隔也縮小了,但是仍然太大,而且增加也很快。我們把底再縮小一點試一下,取作為底(見表4)。

表4

從以上幾張表我們可以發現,我們取的底應該是一個指數形式,指數是一個比較大的數,如10 000,而底越接近1,真數這一列的間隔就越小。于是可以自然地想到以(1.000 1)10000作為底試一下(見表5)。

表5

我們發現表5已經滿足前面提出的要求:真數和對數都按照單調增加的序列排列,而且間隔都非常小。

表5的對數是按等差數列排列,公差為d=0.000 1,真數是按等比數列排列,公比為d=1.000 1,這樣造表就比較容易了。

從以上討論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為了造第一張便于計算的對數表,必須取形如的數為底,其中n為一個較大的整數,如n=1 000,10 000等,n越大,所造的表越精確。

別爾基造的對數表就是用數(1.000 1)10 000做底的,這張表在1620年出版,稱為“算術級數和幾何級數表”。別爾基從1603年到1611年共用了8年的時間來造表。為什么要用這么多時間呢?你們可以想一下,表中對數的間隔是0.000 1,從0到1就要計算10 000個真數的值。制作整個對數表,別爾基總共做了230 000 000個以上的數依次乘以1.000 1的乘法計算!

別爾基造的對數表沒有得到廣泛的推廣,因為在1620年納皮爾出版了比別爾基造的表完善得多的對數表,稱為“珍奇對數表”。納皮爾的對數表是以(1.000 000 1)10 000 000做底,因此更加精確。為了制作這張表,納皮爾用了20年的時間。

隨著牛頓(Isaac Newton,1643—1727)和萊布尼茲(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1646—1716)創立了微積分,柯西(Cauchy, 1789—1857)和魏爾斯特拉斯(Weierstrass,1815—1897)等人奠定了微積分的基礎,建立了嚴格的極限理論。人們發現當n無限增加時,數列的極限存在,這個極限是一個無理數,等于2.718 281 828 45…,數學家把這個數用字母e來表示,是為了紀念偉大的瑞士數學家歐拉(Leonhard Euler,1707—1783)。為了紀念納皮爾,這個數也叫做“納皮爾數”。

因此,現在用的對數有兩種:一種叫自然對數,它以數e為底;另一種叫常用對數,它以10為底。

復旦大學數學科學學院 陳紀修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万山特区| 吉木萨尔县| 和田县| 麻阳| 含山县| 玉山县| 中宁县| 呼玛县| 徐汇区| 营口市| 海原县| 从江县| 抚远县| 建宁县| 高碑店市| 积石山| 吴川市| 邢台市| 翁牛特旗| 兴化市| 容城县| 宁津县| 游戏| 巴中市| 留坝县| 孝昌县| 龙山县| 抚顺市| 山西省| 龙里县| 繁昌县| 枞阳县| 镇远县| 桦甸市| 白沙| 城固县| 日照市| 云林县| 安图县| 乐昌市| 呼伦贝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