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袁氏世范譯注
- (宋)袁采著 賴區平譯注
- 965字
- 2021-06-02 16:08:46
1.35 婦女之言寡恩義
人家不和,多因婦女以言激怒其夫及同輩。蓋婦女所見不廣不遠,不公不平;又其所謂舅姑、伯叔、妯娌皆假合,強為之稱呼,非自然天屬,故輕于割恩,易于修怨。非丈夫有遠識,則為其役而不自覺,一家之中乖變生矣。于是有親兄弟子侄,隔屋連墻,至死不相往來者;有無子而不肯以猶子為后,有多子而不以與其兄弟者;有不恤兄弟之貧,養親必欲如一,寧棄親而不顧者;有不恤兄弟之貧,葬親必欲均費,寧留喪而不葬者。其事多端,不可概述。亦嘗見有遠識之人,知婦女之不可諫誨,而外與兄弟相愛,常不失歡,私救其所急,私赒其所乏,不使婦女知之。彼兄弟之貧者,雖深怨其婦女,而重愛其兄弟,至于當分析之際,不敢以貧故,而貪愛其兄弟之財產者。蓋由見識高遠之人,不聽婦女之言,而先施之厚,因以得兄弟之心也。
今譯
人的家庭不相和睦,多是由于婦女以言語激怒其丈夫及同輩。因為婦女的見識不廣遠,不公正;而且其所謂公婆、伯叔、妯娌都是假借丈夫而合成,勉強對其稱呼,并非自然天性相連。所以輕易就會斷恩、結怨。若非丈夫有遠見,就會為其所牽引役使而不自覺,一家之中就生出乖戾事變來了。于是有親兄弟子侄,隔壁鄰舍,卻到死都不相往來的;有沒兒子而不肯以侄子為后的,有兒子多卻不肯過繼給其兄弟的;有不體恤兄弟的貧困,贍養父母一定要平分,否則寧愿拋棄雙親而不顧惜的;有不體恤兄弟的貧困,為父母辦理喪葬一定要平攤費用,否則寧愿留喪而不下葬的。這類事情多種多樣,不可概述。我也曾見有遠識的人,知道婦女不可規勸教誨,在外跟兄弟相親愛而不失和,私下給兄弟救急,私下接濟兄弟之所缺乏,而不讓婦女知道。那貧困的兄弟,雖非常怨恨其媳婦,然而敬重親愛自己的兄弟,以至于在應當分家產時,不敢因為貧困的緣故而貪戀兄弟的財產。這是由于見識高遠之人不聽婦人之言,而先厚施恩惠,因此而得到兄弟的心。
實踐要點
本章集中談論家庭婦女的言語問題。古時,有的婦女喜歡嚼舌,而且對家庭成員也用言語相激,這是家庭不和、兄弟不睦的重要根源之一。作者細細列舉其中的各種不良后果,并指出:如果婦人多言語少見識,有遠見的人不應聽從,而應該私下多周濟兄弟。古時候,婦女受教育機會少,視野見識都受限制;今天,女性有受教育的機會,視野見識自然不同,甚至有高過男性的。但無論男女,都要避免對家庭成員惡語相加。遇到這類見識短淺的言語,也不應當聽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