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31 友愛弟侄

父之兄弟謂之伯父、叔父,其妻謂之伯母、叔母,服制減于父母一等者,蓋謂其撫字教育有父母之道,與親父母不相遠。而兄弟之子謂之猶子,亦謂其奉承報孝,有子之道,與親子不相遠。故幼而無父母者,茍有伯叔父母,則不至無所養;老而無子孫者,茍有猶子,則不至于無所歸。此圣王制禮立法之本意。今人或不然,自愛其子,而不顧兄弟之子;又有因其無父母,欲兼其財,百端以擾害之,何以責其猶子之孝?故猶子亦視其伯叔父母如仇讎矣!

今譯

父親的兄弟,叫做伯父、叔父,伯父叔父的妻子,叫做伯母、叔母。給他們服喪,服制比父母減一等,這是因為他們對自己的撫養教育有父母之道,與親父母相差不遠。而兄弟的孩子叫做“猶子”,也是說他們奉承孝順自己,有子之道,與親生子相差不遠。所以幼小而無父母的,如果有伯叔父母,就不至于沒人撫養;年老而無子孫的,如果有猶子,就不至于老無所依。這是圣王制禮立法的本意。今人有的則不這樣,只愛自己的孩子,而不照顧兄弟的孩子;又有因其父母亡故,想要兼并其財產,多端煩擾傷害猶子的,自己這樣做,又怎能要求猶子來孝順自己呢?所以猶子也將其伯叔父母看成像仇敵一樣了!

簡注

①服制:古時的喪服制度,以親疏為差等,有斬衰、齊衰、大功、小功、緦麻五種名稱,統稱“五服”。按《儀禮·喪服》,子為父斬衰三年,父在,為母齊衰杖期,父卒,為母齊衰三年(宋代時為母服齊衰三年);為伯叔父母服期一年,不執杖,亦稱“不杖期”。所以說伯叔父母的服制比父母減一等。

②猶子:指兄弟之子,侄子。語出《禮記·檀弓上》:“喪服,兄弟之子,猶子也,蓋引而進之也。”本指喪服而言,謂為己之子服期一年,兄弟之子亦服期一年。后因稱兄弟之子為猶子。

實踐要點

古時候將兄弟的孩子,也叫做“猶子”。作者由這個名稱,引出一個耐人尋味的道理。兄弟的孩子和自己之間,在某種意義上可謂是一種次父子的關系。兄弟的孩子,在某個意義上就像自己的孩子,也應多加關愛照顧。這既避免兄弟的孩子幼無所養,也避免將來的自己老無所依。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宣汉县| 同江市| 钟祥市| 甘谷县| 安西县| 林州市| 莱阳市| 鄂温| 建德市| 海伦市| 肇源县| 当雄县| 曲阜市| 资源县| 景宁| 台江县| 绿春县| 衡水市| 甘南县| 淳化县| 宜兰县| 德令哈市| 中卫市| 贺州市| 金秀| 临夏市| 呼玛县| 四子王旗| 宁城县| 安国市| 葫芦岛市| 奎屯市| 高安市| 黎城县| 丹巴县| 鄂伦春自治旗| 中超| 盱眙县| 金寨县| 广灵县| 格尔木市|